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佩雷尔曼拒领菲尔兹奖的启示

佩雷尔曼拒领菲尔兹奖的启示

时间:2023-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佩雷尔曼拒领菲尔兹奖的启示国际第25届数学家联合大会于2006年8月22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届时将颁发4年一度的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无可否认,佩雷尔曼为破解庞加莱猜想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这正是他获得2006年菲尔兹奖的原因。总之,猜测他拒领菲尔兹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至少不下200种。在如何看待佩雷尔曼拒领菲尔兹奖的问题上,我倒觉得是颇值得我们深思的。

佩雷尔曼拒领菲尔兹奖的启示(1)

国际第25届数学家联合大会于2006年8月22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届时将颁发4年一度的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由于会前陆续报道了数学百难题“庞加莱猜想”已完全破解,其中有美国的数学家,有俄罗斯数学家,也有中国的数学家。到底花落谁家?这不仅牵动着与会的4000多名数学家,而且也备受世界学术界的关注。

是年6月初,来自北京一个新闻发布会的消息称,中国两位数学家“已经彻底证明了庞加莱猜想”。于是,国内媒体连篇累牍地进行了大量报道,中国数学家完美地证明了庞加莱猜想,甚至有人大胆预言,中国数学家有望获得本届菲尔兹奖。中国两位数学家的研究成果,以打破常规的速度和审稿程序,在大会两个月之前,抢先发表在《亚洲数学杂志》第6期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争夺菲尔兹奖的一个步骤,并从此揭开了“数学界江湖纷争”的序幕。

但是,当大会主席约翰·鲍尔宣布本届菲尔兹奖授予格里高利·佩雷尔曼(俄罗斯)、安德烈·欧克恩科夫(美国)、陶哲轩(澳大利亚)和温德林·沃纳(法国)4人时,纷纷扬扬的尘埃终于落定。当然,对于这个结果,有人高兴,有人失望,也有人不屑一顾。这正好验证了一句古谚:“无意得之终究得,刻意强求偏不得。”

在获得菲尔兹奖的4位数学家中,唯一与证明庞加莱猜想有关的是俄罗斯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Grigori Pereilman,1966—)他是公认的证明庞加莱猜想的关键数学家,时年刚刚40岁,完全符合评选这个奖项的条件。

2002年10月,佩雷尔曼在arXiv网站上,贴出了有关证明庞加莱猜想的第一篇论文,声称勾勒了对这一猜想综合证明的框架。此后,他又在这个网站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分别只有22页和39页,进一步补充了证明庞加莱猜想的更多细节。他的3篇论文总共不到100页,这与那些三四百页的浩浩宏文相比,充分体现了佩雷尔曼的创造性的简约思维,反映了“少就是美”的现代科学研究的特点。佩雷尔曼不可能不知道,网上的论文是不能作为评奖的依据,而美国克莱数学研究所的百万美元悬赏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在国际权威的数学刊物上正式发表。但是,佩雷尔曼不仅不打算发表他的论文,而且自2003年春以后竟奇迹般从公众视线里消失了。

国际数学界对他的论文十分重视,经过该领域里的专家验证,认定这道困扰了数学家们103年的难题已由佩雷尔曼证明了。无可否认,佩雷尔曼为破解庞加莱猜想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这正是他获得2006年菲尔兹奖的原因。

尽管庞加莱猜想不再是“猜想”,但是,佩雷尔曼是否会接受这个荣誉,又成了人们新的猜想。根据对佩雷尔曼的分析,科学家们相信,他对这个奖项肯定会说“不”,或者他什么也不会说,因为他根本不会出现在会议上。果然不出人们所料,佩雷尔曼没有回复国际数学家大会的邀请,这表明他拒绝参加大会,也拒绝接受包括一枚金质奖章和1500美元奖金在内的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甚至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约翰·鲍尔秘密飞往圣彼得堡,用两天时间共花费10个小时劝说佩雷尔曼赴会领奖,但他始终只回答三个字:“我拒绝。”对此,鲍尔却十分开明地说:“我们尊重他的选择,但我不认为这是对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羞辱。”

消息传出,学术与舆论界都为之愕然,纷纷猜测佩雷尔曼为何要拒绝这一许多数学家梦寐以求的至高无上的荣誉。有人说,他没有去西班牙的旅费;有人说他是个大隐士;也有人说他对学术界的争名夺利不屑一顾……总之,猜测他拒领菲尔兹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至少不下200种。甚至还有些人说,佩雷尔曼是怪人,是科学家中的另类。那么,佩雷尔曼是不是怪人呢?他怪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应当怎样看待他的怪异呢?

其实,佩雷尔曼并不怪,在历史上像他这样有成就的科学家是不胜枚举的,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正是钟情于科学的科学家本色。可惜的是,具有这样品格的科学家现在实在是太少了,特别是在中国。当然,佩雷尔曼如果愿意接受这个荣誉,那也是名至实归的,正像其他许多获得荣誉的科学家所做的那样。但是,如果不愿接受,那也是无可指责的,而且更显得他淡薄名利的超然思想境界。

在如何看待佩雷尔曼拒领菲尔兹奖的问题上,我倒觉得是颇值得我们深思的。在当前学风严重不正和物欲横流的情况下,每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应当从中获得必要的教益和启示。

启示之一:从事科学探索与创造者,就要安贫乐道。

马克思曾高屋建瓴地指出: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从本质上说,科学研究就是探索未知,就是在荆棘丛生的悬崖峭壁上攀登,如果没有不畏劳苦的精神,是万万不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什么是不畏劳苦的精神呢?它的最高境界,就是安贫乐道,也就是孔子所信奉的“三忘精神”(废寝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忘记年纪)。什么是“道”?所谓“道”,就是道理、科学理论、学说、思想体系和有价值的知识系统。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道”就是他们的至爱,是他们心中的宗教和“圣经”,是他们的生命。为了求“道”,他们可以废寝忘食、忘掉忧愁、忘掉荣辱,甚至会为殉道而献身。

佩雷尔曼是与众不同的数学天才,数学就是他所追求的“道”。由于他聪颖过人,在小学就表现出数学的天资,后来考取了著名的以数学和物理为特长的列宁格勒第239中学,作为这所中学的学生,参加了1982年国际代数和几何奥林匹克竞赛,以满分获得了金奖,而且这个纪录至今还没有人超过。这是迄今为止,他唯一接受的一个奖项。获奖一个月后,美国一所大学给他发了邀请,为他提供一套住房和丰厚的奖学金,但他拒绝了。在大学和斯捷克洛夫研究所,他除了谈论数学以外,对一切都没有兴趣,诸如金钱、物质、名誉、地位他都是不屑一顾的。

其实,在拒领菲尔兹奖之前,他于1995年还拒绝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讲学的邀请,于1996年拒绝了欧洲数学会颁发的杰出青年数学家奖。一方面,佩雷尔曼拒绝的是奖金、荣誉、地位;另一方面,他选择的却是贫穷的生活、简陋的住房和离群索居。他放弃丰厚的奖金,宁愿在圣彼得堡郊外森林里拾蘑菇,靠母亲30英镑退休金过着清贫的生活。正是因为在这种超越尘世的精神状态下,静心地思考与研究数学,所以他才证明了庞加莱猜想,才能成为国际公认的微分几何领域里的大师,才能从事宇宙形态的证明。

在古今中外,像佩雷尔曼这样安贫乐道的成功的科学家、作家和艺术家是不胜枚举的。诺贝尔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他在研制炸药时自己被炸伤,两个弟弟被炸死,工厂被夷为平地,从而陷入贫困潦倒的境地。但是,他没有被击倒,重新投入到发明创造的研究中,获得了三十多项发明专利,在多国建立了工厂,成为19世纪唯一集发明家与资本家为一身的人。他终身未娶,临终前留下遗嘱,把他的大部分财产捐献出来建立基金会,奖励那些在过去一年中对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在百年诺贝尔奖的历史上,共有733人获得六大奖,不仅获奖者得到了巨大的荣誉,而且诺贝尔精神还激励着广大的科学工作者和亿万青少年为着发明创造而奋勇前进!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小说名著中声誉最高、流传最广、读者最多和刊刻版本最繁复的著作。自该书问世以来,评家蜂起,论说纷纭,并且形成了一门新的学问——红学,成立了红学研究会。一部《红楼梦》流传两百多年,历久不衰,真可谓是千古奇书!

曹雪芹如何能够创作出这部名著呢?这与他的身世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他安贫乐道的精神换来的成果。他本来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因事获罪,家产被抄没,家道衰落。中年以后,曹雪芹隐居北京西山乡村,家境清贫,过着举家食粥的日子。正是在这种贫困的境遇下,他从事《红楼梦》的创作,历时15年,五易其稿。但是,由于贫病交迫,加之爱子夭折,《红楼梦》仅写完了80回,他便含恨而逝,年仅40岁。后40回由高鹗续成,全书120回73万多个字。这是一部不朽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具有永恒的魅力,其原因就在于“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在赞叹《红楼梦》巨著的同时,人们经常诘问:为什么我国近现代没有曹雪芹式的作家,为什么不能产生像《红楼梦》这样的巨著?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没有像曹雪芹那样“滴泪为水、研血成墨”的作家,所以写不出传世的名著。现在,倒是有不少的快速和高产的作家,一年半载就出一部甚至几部小说,他们靠新闻发布会、签名售书和广告扩大发行,获取更多的版税。两者相比,难道不应当引起我们科学家、作家和艺术家们深思吗?我认为,现在应该整顿我们的学风和文风了,发扬“板凳一坐十年冷”和“十年磨一剑”的治学精神,唯有如此,才能产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文学名著。

启示之二:一个人如果选择了科学,必须淡泊名利。

2007年刚刚去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学家邹承鲁先生生前说过:“一个人选择了科学,就要淡泊名利。”他不仅如此说,而且身体力行,一贯说真话,严谨治学,不计较名利。正因为他具有这种高尚的思想境界,所以他才成为我国生物化学学科的奠基者,是我国人工合成胰岛素的首创者之一。

为什么要把选择科学事业与淡泊名利联系在一起呢?从本质上说,淡泊名利是科学家的品格特征之一,是从事科学发明创造的必备素质。这是因为:一方面科学研究是艰苦的探索,没有超越私欲的境界是不可能孜孜以求的;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是造福人类的事业,只有具备了这种思想,才能无私无畏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佩雷尔曼就是这样的一位数学家,他不求名不为利,只是想证明一个困扰人们一百多年的数学难题。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抢先和保密思想,把自己的三篇论文在网上公布,并对人们说:“如果有人对我解决问题的方式感兴趣,它就在那里。我公布了所有的计算,这是我能够提供给公众的。”

从科学发展史来看,像这样淡泊名利的著名科学家实在太多了。德谟克里特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唯物主义者,是原子论的创始人。他的著作几乎涉及一切知识领域,是当时希腊哲学成就最高者。他有一句名言:“宁愿发现一条因果律,也不愿做波斯国王。”这条箴言,充分反映了他泊薄名利的思想境界,这也是他能成为最博学的学者的原因之。

爱因斯坦因发现了相对论,从而引起了物理学领域里的一场革命,他是20世纪至今仍无人超过的伟大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是源于什么呢?他从小饱受苦难,在早年的学习中也备受挫折。当他成名以后,各种荣誉和丰厚的待遇接踵而来时,他却淡泊名利,依然保持当年穷学生的生活。甚至当以色列邀请他出任总统时,他也断然拒绝,宁愿当一个教书匠。1923年,他因发现光电效应定律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把巨额奖金全部给了前妻。1933年他因遭受法西斯的迫害而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当时最高年薪(16000美元)聘请他为教授,他却说太多了,3000美元就够了。对此,他明确地说:“每件多余的财富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是给我创造的原动力!”

启示之三:为了专心致志地做学问,应当远离媒体。

也许有人不解,做学问为什么要远离媒体呢?这是因为做学问需要潜心,这是一种用心专而深的心境。一个学者能否专心致志地做学问,这是关系到在学术上能不能做出重大发现与发明的重要心境条件。什么叫专心致志呢?所谓专心,就是心无旁骛,无论名誉地位、职务职称、金钱财富、荣辱成败以及人们的舆论等,全都置之度外,而唯一值得关注的是自己所喜爱和崇尚的理想事业。

媒体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从功能上说媒体是传递信息的,但实质上是宣传,而宣传不免带有造势、鼓噪和夸大其词的一面。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金钱和物质利益的影响,媒体越来越浮躁,甚至逐步变成了某些商家和文人墨客们炒作和鼓噪的工具。因此,每一个严肃的学者,应当远离媒体,保持一个严谨学者的本相,既不受到媒体的骚扰,也不要被媒体所捧杀。

在远离媒体这一点上,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堪称典范。当他证明了庞加莱猜想以后,他就消失于公众面前了,也拒绝一切媒体的采访。正像他所说的:“自己根本不值得人们如此关注。”对于这一点,哈佛大学教授阿瑟·贾菲评论说:“他拒绝炫耀浮华和过度崇拜,他把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尽管人们觉得他有点疯狂。”英国权威的《自然》杂志也评论说:“他需要的是数学,而不是奖赏、金钱和职位。”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之所以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2的问题,发明世界公认的陈氏定理,正是因为他甘愿“寂寞”,执著地求解数学难题。他曾反复提出三不要:不要稿费、不要宣传和不要分配房子(当时他只住一间6平方米的宿舍)。

当前,我国学术界的风气与佩雷尔曼和陈景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我国学术界已深受媒体骚扰之害,许多学人很乐意在媒体上亮相,甚至找路子或买版面宣传自己。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个科学家一旦做出了一点成就,他马上就成了公众人物,各种社会兼职接踵而来,宣传报道连篇累牍,到处发表演讲,但做学问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更有甚者,还有些人搞学术剽窃、抄袭,评定职称和成果鉴定造假,到处兼职捞外快,在社会上已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一个怪现象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很喜欢做官,什么教授官员,博士官员,院士部长(大部分人还在大学兼职),已经成了一种时尚。有人批评说,如果要当官,就应当老老实实地当好人民公仆;如果要做学问,就要专心致志做研究,不要什么都想得到。但是,就是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似乎比别人高明,鱼与熊掌都可以兼得。其实,正是这些人破坏了严谨的学风,助长了争名夺利的不正之风。

近年来,人们不断发问:为什么中国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什么不能出现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大师?为什么没有传世经典名著?为什么不能产生中国的科学学派?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缺少民主自由和宽松的治学环境,没有像爱因斯坦、居里夫妇、佩雷尔曼、曹雪芹、陈景润等这样大批的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和专心致志的“学痴”却是最根本的原因。我真诚希望,我国学术界特别是重点大学应当从佩雷尔曼的治学精神中受到启示,期盼在不远的将来,在我国重点大学里出现科学大师,在解决世界性的科学技术难题和发明创造中留下中国科学家的记录!

【注释】

(1)本文曾发表于《学习月刊》2008年第1期(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