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京城,最该反思什么
“7 · 21”水灾之后,关于这场水灾的后续报道连篇累牍,各方人士的议论、批评不绝于耳。也难怪,这场大水淹的是京城,造成的损失也颇为惊人。水淹京城,最该反思什么?这不但是能不能吸取教训、杜绝同类灾难再次发生的基础和起点,更是对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怎样对待自己的过去,怎样对待自己的失误和错误,怎样发展自己的未来的重大考验。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对待灾难,采取什么样心态去反思、去总结进而去应对,对如何应对再次的灾难是有天壤之别的,对未来发展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这次水灾之后,借助互联网,人们看到了法国巴黎地下管网的四通八达和日本地下水库的宏大,了解了这些地下设施在城市水灾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对此,人们惊叹、佩服,进而生出了更多的不满和指责。实际上,并不是法国人和日本人比国人高明多少,也不是他们比眼下的中国在金钱和财力上富足了多少,而在于他们对一次一次的城市水灾,进行了认真、深刻的反思,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反观我们,对待灾难有过真正理性的反思吗,采取过真正严谨的态度吗?远的不说,还以北京水灾为例。2011年6月,北京也曾遇到过一次水灾,下凹式立交桥成为最大的堵点。为此,北京市采取了在主要堵点设立专门泵站抽水的措施。暂且不论这种措施对治理城市水灾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仅仅有些泵站设置的位置就极不科学。2012年水灾一来,泵站竟然被大水淹了。试想一下,这样的反思和态度,对预防和治理下一次水灾能起到实际的作用吗?指望在这样反思的基础上采取的措施抵御同样的灾难现实吗?可靠吗?
水淹京城,最该反思什么?表面上看,毫无疑问是水为什么排不出去,这是根源。而且也有大批各路专家灾后立马站出来,顺着这样的思路指点迷津,分析原因。有人说,这次水灾是因为雨量太大,61年一遇,再好的人工设施也无济于事;还有人说,北京的排水系统是参照了苏联的标准,大多是以一年一遇、三年一遇的强度来设计的。这些观点初看起来,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细细想来,其中的谬误是十分严重的。“天要下雨” ,由天不由人,这是自然现象。随着气候变暖,极端天气现象出现的频率会更高,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每当遇到自然灾害,就拿“老天爷”的原因来说事,既是极不负责任的,更是掩盖“人祸”的拙劣把戏。至于说到“苏联一年一遇、三年一遇的标准” ,更让人感到可悲、可气。且不说所谓的“苏联标准”始于何时、源于何种原因,也不说苏联解体早已过去十多年,苏联早已不是“苏联人”的国度了,我们却还抱着“苏联标准”不放是多么愚昧和可笑。单说这次北京水灾中,长安街等一批改革开放初期和之前修建的道路并不是“重灾户” ,不但彻底否定了这个说法,也暴露了这种观点“嫁祸于人”的险恶用心。近几年,每当遇到大的自然灾害,我们的一些官员、一些专家学者,总会拿出“自然灾害的必然性”和“国际标准” 、“外国经验”来解释、来搪塞,混淆是非,推卸责任,蒙混过关。这次北京水灾,我们又看到了这种现象。如果还是用这样的思维惯例来反思“7 · 21”水灾,一定还是做做表面文章,得过且过,敷衍百姓,应付媒体。
那么,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这次京城水灾,最该反思的是我们对待灾难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对待过去失误和错误的态度和思维方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怎样对待自然灾害,本质上反映了这个民族和国家对待自然现象的态度,对待自然法则的敬畏,对待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认识程度。而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怎样反思自己过去的失误和错误,是对这个民族和国家民主传统和科学精神的检验,是这个民族和国家能不能不断进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成为世界强国的“试金石” 。正是从这样的角度看,能不能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态度来反思这次京城水灾,不但是对防灾减灾应急机制建设,地下排水基础设施建设,机场、地铁、交通、消防等公共部门如何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等技术层面问题的检验,更是对地方政府执政理念、经济建设的思路、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群众观点和民生为本等宏观课题的考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新旧世纪交替以来,政治层面上,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阻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层出不穷,解决难度不断加大;外部势力对我们的干扰和影响前所未有,给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破坏。自然灾害上,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和程度不断越过人类认知的范围,自然灾害破坏的程度和广度一次又一次打破人类承受的极限。同时,应对自然灾害对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民生为本的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将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影响和破坏。对此,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决不能高枕无忧。
痛定思痛。北京是全国的“首善之区” ,通过这次水淹京城,树立起以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精神反思自然灾害和过往失误、错误的旗帜和样板,并用这样的精神和态度指导防灾、减灾和灾后建设,是对这次水灾死难者的最好告慰,是对京城2000多万人民的最好交代,是对全国城市中63%的其他内涝城市的最好激励和鞭策,更是建设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国际大都市的新起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