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
六中全会的关键词之一是创新。
全会对文化创新与创造前所未有的重视,说明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的国际形势下,党和国家领导层认识到释放普通民众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性,文化的供给不应局限于行政部门与文化事业单位,而应该通过创新与创造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重视文化资源的深度发掘,使当前的文化市场产品更丰富、更具竞争力,这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 。
有关文化创新的表述在公报中出现5次,包括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等。
为什么要对文化创新这样重视?第一,是由文化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从一般的概念看,文化是一种创意活动,需要物质的东西做基础,但更需要的是人的智慧。从最近引起热议的“乔布斯”现象就是一个实例,“苹果”的核心就是创新。这是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一方面,文化是讲究传承的,没有传承,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一点,在有比较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是很强调的。另一方面,文化必须要创新,过去时代再好的文化都无法完全适应新的时代。新时代必须要求有和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创新文化。回顾历史,文化“百家争鸣”的时期就是文化发展的高峰阶段。再看看当下世界,走在时代前列的文化都是创新的文化。例如,当今世界,美国文化无往而不胜,就是欧洲文化也要甘拜下风。
第二,是由建设文化强国的任务所要求的。要实现文化强国的历史任务,必须拿出一大批代表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文化产品,如图书、电影、科技产品等。文化是软实力,但是文化产品却是硬指标。能不能拿出这样的文化产品,是能不能建成文化强国的关键。要想创造出世界一流的文化产品,单纯依靠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不行的,吃“文化老本”总是有限度的;一心依赖抄袭文化发达国家的东西,走别人走过的老路也是不能长久的。要完成建设文化强国的理想,唯有走文化创新之路,真正做到这次全会提出的在观念、制度、模式、人才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创造出反映我们国家这个时代面貌和特征的文化产品,也只有这样的文化产品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因此,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创新既是思想、观念层面的问题,也是关乎成败的关键举措。
第三,是文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普遍做法。纵观世界各国的文化发展,美国无疑是领先的。从文化的外向发展看,美国文化几乎打遍全球无敌手,就是法国、英国这样经济比较发达、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也是难以招架。有一组统计数据,美国的文化产品占据着40%的国际市场份额,其中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而美国动画业的产值几乎占据全球市场的30%,达到310亿美元;美国的电影产量占全球的6.7%,却占领了全球50%的放映时间。从文化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看,美国的文化产业也是其他国家难以做到的。从统计数据看,文化产业占国内GDP的比例,美国为25%~33.3%,日本为20%,而我国的同期数据为2%~2.5%,发达地区也不过5%。客观看,这些统计数据有统计口径的问题,如美国的文化企业中,有许多是跨国公司等。
美国、日本等国家文化高速发展的现状,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后盾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些国家文化发展中重视创新也是我们必须重视和学习的。如日本的动漫产业的发展就十分注重创新,不断变化,在世界上出版界占有一席之地。反观我国风靡一时的“小人书”的发展历程,曾经也很风光,是一代孩子的必读书,但是在今天的图书市场上几乎绝迹。再看看美国的文化发展的实例,“花木兰”和“熊猫”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是,正是这两个“中国元素” ,被美国人用艺术的形式打响世界。其中可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是美国文化的创新是最重要的。这些实例给我们的启示,最重要的就是文化要发展必须要创新。
全会对文化创新与创造前所未有的重视,既是中央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对文化发展的战略布局,更是对文化从业者提出的要求和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