首页 百科知识 重效率而不重效能

重效率而不重效能

时间:2023-07-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视时间为敌人的人:重效率而不重效能视时间为敌人的人,经常将时间当做超越与打击的对象。视时间为敌人,就是重效率而不重效能。上述实例显示,倘若管理者只讲求效率而不讲求效能,则会因为目标无法实现而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令人遗憾的是,只讲求效率而忽视效能的管理者却比比皆是。由此可知,效率与效能不应偏废,但这并不意味效率与效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视时间为敌人的人:重效率而不重效能

视时间为敌人的人,经常将时间当做超越与打击的对象。这种人的行为特征为:

(1)自己设定难以完成的时限,以便打破记录或刷新记录。例如,这种人开车上班,喜欢寻找捷径,以便创造记录。对这种人来说,节省下来的一点时间好像能积蓄下来似的。

(2)在任何约定时间的场合,因早到而感到胜利,因迟到而感到沮丧。这种胜利或沮丧的感觉,是针对时间的早晚而产生的,并非针对时间的早晚所导致的后果而产生的。例如,有些人开会总是早到,然后愿意等候其他与会者的来临。还有一些人因约会时迟到了几分钟而感到沮丧,就好像打输了一场仗似的。

视时间为敌人的人一个最大的长处,是洋溢着突破障碍的竞争精神。不过,当一个人的心理经常处于竞争状态时,就难以充分体会经验、成就或喜乐。视时间为敌人,就是重效率而不重效能。效率基本上是一种投入—产出的概念。当管理者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同等,或较多的产出时,则被视为富有效率。

自从泰勒于上世纪前倡导科学管理以来,效率的概念不但已经家喻户晓,而且逐渐成为鉴定好坏与判别对错的价值尺度,甚至在若干场合中还被当做一种追求的目标!效率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恐怕应归功于管理学界对它不遗余力的研究与追求。从早期的动作研究、时间研究与工作设计到近期的作业研究、计划审核术等技术性探索,无一不是致力于提高效率。在可支配的资源(包括时间)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讲求效率是明智和必要的,因为效率的提高足以减轻资源(包括时间)的浪费。可是,为了将效率的提高足以减轻资源的浪费变成事实,管理者仍要讲求效能。所谓效能,是指适合目标的设定以及为完成特定目标所需的适合手段的选择。有效能的管理者不但能够制定适合的目标,而且能够选择适合的手段以完成既定目标。譬如当黑白电视机已处身于生命循环的成熟期,而彩色电视机正方兴未艾时,若管理者仍选定黑白电视机为目标产品,且不论其生产效率有多高,这种产品肯定要滞销。这样的管理者是无效能可言的。再如,管理者为了推销女性化妆品,而在某一电视节中做广告。倘若该节目不受女性欢迎,那么这种广告肯定无法实现促销的目的。这样的广告是无效能可言的。上述实例显示,倘若管理者只讲求效率而不讲求效能,则会因为目标无法实现而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令人遗憾的是,只讲求效率而忽视效能的管理者却比比皆是。当代著名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有鉴于此,在1966年撰写了《有效的主管》一书,以呼吁管理者重视效能。在这一本书上,他很简明扼要地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重视做正确的事。这两句名言,颇值得管理者三思。

尽管有许多管理者只强调效率而忽视效能,但仍有一些管理者却只强调效能而忽视效率。如为了提高士气,有些管理者会不惜代价地要求冗员提前退休。这在短期内很容易收到预期效果,但在长期内则极可能演变成员工人人自危,致使士气反而较前低落,效果并不理想。

由此可知,效率与效能不应偏废,但这并不意味效率与效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管理者固然期望能同时拥有效率与效能,但在效率与效能无法兼得时,管理者首先应着眼于效能,然后再设法提高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