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什么是自我意识
印度有句谚语:认识自己,你就能认识整个世界。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我们说,职业选择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认识自我。
一、什么是自我意识
所谓自我意识,简单说就是对自我的看法,即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例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个性特点以及自己与他人或组织的关系的认识等等。自我意识通常包括自己对自己身心状态的了解、评价、监督和自我教育等。
自我意识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可以从形式、内容和时间上对它进行分析,如表3.1所示。
表3.1 自我意识多维度分析表
续表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只是一个自然的实体,一个生物的人,甚至还比不上动物,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必须得到成人的关怀和照顾才能长大成人,产生人的意识。如果婴儿从一开始就被剥夺了人类的社会环境,使其同动物生活在一起,就会由于失去了人类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而不能形成人的意识。因此,一个人只有处在人类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发育成长,并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此同时也产生对自己的认识,即形成自我意识。
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觉察到周围人的态度和言语中所包含的内容时,自我意识的内容也就得到了丰富。因此,个体的自我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从他人对自己的情感和评价中发展自我态度。心理学家把自我意识的这一侧面称为“自我形象”。“人与人之间相互可以作为镜子,都能照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人们由于把自己的容貌、姿态、服装等作为自己的东西,通过对镜子中的形象的观察,以一定的标准衡量美丑,便会产生喜悦和悲哀。同样,我们在想象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关于自己的姿态、行为、性格时,也会时而高兴时而悲伤。
人对自身的存在,对自身和周围关系的存在,是通过自我意识获得的,正因为人们具有自我意识,才能够认识到自己在想什么、做什么和体验着什么。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痛苦,才会有痛苦之感;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与周围的利害关系,才能体验到自身的安全,才会知道一些事情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同样,一个人只有当意识到自己行为错误的时候,才能够主动地矫正自己的行为,改变和修正原来的计划。
而大学时代正处于“延缓偿付期”,初中、高中阶段被紧张的学习、考试所追逐,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人生,进入大学才真正专心考虑自我、探索自我、分析自我和确立自我,也只有认识自我,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规划好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
二、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构成的。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
(一)自我认识
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或基础是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1.自我观察
人是观察的主体,同时又是被观察的客体,将自己的心理活动作为被观察的对象,觉察到自己此时此刻的身心状态等。古有“吾日三省吾身”,这里的“省”就有自我观察的意思。
2.自我分析
个体把从自身的思想与行为所观察到的情况加以分析、综合。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自己个性品质的本质特点,找出有别于他人的重要特点。
3.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建立在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基础之上,是对自己的能力、品德及其他方面的价值判断。自我评价有适当与不适当、正确与不正确之分。适当的、正确的自我评价使主体对自己采取分析的态度,并能将自己的力量与所面临的任务及周围人的要求加以恰当的比较。人们对自我的正确的认识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认识自己是比认识客观世界更复杂的过程,除了认知因素外,还会受到需要、动机、能力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人们往往容易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
(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指个体是否满意自己或悦纳自己的情绪,主要包括自爱、自尊、自恃、自信、自卑、自责、优越感等。它也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自我体验反映了主体的我的需要与客体的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如果客体的我满足了主体的我的需要,就会产生肯定的自我体验;否则就会产生否定的自我体验,如自卑或自责。自我体验的内容很丰富。
1.自尊(自尊心)
它是个体评价自己的价值的体验。人人都有自尊的需要,总希望在群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享有一定的声誉,得到良好的评价。当社会评价满足个人自尊需要时,就产生自尊。它促使自己更加奋发向上,追求实现更高的社会期望。如果社会评价不能满足个人的自尊需要,甚至产生矛盾时,可能会产生两种情况:一种是产生自我压力感,从而使自己加倍努力,迎头赶上;另一种是产生自卑心理,自暴自弃,一蹶不振。
2.自信
它是个体对自己的信任,表现为对自己的知识、能力、行为、判断等有信心、不怀疑。自信也是一种感到有把握的状态、一种能力的体验。个体过去的成败经验对其自信的产生和形成有关键性影响,如我国学者黄希庭(1991)认为自信是个体过去获得很多成功经验的结晶。自信也与自我评价紧密相关。自我评价过高,自信转化为自高自大;而自我评价过低,自信又会转化为自卑。
3.成功感与失败感
成功感是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取得成就时产生的自我体验;失败感是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遭遇挫折时产生的自我体验。成功感与失败感的产生,不但取决于客体的我是否取得成就,还取决于主体的我对客体的我的要求即期望水平。
(三)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指自我意识在意志和活动方面表现的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
1.自我检查
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的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以保证活动的预定目的与计划逐步得到实现。
2.自我监督
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实行监督,有人把它比喻为一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庭。无须任何外在形式的监督,而听命于内心自我监督的行为才是真正自觉的意志行为表现。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主动的掌握。自我控制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作用,是自我发动与支配自己行为的结果;二是制止作用,即抑制不正确或在当时情境中不应有的言论和行为。自我控制有时能掩盖自己的真实情况,这叫做自我掩饰。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
(一)对态度和行为的调节作用
人们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在和别人的交往和团体活动中,由于意识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和在集体中的地位、作用,意识到自己负有某种责任或义务,从而自觉地调节情绪,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以尽可能地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
(二)对自我教育的推动作用
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集中体现在对自我的认识和对自己的优缺点所抱的态度上。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助于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自我教育的积极效果。反之,如果不能正确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或只看到自己的缺点,都可能导致自己落后和失败。因此,提高主体的自我意识水平,包括通过自我认识看到自己的力量,通过情绪体验保持健康的情感生活,通过自我监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更好地促进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从而使自己的个性获得健康发展。
(三)对意志发展的促进作用
意志以人确定自觉的行为目的为开端,而自觉目的的提出又是以自我意识的存在为前提的,因为任何自觉行为总有自觉的主体,那就是“自我”。自我的自主性的实现需要个人监督,需要意志的力量,无论其表现形式是施力于外部,促使环境服从主体的要求,还是施力于内部,促使自身特性与需求适应环境,都离不开自我意识的使用,离不开意识中对自我和环境的明确的区分。个体意志力的表现同动机的性质和力量密切相关,诸多动机之中,个体自尊的维护和自尊的发展水平是影响意志力的重要因素。而自尊的发展水平是直接同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表现形式之一。
此外,自我意识中的自尊与自信对个人行为也有重大的影响。一个人如果缺乏自尊,则任何批评与表扬都起不了作用。有自尊的人,总是力争上游,不达目的不罢休,不甘心落后,自觉而主动地遵守纪律,努力学习。自信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是人们成长与成才的重要保障。
四、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
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自我意识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
(一)生理的自我
生理的自我又称为物质的自我,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外貌、动作技能、身体的痛苦、疲倦、饥饿等方面的认识和感受,包括占有感、支配感和爱护感。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认为,婴儿出生以后,最初他们不能区分属于自己与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般儿童要到3岁的时候,自我意识中的生理自我才能形成,同时也开始更多地使用人称代词“我”字。这时候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大都是以我为中心的,所以有些心理学家称这一时期为“自我中心期”。
(二)社会的自我
社会的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知觉,包括对各种角色关系、角色地位、角色技能和角色体验的认知和评价。同时也包括对自己周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如自己在同学、朋友、家人、学校、社会等领域所处的地位,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社会的自我时期又称为个体客观化时期。
(三)心理的自我
心理的自我是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主要是对诸如自己的能力、知识、兴趣爱好、情绪、气质、性格、理想、信念等的认识和评价,又称精神的自我。这个阶段主要是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10年的时间。
在人们的自我意识中,最重要的是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
因此,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和对自身与别人以及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