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字典里没有“满足”二字
有些人容易自我满足,做出一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这种人必然会没有多大的成就,一辈子都会生活在狭小的圈子之中,相反,如果以不满足的心态去做事,就会把一个一个目标连续贯彻下去,从而做大自己的局面。
李嘉诚认为,对于商人来说,最可怕的是自我满足,满足于眼前的一些小利润,因为这种满足感等于失去前行的动力,要想成大事必须对自己有的成就不满足。所以他始终保持自己的雄心,无论做什么都力争做到最好,这样一个自己才靠得住。
李嘉诚加盟塑胶公司后,仅一年工夫,就实现了他的预定目标。他超越了另外6个推销员,这些经验丰富的老手只能望其项背。老板拿出财务的统计结果,连李嘉诚都大吃一惊——他的销售额是第二名的7倍!全公司的人都在谈论这位推销奇才,说他“后生可畏”。
18岁的李嘉诚就被提拔为部门经理,统管产品销售。两年后,他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他已熟悉推销工作,可也深知生产及管理是他的薄弱处。因而虽身为总经理,他却把自己当小学生。他总是蹲在工作现场,身着工装,同工人一道干,极少坐在总经理办公室。每道工序他都要亲自尝试,兴趣盎然,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
有一次,李嘉诚站在操作台上割塑胶裤带,不慎把手指割破,鲜血直流,他没有吭声,迅速缠上胶布,又继续操作。事后伤口发炎,他才到诊所去看医生。许多年后,一位记者向李嘉诚提及这事,说:“你的经验,是以血的代价换得的。”李嘉诚微笑道:“大概不好这么说,那都是我愿做的事,只要你愿做某件事情,就不会在乎其他的。”
李嘉诚以勤奋和聪颖,很快掌握了生产的各个环节。生产势头良好,销售网络日臻完善,许多大额生意,他都是通过电话完成的,具体的事,再由手下的推销员跑腿。李嘉诚是塑胶公司的台柱,成为高收入的打工仔,是同龄人中的杰出者。他才20出头,就爬到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令人羡慕的业绩。
曾有个相士,拉住李嘉诚看相,说他“天庭饱满,日后非贵即富,必会耀祖光宗,名震香江”。此事在公司传为佳话,老板不信相术,但笃信李嘉诚具备与众不同的良好素质,他不论做什么事,都会是最出色的。因此,老板凭借与其相处几年得出判断,李嘉诚绝非池中之物,他谦虚沉稳的外表下,实则蕴涵着勃勃雄心,他未来的前程,非吾辈所能比拟。
有这样一个故事:徒弟去见师傅,说:“师傅!我已经学足了,可以出师了吧?”“什么是足了呢?”师傅问。徒弟答:“就是满了,装不下去了。”师傅笑曰:“那么装一大碗石子来吧!”徒弟照做了。
“满了吗?”师傅问。
“满了。”
师傅抓来一把砂,掺入碗里,没有溢。
“满了吗?”师傅又问。
“满了。”
师傅抓起一把石灰,掺入碗里,还没有溢。
“满了吗?”师傅再问。
“满了。”
师傅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没有溢出来。
“满了吗?”
这就是人生的哲学,何为“满”,何时“满”,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成功者和一般人的差别在于,一般人只看到面前的一片天空,而不知道远方还有更高更远的天地值得我们去开拓。鲁迅说过:“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这车轮必能把你带到更美好的世界,引领你到更开阔的天地。
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琐碎,才会对这个世界有所希冀,才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所追求,才会对身边的一切有所要求,才有因不甘于重复而萌生的要改变的心,才能牵动我们的每一寸神经,每一块肌肉,才能使我们热血沸腾,热火朝天地大干起来。
不满足于现有的,不满足于已掌握的,才有科技的不断进步,才有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才有理想的不断实现,才致使许多幻想不至于陷入空谈,才致使许多新幸派的出现。
李嘉诚成功哲学:
对现实永不满足,就能见人所未见,做人所不能做。初出茅庐的李嘉诚懂得以把任何事都做到最好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不满足,可以说找到了成功的门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