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亟待整肃(1)
教育历来被称为一片圣洁的净土,它以高雅的校园文化陶冶青年人的情操,以高尚的伦理道德造就优秀品质的人才,以严肃的学风从事科学研究,探索人类社会和宇宙中的未知真理,以获得重大的发现与发明。在这些方面,高等学校尤其是那些著名的重点大学,应当营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优良学风,造就精英人才,并且成为其他大学的榜样。
六十年以前,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讲中说道:“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2)从毛泽东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风的核心问题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态度问题。所谓思想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所谓工作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具体到学校来说,学风就是我们领导和全体师生治校和治学的风尚问题,也就是一个大学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大学精神”。总的说来,良好的科学学风应当是实事求是的学风,开拓创新的学风,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有一句成语叫“纲举目张”。对于大学来说,学风就是纲,所以各个大学都制定了自己的学风。据我看到的部分资料,许多大学校训中有求实、求是、求真开拓、创新、勤奋、严谨、朴实、忠诚、诚信等传统的美德。应当说,在过去较长的时期内,我国绝大多数学校的学风是健康的,恪守了自己的校训,学校的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是毋庸讳言,一个时期以来,在某些高校滋生了冒进、浮夸、攀比的不良学风。已有不少业内人士对此提出了批评,他们尖锐地指出:“高等教育面临浮夸风的严重威胁,学术腐败已成泛滥之势。”(3)作为一个毕生从事教育的工作者,看到这些不良的风气,感到万分焦虑。我确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因此,我本着实话实说的态度,谈谈不良学风的种种表现。
表现之一,相互攀比,求量不求质。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到2002年底,全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已达16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5%,其中北京市的毛入学率高达49%。我国高等教育已走向大众化。(4)值得存疑的是,马丁·特罗制定的标准是把适龄入学年龄设定为23岁而我国是限定为高中毕业生,这中间的差额是很大的。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实现大众化,花了25~40年的时间。按照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我国要到2010年才达到15%的毛入学率,而实际上提前了8年。
大学生的急剧增加,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师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宿舍、运动场地等方面的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也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不报考研究生,于是又引起了研究生教育的膨胀。据统计,在1600万在校生中,有38.1万硕士生,12万多博士生。就在校的博士生数量来看,我国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三。
值得指出的是,有不少学校以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来提升学校的地位。于是,校与校之间,相互攀比教授的数量,比硕士点、博士点的数量,特别是有些有权自己评审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学校,为了不使博士点中断,便降格以求,使得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贬值。还有博士后流动站,不适当地把博士后视为一个学阶。有人发表文章,在署名前冠以博士后,以至于闹出笑话来。
当然,对于少数重点大学来说,加强研究生教育是必要的,这是建设研究型大学重要的步骤。但是,并不是每一所大学都适宜开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更不可能都成为研究型大学。有不少学校,尽管没有条件开展研究生教育,但是他们千方百计要搞硕士点、博士点。没有条件,他们就用高薪挖墙角,弄几个导师来申报学位培养点。研究生教育是高水准的学位教育,是为国家输送高质量人才的,决不能滥竽充数。开展研究生教育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条件,如高水平科学研究方向的选定,科学研究成果的长期积累,教师梯队的形成,科学研究条件的建设,科学学风的养成,等等。显然,进行研究生教育不是有几个导师就可以了的。据我所知,有不少博士研究生导师,不仅自己没有经历过研究生教育,而且连大学阶段的教育也不完备,英语也没有过关,这样如何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博士来呢?难怪有人评论道:“现在是硕士不硕,博士不博。”一些有识之士对“博导遴选”制度提出了质疑和批评。(5)
2003年1月29日,《南方周末》披露了某重点高校一博士生剽窃外国论文的详情。一时间,国内学术界议论纷纷。其实,这件事只不过暴露了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问题的冰山一角。就拿该校来说,该校现有在读博士生1445人,而博士生导师还不到200人,平均每个导师要指导8个博士研究生。一位资深的教授说:“从前一个博士生导师只带二三个博士生,培养一个是一个,而现在多的带一二十个,蜻蜓点水,真不知道能教出什么来。”
另一方面,除了正式考试录取的研究生以外,还有什么博士生导师攻博的,教授攻博的,厅局长攻博的,处长攻博的,老板攻博的,真是五花八门。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一般需要七八年的时间,而我国包括硕士在内只有六年时间,这样怎么能够达到博士的质量标准呢?那些在职的博士生,又有多少时间用在论文的研究上呢?
表现之二,贪大求全,追求时髦。现在,全国高校出现了一股改名风、升格风、合校风,都要搞“航空母舰”大学。纵观世界著名大学,它们既不是“超级航母”,又不是包揽一切学科。例如,著名的哈佛大学没有农学院,斯坦福大学也没有医学院,而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并没有嫌弃“学院”而改名为大学。众所周知,美国的洛克菲勒大学就是一所超小型的大学,而它却产生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可是,我国高校近几年改名、换牌成风,昔日那些学院几乎都升格为大学了。某市有一所商业服务学院,原是由一所商业服务学校升格的,现在又要改名为商学院,并声称要组建“航母级”商学院。这不是吹牛又是什么?
在一些大学内部,追求升格、换牌、赶时髦的风气也十分盛行。“系”已经不吃香了,统统地都改为学院了,“研究室”的牌子也太小了,都升格为研究所或研究院或研究中心,行政部门的处都改为部了。文史哲本都是同属文学院的,但是觉得不过瘾,为了调解矛盾,于是又分设文学院、历史学院和哲学学院。计算机学院本来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二者密不可分。但为了赶时髦,又成立了国际软件学院、网络学院、软件基地、软件科学园和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像这样怎么能协作攻关,又如何能够取得重大的科学技术成果呢?
在改革开放以前,恐怕很少人知道MBA为何物。后来,MBA教育传入中国,于是MBA教育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从1991年开始试点到2002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开展MBA教育的就有62所高校。另外,同样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与国外合作培养MBA项目的还有78家,允许授外方学位。除了MBA以外,还有EMBA。有些学校的MBA班,拉了一大排国外著名经济学家当教授,其中不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我真不知道,这些大权威们是否能够全职到位,即使能够到位,他们是否了解中国的国情,中国学生能够听懂他们讲授的内容吗?现在MBA报名已开始受冷落,也有业内人士呼吁报考MBA不要跟风。(6)这些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并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整顿MBA教育。
为什么会出现MBA教育过滥呢?从学生方面来说,以为拿到了MBA的文凭,就等于拿到了金饭碗;从学校来说,开展MBA教育,就有丰厚的学费收入。但是,我们的办学者却忘了最根本的一点,那就是西方国家的MBA教育是它们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管理经验长期积累的结果,它们的教授不仅有理论知识,而且还有从事工商管理的实际经验。更重要的是,它们不仅拥有独立的MBA教育监管机制,也有完备的容纳MBA的巨大市场。
可是,我国市场经济并不完备,管理也依然落后。就教育的环境来说,我国的教育体制仍然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尚不具备大量培养MBA的条件。坦率地说,除了少数几所重点大学以外,恐怕许多大学里的教师不一定能够胜任MBA的教学任务。因为他们大多数是政治经济学模式培养出来的,而且也没有亲身参加市场经济管理的实践经验,靠“现买现卖”是绝对不行的。据说,在美国众多的MBA教育项目中,也只有1/3是合格的,得到最多认可的也只有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等极少数大学。因此,在MBA教育上,还是用得着“少而精”和“宁缺毋滥”这样的老话,一旦条件具备和有了市场需要,再大力发展也不迟。
表现之三,急功近利,舍本逐末。重点大学特别是那些准备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少数大学,主要的任务是什么,这个问题应当明白。现在有些重点大学不务正业,做了许多不该做的事。针对目前上大学难的问题,一些重点大学大肆发展成人教育学院,办分校,引资办二级学院。有些大学的成人教育是变相的本科学历教育,这种降格以求的做法,实际上是使重点大学的文凭贬值。据说,有的大学已经有了一所分校,还准备办多所二级学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说到底,是功利主义所驱使的。对此,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发出了呼吁:“精英教育机构不应从事大众化教育。”(7)少数的知名大学,应当把精力放在培养少而精的理论型和研究型的人才上,进行重大的理论和尖端技术发明创造;而大众化教育应当是普通大学和民办大学的任务,它们是培养职业型和技能型的人才的。这里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而是多元化社会分工的需要。
急功近利的思想,在科学研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重点大学特别是准备冲刺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不应当把精力放在短期的应用技术研究上,要选择世界科学前沿的重大课题,做出重大的科学发现与发明。要做到这一定,就必须要耐得住寂寞,要树立坚韧不拔的精神,敢于质疑,大胆创新。
关于威尔逊教授的故事,是值得我们中国重点大学的研究者们深思的。威尔逊是康奈大学物理学教授,由于他选择了难度很大的研究课题,以至于他在任职期间连续四年没有发表过一篇引入注目的论文。对此,校方鉴于他“没有造就,不堪胜用”,准备解聘他。在决定他学术命运的关键时刻,著名的物理学家、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贝德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威尔逊的学识渊博,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他的研究课题难度较大,一旦获得突破,那将是震惊世界的成果。他不仅建议继续留用威尔逊,而且还要求大力支持威尔逊的研究。令人欣喜的是,威尔逊的研究被贝德所言中,第二年他获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他名至实归地获得了198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8)
在中国,我们也有这样的例子,例如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他长期没有成果,但是最后却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中1+2的问题,被世界公认为“陈氏定理”。如果威尔逊在中国或者陈景润活到现在,他们恐怕都要被解聘了,因为我国目前许多大学考评教授是看发表论文的数量,如果达不到标准,要么降职,要么扣发岗位津贴。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指导下,一些大学的研究者们宁肯选择周期短、难度小的课题,不敢冒失败的风险。大学中的研究室,现在都升格为研究所或研究院了,但却很少见到有世界顶尖的成果。例如,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前身是19世纪后期建立的卡文迪什实验室),虽然他们没有中国大学中研究所那样气派,但已有12位诺贝尔奖得主。对比之下,难道不应当检讨我们的研究方向,反省那种华而不实的学风吗?
表现之四,攀联校史,“老”字第一。我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中国人喜欢老,老就意味着老资格、老经验、老干部、老革命……于是,商家争抢“百年老字号”,学校争抢“百年老校”,似乎谁最老,谁就是第一。在这种思维方法的导向下,许多大学花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去研究校史,有的溯源到古代的书院、学堂,不管是国立或是地方的,也不论是公有的或是私塾,有的从校址上攀联,有的甚至把大学溯源到中等专科学校。总之,只要是对延长校史有利,哪怕是牵强附会也好,尽量去攀联。于是,一时间在全国出现了许多百年老校、千年老校,甚至还出现了拥有2135年的中学。可是,其中有多少是可信的呢?这不能由学校自己说了算,需要制定校史规范的标准,由专门的史学家去考证,历史必须实事求是,谁都没有权利篡改历史。
其实,老并不意味着强,更不能充当第一。中国科技大学是1958年创建的一所新型大学,至今也只有50多年的历史,比那些百年老校年轻得多。可是,它的办学成绩斐然,被誉为“最不要命的大学”。(9)如果用“好酒不怕巷子深”来形容,那么没有比中国科技大学更合适了。它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培养的人才遍布国内外,从事的科学研究大多处于前沿领域。中国科技大学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呢?这得益于它求实的校风,它不赶时髦,也不设立那些花里胡哨的热门院系招揽学生,更愿意默默地耕耘。一流大学需要拿出一流的人才和成果。我不反对研究校史,但必须实事求是;也不反对搞校庆活动,但不必兴师动众。现在的校庆大多雷同,邀请几个名人捧场,装装门面。至于学术讨论会,也几乎是流于形式。像这样除了热闹一番外,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提升科学研究水准,究竟有何益呢?
以上仅扼要地列举了高校不良学风的一些表现,远没概括所有的方面。我们不仅要看到不良学风的危害性,更重要的是分析产生这些不良学风的原因,以便通过整顿端正我们的学风。我认为,产生不良学风既有历史原因、思想原因,又有现实社会的原因。从历史文化来看,我国的文人们直接或间接地受老庄玄学的影响较深,重虚轻实,重形式轻内容,尚清谈而少务实事,这就是滋生形式主义的根源。从思维方法来说,中国人多是同向思维,求同不求异,这就是为什么在高校中出现了浮夸、冒进风时,不仅很少人抵制,而且大都跟着干的原因。从现实社会影响来看,我们有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对学校的学风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破坏了实事求是的学风。
总之,在诸多的不良学风表现中,浮躁的思想情绪起着主要的作用。近年来,无论是科技界还是教育界,浮躁现象不断被披露于报端。(10)这种现象不是孤立的,是整个社会浮躁的反映,是某些不正确的舆论导向所致。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和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绝不能有浮躁的情绪。既然浮躁是科学学风的大敌,是创新的大敌,那么我们就应当像毛泽东所号召的那样:“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11)
【注释】
(1)本文曾发表于《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2)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89.
(3)刘萍.痛感学风不正,直击学术腐败[J].中国改革,2002(1):10.
(4)董洪亮.中国走向高等教育大众化[N].人民日报,2003-10-20.
(5)丁东.博士教育的异化[N].南方周末,2003-10-30;顾海兵.质疑博导遴选制度[N].南方周末,2003-08-14.
(6)张大峰.高校教育管制:之变让堡垒崩溃[N].21世纪经济报道,2002-10-30.
(7)邵润.精英教育机构不应从事大众化教育[N].武汉晨报,2003-10-11.
(8)邓川.差一点被解聘的教授[N].光明日报,1999-03-17.
(9)何树青.中国大学魅力榜[J].新周刊,2000(13):22-23.
(10)王衍诗.浮躁——创新的敌人[N].光明日报,2000-01-17.
(11)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76、4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