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化妆美容,安全第一
如果以牺牲健康、生命为代价换取美丽,当然是不值得的。因此,我们追求美丽的前提必须是保证安全和健康。
由于在商业社会有些人以追求商业利益为第一目标,忽视或者漠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加上社会公共管理上的滞后和不规范,化妆品和化妆方式有可能会出现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产品和行为。因此,作为消费者,必须学会正确选择安全健康的化妆品和化妆方式。
下面是关于化妆安全的调查和研究成果,作为化妆安全的参考。
染发烫发剂问题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曾报道,染发剂含致癌物有害健康,专家建议:如觉美丽更重要,每年染发最好不超过两次。
染发15年患白血病去世
几个月前韩女士因为发烧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她得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是一种性质比较恶的血液系统肿瘤,这对于韩女士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医生仔细分析了可能造成韩女士白血病的各种原因,包括电离辐射、化工物质接触、药物使用不当等。然而这种种可能都被医生排除了。
韩女士的一个生活习惯引起了医生的注意。原来韩女士从36岁起就开始染发,每三个月就染一次,持续时间长达15年。
在与白血病艰苦抗争了三个月后,韩女士离开了这个她还有着无限眷恋的美丽世界。
染发剂含国际公认致癌物
目前染发和白血病的相关性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染发已经成为白血病的诱因之一。
北京市友谊医院血液科主任王昭介绍,染发剂接触皮肤,而且我们在染发的过程中还要加热,通过接触以后再加热使苯类的有机物质通过头皮进入毛细血管,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骨髓,长期反复作用于造血干细胞,会导致造血干细胞的恶变,引发白血病。
据王昭介绍,染发剂之所以会导致皮肤过敏、白血病等多种疾病,是因为染发剂中含有一种名叫对苯二胺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是国际公认的一种致癌物质。
调查中记者发现,河南、陕西等地的医院都有类似染发致白血病的病例出现。
染发者患白血病是常人4倍
王昭还介绍,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当地长期染发人群是非染发人群白血病发病率的4倍,在国内也做过一些相应的调查,发现染发人群是非染发人群的3.8倍。长期染发人群比不染发人群的白血病发病几率更高。
美国加州在调查了500多名美发师后发现,他们因肿瘤而死亡的几率是常人的6倍。
国外的研究显示,经常染发的人群乳腺癌、皮肤癌、白血病、膀胱癌的发病率都会增加。目前我国的专家也开始关注染发剂对人体的多种危害。
纯天然植物染发剂是谎言
记者在走访美发店时,很多美发师却声称他们使用的是纯天然植物性的染发剂,对人体没有伤害。而中国美发美容协会的专家却告诉记者,现在市场上还很难见到所谓的纯天然纯植物的染发剂。
专家明确指出,人们目前使用的染发剂还是化学性的,染发剂的危害与染发剂是否合格、价钱高低没有关系。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钱文燕表示,染发剂共同存在一个化学成分叫对苯二胺,它对人体有一定危害,这个成分在任何染发剂里都有。
记者对国内一些知名染发剂生产厂家调查后了解到,现在很多染发剂的生产厂商都在寻找对苯二胺的替代品,但是到目前为止,对苯二胺仍然是染发剂主要的生产原料,完全无害的替代品还没有出现。
一年染发不要超过两次
上海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周泽琳表示,这个物质大家已经知道它是一个致癌的物质,所以这个东西不要长期去接触,如果说还是觉得美丽重要的话,建议大家一年染发次数不要超过两次。
专家还提醒消费者,为了避免染发剂可能造成的危害,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病等疾病的患者不宜染发,此外,准备生育的夫妻以及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同样也不适合染发(选自:央视每周质量报告,2006年4月15日)。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发言(2006年4月25日)
卫生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今日表示,染发产品可能有致敏作用,但尚不能证实染发与致癌之间的因果关系。我国染发产品原料属于化妆品中限制使用的物质,有关专家提醒公众注意,使用染发产品前要详细阅读标签和说明书。
对于染发产品的安全性,这位负责人详细做了介绍:
(1)关于染发产品的致敏作用:多种染发产品原料都具有一定的致敏作用,染发引起的过敏反应与消费者的机体敏感程度有关。根据消费者机体敏感程度不同,致敏反应的轻重不一,可能是局部的,也可能是大范围的。
(2)关于染发产品的致癌作用:尽管有研究报道发现染发与某些癌症存在一定相关,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曾对染发与癌症关系进行过评估,认为没有充分证据证明消费者染发致癌。(3
)关于对-苯二胺的安全性问题:对-苯二胺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染发产品原料之一。美国化妆品盥洗用品及香味用品协会(CTFA)下设的化妆品原料评审专家组(CIR)通过评价认为:对-苯二胺是一种已知的致敏剂,正确使用也可能导致某些人过敏;但动物实验数据显示对-苯二胺无致畸性和致癌性,流行病学数据也未证实对-苯二胺具有致癌性。目前,尚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对-苯二胺是致癌物,欧盟未将对-苯二胺列入致癌物质名单,美国、欧盟等国也均未禁止染发产品使用对-苯二胺。
化妆品问题
(1)过量使用,过度保养
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说:一项由英国生物化学家理查德·本斯带领的研究项目表明,由于使用化妆品,欧洲女性每年平均吸收约2.3公斤化学物质。本斯说,女性使用化妆品时,化学物质经皮肤进入体内,被人体吸收,相比之下,直接食用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可能更小。
研究表明,中国女性每日“例行公事”的化妆,会使用175种左右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油脂、香料、表面活性剂、保湿剂、蜡、乳化剂等。
(2)化妆品市场管理问题
我国监管化妆品上市很严格。“产品上市之前要对其进行检查,进行安全检测以及人体试验,只有通过了这些检测才会发放批号,产品上市之后还有抽检。”
(3)化妆品中存在有害物质
据专家提醒,特殊用途类的化妆品所含有的化学物质最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如去斑产品中的有害成分,不仅会对皮肤带来一定的损害,同时有可能在心脏、肝肾等部位沉积,造成神经紊乱。
在个人清洁用品中大量使用的防腐剂——羟基苯甲酸脂,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伤害。羟基苯甲酸脂主要在肥皂、香波、除体臭剂和婴儿洗液等产品中用作防腐剂。
一种名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化学物质也可能对人体肌肤造成刺激,这种物质目前被广泛使用于肥皂、香波、剃须液、牙膏和沐浴液中。
环境荷尔蒙(内分泌干扰素)也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它是指会干扰我们体内荷尔蒙分泌的合成化学物质,这类物质常常会影响生殖和免疫系统,引发癌症,例如乳癌、子宫癌、前列腺癌等。环境荷尔蒙也可能蓄积在怀孕妇女体内,透过胎盘影响胎儿的发育。
(4)产生的危害
一般来说,化妆品中的化学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分为四类:
一是直接刺激皮肤;
二是致敏源,引起接触过敏性皮炎;
三是类固醇激素,导致皮肤色素改变;
四是一些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如铅、砷、汞等),会引起慢性中毒,导致人体组织和生理上病变。
具体伤害有:皮肤过敏、化妆性眼病、皮肤老化等。
面对问题的正确态度
(1)追求根本美、自然美、内在美
饭不可不吃,但妆化不化,怎么化,完全可以由自己说了算。
专家特别提醒:不要将自己的脸当成试验田,我们每个人仅有这一块田,农田有轮耕轮作,脸也应有喘息之机,要给它以恢复休养的时间。
其实,营养均衡,睡眠充足,适当运动,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修养等系统、全面的大美容,才是美容的根本。
俗话说:聪明美丽,即聪明才能美丽;古人也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美是需要内外双修的,人们常夸的典雅、文雅、优雅的神采,不是口红与眉笔能涂出来的。本书所倡导、追求的正是这样的美容思想和方式。
所以,对于美容安全,我们建议:选择天然的美,培养健康的美,创造文明的美。即使没有那些华而不实、价格不菲的化妆品,我们也能照样美容。
(2)慎选化妆品
动辄上千上万元一套,声称立见成效的化妆品,尤其要警惕。因为,越是立见成效的,它的激素的成分就越多,对皮肤潜在的危害就越大。这类东西被查验后“召回”的已不在少数。
慎选化妆品注意事项:
①注意化妆品的标示,中国卫生部发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从7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修订了化妆品禁限用物质名单,增加了790种禁用物质,使禁用物质现增至1286种。
《规范》还将卫生部2005年发布的《染发剂原料名单》纳入到规范的限用原料名单中,并增加了两种防晒化妆品UVA防晒效果评价方法,以及防晒产品防水功能的测定方法和标识要求。
除了应该注意化妆品中所标示的成分外,也应该重视可能被添加而未标示的物质。
②了解自己的皮肤类型,购买化妆品之前,先要清楚了解自己的肤质状况,必要时可以先请教美容专家,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类型的保养品。
③仔细检查产品各项,包装盒上的标签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净含量(净容量)、生产日期、保质期、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号、卫生许可证号和产品标准号、化妆品质量检测报告、产品说明书等。特殊用途化妆品(如:防晒、除臭、祛斑等)还须标注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进口化妆品应标明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证批准文号及经销商代理商名称、地址。注意有效期限、成分等,以免买到过期变质、含有有害成分的保养品。不用无完整原始包装之产品。
④使用时注意事项。
a.观察产品的颜色是否自然。若从原先的颜色变为发黄、发褐、发黑或有白色斑点,说明已腐败,一般化妆品颜色较淡,大多数为白色、淡黄色等,若发现颜色变深或间隔有深色斑点,便是变质的标志。
颜色变化一般是由霉菌和细菌引起的,霉菌的孢子一般都具有色素,有些细菌菌落和酵母菌也有颜色。
b.闻气味。因细菌发酵,产品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气体,原来的芳香有所改变,有异味则说明被污染。
c.先在局部内侧皮肤上做试验。先阅读包装上的使用说明,特别是使用新品牌产品时,没有问题、疑问后,在手臂内侧或耳朵根部涂少量产品,过24小时后没有出现红肿、发痒等过敏现象,方可使用新品牌产品。
一旦出现红肿、发痒等现象,立即停止使用。对皮肤作用温和,不会引起刺激和致敏作用的产品,可长期安全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