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箴言:带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有礼。
曾国藩深知,一支大的部队在不忽视物质利益的前提下,通常总要有一个深入人心的、明确的思想政治纲领作为团结的基础才能长期奋战,不致成为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因此,他攻击太平天国“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以“赫然奋怒,以卫吾道”为围剿太平天国的战旗。
撇开双方政治上的是非不说,应该说这个纲领确实是维系湘淮军长期奋战的思想基础。一部《曾胡治兵语录》共十二章,前十章讲的都是思想和政治。把思想和政治作为建军的根本,十分值得重视。
在思想建设中,曾国藩把培养部队以好胜之心为核心的士气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他说: “军事最贵气旺,必须有好胜之心,有凌人之气,酷羡英雄不朽之名,兼慕号令风雷之象,而后兴高众附,有进无退。”他除了以升官发财为鼓舞官兵英勇作战的动力外,非常重视军官成就美名的教育,并采取措施,保护和鼓励士气。他的幕僚有这样的记录: “师论兵事,主胜负不在形而在气。
有屡败而无伤,亦有一蹶而不振,气之为也。余出兵屡败,然总于未战之先,留一退步,故尚不至覆巢毁卵。”
此外,他把维护部队的团结也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他一再教育部将: “凡两军相处,统将有一分龃龉,则营哨必有三分,兵夫必有六七分,故欲求和衷共济,自统将先办一副平恕之心始。……处处严于治己,而薄责于人,则唇舌自省矣”,“湘军所以无敌者,全赖彼此相救。虽平日积怨深仇,临阵仍彼此照顾;虽上午口角参商,下午仍彼此救援”。湘淮军内部虽有矛盾,但团结对敌的大局却一直没有破裂。当剿捻之战陷入困境之际,互相依赖、支持实是曾、李关系的主流。曾国藩认为,散布曾李或湘淮不和,无非意在挑拨。
曾国藩更加高明之处在于他重视将政治思想、军事上的各项要求灌输到部队中去。对将领和僚属,他不轻下命令,而愿以师友的热肠,频频嘱咐和商讨,或撰成格言戒语加以劝勉;而对下级员弁和兵勇,他则编就明确、易懂的歌谣和营规,令他们传唱和遵守。《保守平安歌》《水师得胜歌》《陆军得胜歌》《爱民歌》《解散歌》《营规》堪称为19世纪思想政治工作的佳作。
曾国藩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之一是他自拟的《爱民歌》,同时也是湘军兵勇的识字教本。曾国藩每日只教一句两句,让兵勇们先识字,后识义,循环复习,身体力行。因此,湘军纪律极佳,处处受人欢迎。
《爱民歌》的诗词全文是:
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
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管兵来救人。
百姓被贼吃了苦,全靠官兵来作主。
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
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
莫打民间鸡和鸭,莫借民间锅和碗。
莫派民夫来挖壕,莫到民家去打馆。
筑墙莫拦街前路,砍柴莫砍坟上树。
挑水莫挑有鱼塘,凡事都要让一步。
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账房。
莫进城市点店铺,莫向乡间借村庄。
人有小事莫喧哗,人不躲路莫挤他。
无钱莫扯道边菜,无钱莫吃便宜茶。
更有一句紧要书,切莫掳人当长夫。
一人被掳挑担去,一家哭嚎不安居。
娘哭子来眼也肿,妻哭夫来泪也枯。
从中地保又讹钱,分派各团与各部。
有夫派夫无派钱,牵了骡马又牵猪。
鸡飞狗走都吓倒,塘里吓死几条鱼。
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
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
或走大家讹钱文,或走小家调妇人。
邀些地痞做伙计,买些烧酒同喝醉。
逢着百姓就要打,遇着店家就发气。
可怜百姓打出血,吃了大亏不敢说。
生怕老将不自在,还要出钱去赔罪。
要得百姓稍安静,先要兵勇听号令。
陆军不许乱出营,水军不许岸上行。
在家皆是做良民,出来当兵也是人。
官兵贼匪本不同,官兵是人贼是禽。
官兵不抢贼匪抢,官兵不淫贼匪淫。
若是官兵也淫抢,便同贼匪一条心。
官兵与贼不分明,到处传出丑声名。
百姓听得就心酸,上司听得皱眉尖。
上司不肯发粮饷,百姓不肯卖米盐。
爱民之军处处喜,扰民之军处处嫌。
我的军士跟我早,多年在外名声好。
如今百姓更穷困,愿我士兵听教训。
军士与民共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
日日熟唱爱民歌,天和地和人又和。
这首《爱民歌》,是曾国藩训练湘军的法宝,官兵个个都能背诵,而且都能默写出来。凡是湘军久住之地,附近的老百姓,尤其是小孩子,也都能够背诵出来。
另外,曾国藩以理学家的身份创立湘军,为此他十分重视义理之教在湘军中的作用。王守仁曾说过“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话,曾国藩于是将这一思想用于治军。这句话可理解为:重视“操练”是“破山中之贼”的功夫,“训教”则是“破心中之贼”的功夫。正因为“破心中之贼”难,所以对于训教就必须下苦功夫。如何训教,曾国藩将其分为官兵与兵民两个方面。官兵方面他强调以义理来带兵。曾国藩指出: “带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有礼。仁者,即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待弁勇如待子弟之心,常望其成立,望其发达,则人知恩也。礼者,即所谓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泰而不骄也。”在湘军中,曾国藩倡导将领要像父兄一样对待和教导士兵,这样士兵才会视将为父兄。
曾国藩在训练湘军时,极为看重心战,注重精神聚合力的作用,并以封建伦理中的“红义”训化士兵。曾国藩的可取之处在于对湘军进行了精神训练和思想动员。
湘军的特点是,将领都是书生,信奉儒教,如罗泽南等人还是久负盛名的理学家;士兵都是农夫。曾国藩明令不招城市游手之人,甚至说山民又优于水乡之民,其对封建制度依附性强,容易受感化教育。曾国藩信守礼法,维护名教,并通过书生出身的将领将这种思想灌输到士兵中去,因而对将领的训导尤其严格。作为将领,能以维护名教为主义,必忠必信,就能保乡卫国。
曾国藩长期用儒家思想进行灌输,产生了极大的效果:湘军在招募时,往往“募千人,则万人应之;募万人,则数万人应之”,人人乐从军,个个争效命,绝无绿营征调离别时的可怜之相;湘军在作战时,结硬寨,打呆仗,互相救援,死战不退,表现出空前的战斗力。人数较少的湘军,最终战胜了有百万之众的太平军,曾国藩所作的宣传鼓动和思想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洪秀全以洋为中用,改造基督教,创“拜上帝会”,构想出一个“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乌托邦社会,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悲哀的是,他所处的是封建专制根深蒂固的年代,孔孟的儒家礼教早已深深根植于人们脑中,尤其是读书人更以维护孔孟名教为己任而反对、敌对太平军。曾国藩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通过《讨粤匪檄》大造舆论,宣传自己出师的目的是为了禁残止暴、救民于水火,揭露对方的残暴无道,借以瓦解敌方军心民心。
曾国藩这篇檄文,共有四段。
第一段“暴露”洪杨的“残忍残酷”,贻祸人民;第二段揭发洪杨的背弃名教,毁灭人伦;第三段指责洪杨侮谩神衹,污蔑圣贤忠义之士,野蛮无理,假借异端邪说摧毁固有文化;第四段劝人作“顺逆”的辩解,一致奋起保国救家。
军队鼓动工作,最主要的是心战。曾国藩便是一个心战高手,使湘军的宣传在当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力。太平军以上帝教相号召,曾国藩就搬出孔子、孟子、关帝、岳飞、城隍土地、和尚道士等,用一切中国人眼中的神来抵抗这一外来的西洋神。上帝教要破坏传统的中国文化,曾国藩搬出这些神就是要与之抗衡。尤其孔子、孟子、关帝、岳飞,对于中国读书人和农民影响力极大。
他的檄文极具鼓动性,文中关于种种君臣之义绝不提及,只暴露洪秀全的“罪状”:视我两湖三江被胁之人,曾犬豕牛马不若?……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读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污关岳之宫室,无庙不焚,无像不灭,斯又鬼神所共愤怒。……农不能自耕以罄尽,寸草不留。讨洪秀全是“慰孔孟人伦之陷痛,为百万生灵报在杀之仇,为上下神祀被辱之憾”。“日月幽明,实鉴吾心!”这是多么动人的词句!湘军中,不外士子和农民,他们都是崇拜孔孟关岳的,无怪乎“人怀忠愤,如报私仇,千磨百折,有进不休”了。因此,这一篇《讨粤贼檄》收功甚大,其效果较《爱民歌》犹有过之。曾国藩读经史百家之书之余常以《讨粤贼檄》对将领进行说服剖析,并让他们背诵讲解。因此,湘军的将领,无形中也成为了宣传员。
这是一篇很有力量的宣传文字,凡是邻近湖南的各省州县,无不传诵。
湖南的读书人,首先脱掉长衫,率领许多农夫投奔湘军旗帜之下,抵抗太平天国运动。
所以,有人说曾国藩这一纸檄文,可抵得十万雄兵。
曾国藩人生启示录:
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必须有进取的精神或进步的思想,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振奋士气,靠心战;瓦解敌人,靠心战;争取民心,靠心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