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涯发展论
在这一类流派中,造诣最深的是舒伯(P.Super),被大家公认为生涯发展大师。以下将介绍他的生涯发展阶段、循环发展阶段和生涯彩虹图理论。
1.生涯发展阶段
在“成长期”(1至14岁)中,人扮演的角色首先是儿童,入学后学生、休闲者或游戏者的角色在生活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该阶段的任务是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的尝试来修正自己的角色,同时了解工作的意义,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
在“探索期”(15至24岁)中,学生角色占据了主要地位,同时公民和工作者角色的重要性将与日俱增。这一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学习、社团活动、兼职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工作世界进行深入的探索,从而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且初步建立职业目标。
在“建立期”(25至44岁)中,从学校毕业卸下学生的角色,工作者的角色很可能成为生活的最大重心,而家庭照顾者的角色也在该期尤其是后期越发明显,逐渐扮演配偶、家长的角色。这一阶段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即经过探索后,能明确自己在整个生涯发展中的长远目标和属于自己的位置。
图2.6 生涯发展阶段示意图
在“维持期”(45至64岁)中,工作如日中天、全力冲刺,事业发展达到顶峰,此时休闲者与公民的角色逐渐变得重要。这一阶段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
在“衰退期”(65岁及以后),从原有工作退休后,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在家庭,休闲者和家长的角色最为突出。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注重发展新的角色,寻求不同方式以替代和满足需求。
人的一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孩童、学生、上班族、社会公民直到为人父母,不同社会角色的组合形成了人的“生活风格”,这样的发展过程就构成了“生涯”(以上见图2.6)。
2.循环式发展任务
在后期的研究中,舒伯对于发展阶段的理论又进行了深化。他认为,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同样要经历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这些阶段,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螺旋循环发展的模式。这种大阶段套小阶段的模型丰富和深化了生涯发展阶段的内涵。各阶段中的子阶段发展任务详见表2.9。
表2.9 循环式发展任务
3.生涯彩虹图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综合阐述生涯发展阶段与角色彼此间的交互影响,舒伯创造性地描绘出一个多重角色生涯发展的综合图形——“生涯彩虹图”(见图2.7),形象地展现了生涯发展的时空关系,更好地诠释了生涯的定义。
图2.7 舒伯(Super,1980)的生涯彩虹图
在“生涯彩虹图”中,最外面的层面代表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又称为“大周期”——包括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里面的各层面代表纵观上下的“生活空间”,由一组角色和职位所组成,包括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家庭照顾者(家长)等主要角色。各种角色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一个角色的成功,特别早期的角色如果发展得比较好,将会为其他角色提供良好的基础。但是,在一个角色上投入过多的经历,而没有平衡协调各角色关系,则会导致其他角色的失败。
在每一个阶段对每一个角色的投入程度可用涂黑的阴影来表示,越黑表示该角色投入的程度越多,越多空白表示该角色的投入程度越少。“生涯彩虹图”的作用主要是对自身未来的各阶段如何调配各种角色的计划和安排,使人成为自己的生涯设计师。下图为某位当事人为自己所勾画的生涯彩虹图。
最中间一层儿童的角色在5岁前是涂满黑色的,之后逐渐减少,8岁时大幅减少,一直到45岁以后开始迅速增加。此处的儿童角色,其实就是为人子女的角色。因而,这个角色一直存在。早期,个体享受被父母养育照顾的温暖,随着成长成熟,慢慢开始同父母平起平坐,而在父母年迈之际,则要开始多花费一些心力来陪伴、赡养父母。
第二层是学生的角色。在这一案例中,学生角色从四五岁开始,10岁后进一步增强,20岁后大幅减少,25岁后便戛然而止。但30岁后,学生角色又出现,特别是40岁出头时,学生角色竟然涂满了黑色,但两三年后又完全消失,直至65岁以后。在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爆炸的社会,青年在离开学校、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常会感觉到自身所学已不能满足工作的需求,重回学校以进修的方式来充实自我。也有部分人甚至会等到中年、儿女长大之后,暂时离开原有的工作,接受更高深的教育,以开创生涯的第二春。学生角色在35、40、45岁左右的凸现,正是这种现象的反映。
第三层是休闲者角色。这一角色在前期较平稳地发展,直到60岁以后迅速增加。也许有人会惊讶于舒伯把休闲者角色列入了生涯规划的考虑中。其实,平衡工作和休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如此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中。正如图画中的留白也构成画面一样,休闲是我们维持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四层是公民。在本案例中,该角色从20岁开始,35岁后得到加强。65岁至70岁之间达到顶峰,之后慢慢减退。公民的角色,就是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国家事务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第五层是工作者的角色。该当事人的工作者角色从26岁开始,黑色阴影几乎填满了整个层面,可见当事人对这一角色相当认同。但在40多岁时,工作者的角色完全消失。对照其他角色,不难发现,这一时段,学生角色和家长角色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两三年后,学生角色消失,家长角色的投入程度恢复到平均水平,而工作者的角色又被涂得满满,直至60岁后开始减少,65岁终止。
第六层是家长角色。家长的角色也可再具体拆为夫妻、父母、(外)祖父母等角色,然后分别作图。此处,家长的角色从30岁开始,头几年的精力投入较多,之后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一直到退休以后才加强了这一角色。
虽然,个体在生涯过程中还可能承担其他角色,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上述这些是最基本的角色。在使用“生涯彩虹图”时,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上图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