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人孤独的结构性原因

老人孤独的结构性原因

时间:2023-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家庭模式变迁:老人孤独的结构性原因人到老年,生活圈日渐缩小,听自己倾诉内心情感的人也日益减少,孤独感常与老人相伴。家庭结构简单化和家庭规模小型化,使“空巢家庭”和老龄鳏寡孤独家庭增加。

家庭模式变迁:老人孤独的结构性原因

人到老年,生活圈日渐缩小,听自己倾诉内心情感的人也日益减少,孤独感常与老人相伴。老人离开曾熟悉的群体,子女忙于工作对老人无暇顾及,特别是具有闭塞特点的现代高楼居住环境,更加重了老人孤独的心理状态,孤独不仅会带来不愉快的感觉,还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医学研究证实:孤独者下丘脑活动增强,有害物质分泌增加,可影响血压、心跳和情绪,降低机体免疫力,使人多病体衰。改变老人的孤独状态,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家庭模式一般至少包括夫妻和子女两代人,并普遍存在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的现象,大家庭往往备受推崇,“分家异炊”被认为是可耻行为。然而,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变迁,中国传统的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都在发生变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简单化和家庭模式多样化,成为中国现代家庭的主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结构复杂而规模庞大的大家庭,已逐步向结构简单而规模较小的家庭模式转化。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家庭规模一直呈缩小趋势,由父母、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占有较大比例。进入新世纪以来,单人户、一代户以及隔代户增速较快,相比之下,核心家庭比例则明显下降。

家庭结构简单化和家庭规模小型化,使“空巢家庭”和老龄鳏寡孤独家庭增加。与此同时,中青年群体由于生存压力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他们对赡养父母的方式有不同的理解,更倾向于以探访的方式或以金钱的方式来孝敬父母,老年人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不适现象时有发生。空巢老人在失去了社会角色、职业角色之后,常常把精力都集中在对子女的关心照顾上,子女的离去使空巢老人失去了服务的对象和生活的目标,破坏了原来的忙碌而有节律的生活规律。夫妇俩人的空巢家庭还可以相互关心和照顾,从而得到安慰,而单身空巢家庭的老人面对太多的富余时光,常常感到难以适应,觉得精神空虚、无所事事而产生烦躁不安、沮丧等情绪反应。他们既失去了社会生活中紧张、忙碌的工作环境,又失去了与子女在一起的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特别是那些有失落感和孤独感的空巢老人可产生体力下降、精力不足、记忆力减退、疲乏无力等多种不适的感觉而加快衰老的过程。长期孤独生活的老年人,如果再伴有躯体疾病常可产生抑郁、绝望的情绪,甚至出现自杀企图或行为。

小贴士:“空巢家庭”主要是指老年空巢家庭,指的是达到退休年龄,身边又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家庭,其中包括单身老年人的家庭和夫妇两人的家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