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蔗糖王国”的宿命
在先前的章节中,我们已经介绍过“亚洲糖王”郭鹤年,但在郭鹤年之前,其实有一位资格更老的糖王,他的“蔗糖王国”曾占据了印尼国内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他也是继张弼士之后、陈嘉庚之前的,承前启后的又一位华商顶尖富豪,也是20世纪初影响最大的华商,他就是黄仲涵。
黄仲涵的父亲黄志信曾经参加过太平军,后来逃亡印尼。黄仲涵则于1866年出生于印尼中爪哇省,十几岁时就开始帮助父亲打理家中的商行建源栈(后称建源公司)。黄志信一方面从爪哇输出蔗糖和烟,另一方面则从中国输入鱼干、茶、苏州丝绸及各种香料食品等。到19世纪末,建源公司已经成为爪哇地区主要的华侨商行之一。黄仲涵则从1890年起接管、主持公司。到20世纪初,黄志信去世,黄仲涵从父亲手上完全接过公司,开始了独立创业的生涯。这时,印尼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890年,荷印殖民政府取消了甘蔗强迫种植制。1905年,政府被迫进一步实行“门户开放”政策。1910年前后,在欧洲商人及广大华侨的强烈反对下,荷印殖民政府于1910年前后陆续取消了华侨“通行证”、“居住区域条例”及“警察裁判”等殖民制度,华侨人口迅速增加。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建源公司迎来了第一个短暂的黄金发展期。
黄仲涵抓住时机,积极从事蔗糖的生产及贸易。他经营了甘蔗种植园,并从1894年起先后接办了5家糖厂。甘蔗种植园总面积约7000公顷(17500英亩),总投资达一千万盾。而5家糖厂中一家糖厂是印尼最先电气化的工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碳化”糖厂。从1910年至1914年,建源公司每年平均出口糖15万吨。
“一战”的四年间,公司发展受到一定挫折。战后由于欧洲等地砂糖较缺,需求量大,糖价也开始上涨,黄仲涵迎来了第二个发展期。建源公司经营的糖业空前扩大,远销世界各地,获得巨额利润。以1923年为例,全荷印有糖厂179间,其中华侨办的13间。而黄仲涵的5间糖厂共产糖86万担,占华侨糖业总产量的57%,黄仲涵因而有“爪哇糖王”之称。
1918年黄仲涵又在克列贝特创建了东南亚最大的一家木薯粉厂,兼生产酒精,产品远销欧美各地。黄仲涵除了主要经营糖及木薯粉外,还经营橡胶、咖啡、木棉、木薯干、胡椒、玉蜀黍、花生、蓖麻籽、香茅油等。
为了适应公司业务的扩大及发展,黄仲涵先后在荷印多地设立分行和办事处,并把伦敦和新加坡作为建源公司最主要的贸易及商品集散中心。与此同时,黄仲涵还进行了多元化的尝试。1906年,黄仲涵在三宝垅用400万荷盾的资本创建了黄仲涵银行,后来又扩大经营火水灾及人寿保险业务。1911年,黄仲涵又把他的经营范围扩展至航运业,在新加坡创办了协荣茂轮船公司,最多时拥有9艘3000吨的轮船,成为荷印华侨航业的一支主要力量。
此时在黄仲涵领导下的建源公司,真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盛极一时。主要原因首先在于他利用政府改变政策之机,顺应时势,兴建糖厂,扩大经营范围,开展国际贸易,从而使公司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其次,黄仲涵起步时公司已有相当规模,并形成了一定的商业贸易网络和信誉,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雄厚基础。再次,黄仲涵用人唯才是举,重用外国专家和华侨专业人才担任领导职务,这在当时的华侨企业中并不多见。最后,黄氏本人敏锐明慧,胆识过人,这都是他成功的必备要件。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建源公司的兴盛发展,早已引起荷印殖民政府的垂涎。1921年,荷印政府以要黄仲涵缴纳三千五百万盾“战争税”及“双重收入税”为由,企图扼杀建源有限公司,同时又企图以7000万盾的价格收购其企业。黄仲涵对于荷印殖民政府的无理要求予以拒绝,最后离开了印尼而移居新加坡。1924年,黄仲涵病逝于新加坡,年仅58岁,留下遗产达2亿荷盾。
黄仲涵在世时,效法其父黄志信,在众多子女中,挑选了他认为有才干、能继承黄氏家族事业的两个儿子黄宗宣和黄宗孝加以培养,作为他事业的接班人。黄仲涵逝世时,黄宗宣25岁,黄宗孝仅19岁,肩膀尚显稚嫩。
这个时期,建源公司又经历了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1942年至1945年日军占领统治印度尼西亚,1945年印尼独立等重大历史事件。黄氏兄弟二人虽勉力维持,但既无父亲那样的胆魄,又没有那样的幸运,建源公司已经江河日下了。
特别是经济危机期间,整整两年时间,建源公司处于停产关闭状态,企业元气大伤。黄宗宣灰心丧气,对前途失去了信心,于是退出建源公司,带着属于他的那份资产,另谋出路去了。这对公司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此以后,建源公司的重担就落在黄宗孝一人身上。他振奋精神,力挽狂澜,但经营刚有了点起色,“二战”恶魔又降临了。日寇侵占了东南亚,印尼也不可避免地处于日寇的铁蹄下。稍有恢复的建源公司再次面临危机。
好不容易熬到1945年,日本投降了。获得独立的印尼政府采取了扶助本土居民的经济政策,对华侨经济实施打击和排斥。黄宗孝奋力拼搏,却不幸于1950年突发心脏病而离开人世。此时,黄氏家族没有一个能够挑起这副重担的继承者,又缺乏专门的经理人才,黄氏后人眼看着建源公司江河日下,无力回天。
1961年7月10日,印尼三宝垄经济法院以“偷漏重税”、“违反经济法令”为由,接管了建源公司,这个光耀了整整一个世纪的黄氏家族企业从此便销声匿迹。黄仲涵当年盛极一时的事业只有在旧报刊和史志中才能看见了。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关于黄氏家族和建源公司的兴衰起伏,后人多有感慨论述。除去领导者的差异外,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就是,华侨工商业如要在侨居各国继续获得生存和发展,那就只有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有人认为,如果当时黄氏家族已成为印尼籍国民并把建源公司扩展为与当地原住民合资共同经营,也许后来不至于销声匿迹。华侨工商业家如不加入当地国籍和改变经营方式与结构,就无法继续生存和发展,历史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