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箴言: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曾国藩在青少年时代就酷爱书籍。1836年会试落第后,他自知功力欠深,便收拾行装,怅然赋归,搭乘运河的粮船南旋。虽然会试落榜,但却使这个生长在深山的“寒门”士子大开眼界,他决定利用这次回家的机会,作一次江南游,实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宏愿。这时,曾国藩身边的盘缠已经所剩无几。路过睢宁时,他遇到了知县易作梅,也是湘乡人,易作梅与曾国藩的祖父、父亲非常熟悉,与曾国藩也相识。他乡遇故人,易知县自然要留这位老乡在他所任的县上玩上几天。易知县在交谈中得知,这位湘乡举人会试未中,但从曾国藩的家教以及言谈举止中,便知这位老乡是个非凡之人,前程自然无量。他见曾国藩留京一年多,所带银两肯定所剩无几,有心帮助曾国藩。
因此,当曾国藩开口向易作梅知县借钱做路费时,易作梅慷慨应允,借给曾国藩一百两银子,临别还给了他几两散银。
经过金陵时,曾国藩见金陵书肆十分发达,流连忘返,十分喜爱这块地方。在书肆中,他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爱不忍释,觉得自己太需要这样一部史书了。一问价格,恰好与他身边所有的钱相当!这使曾国藩大吃一惊,但他还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部史书买下来。书商似乎猜透了这位年轻人的心理,一点价都不肯让,开价一百两银子一毫也不能少。曾国藩心中暗自盘算:好在金陵到湘乡全是水路,船票既已交钱定好,沿途就不再游玩了,省吃少用,所费也很有限;随身所带的一些皮袍冬衣,反正这时已是初夏,也穿不着了,干脆送去当了,勉强还可凑足回家的盘费。于是曾国藩把一时不穿的衣物全部送进了当铺,毅然把那部心爱的《二十三史》买了回来,这让他如获至宝,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也是他平生第一次花这么多钱购置物品,这一举动显示了曾国藩青年时代志趣的高雅。在曾国藩的一生中,他不爱钱,不敛财,但却爱书,爱聚书。
曾国藩回家以后,父亲见他花了上百两银子买回一堆书,非但没有责备,反而鼓励他说: “尔借钱买书,吾不惜为汝弥缝(还债),但能悉心读之,斯不负耳。”父亲的话对他起了很大作用,从此他闭门不出,发愤读书,并立下誓言:
“嗣后每日点十页,间断就是不孝。”
曾国藩发愤攻读了一年,一部《二十三史》全部阅读完毕,此后便形成了每天点史书十页的习惯,一生从未间断,《二十三史》也因此被曾国藩读到烂熟于胸。自北京会试后,曾国藩养成了研习古文和历史的爱好,为以后更为广泛地研究一些学术问题、总结历代统治者的经验教训以及参与治理国家和社会打下了基础。所以,曾国藩后来回顾自己的读书治学过程时说: “及乙未到京后,始有志学诗、古文并作字之法。”
曾国藩的读书之道:
一要定课程。
每日课程:读,熟读书十页。看,应看书十页。习字一百,数息百八。记过隙影(日记)。记茶余偶谈一则。(熟读书是:《易经》《诗经》《史记》《明史》《屈子》《庄子》杜诗、韩文。)每月课程:逢三日写回信。逢八日作诗,古文一艺。
二要手到口到。
每日所看之书,皆过笔圈点;读文以声调为本,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三要做到“三有”、“三法”。
“三有”即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三法”即是约、专、耐。
“约”,读书如同万壑争流,必有主脉,能把握神理所在,其他次要问题均能附会旁通。
“专”,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凡人为一事,以专为精,以纷而散。荀子称耳不两听而聪,目不两视而明,庄子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皆至言也。谚曰: “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读书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
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耐”,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四要做到“看、温、习、思”。
读书时应看、温、习、思四事并行。看书应该求快,不多读就显得孤陋寡闻;温习旧书应该精熟,不背诵则容易忘记;思考要经常,不这样就好比人哑不能说话,马跛不能飞驰。这四点缺一不可。
要做到看、读、写、作并举。“看”多用“猛火煮”,“读”则如“鸡伏卵”,“写”指练字书法,“作”指作文吟诗。
曾国藩人生启示录:
浅薄的人只能做粗浅的事,平庸往往是由自己造成的。要想真正地成为高水平或大师级的成功者,就需要有毅力,多读书,而且要精,要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