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突破思维还要解开心中的锁

突破思维还要解开心中的锁

时间:2023-07-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突破思维还要解开心中的锁在一年之前,我肯定不会料到我现在所处的位置。美国的外交政策一贯主张“大棒加胡萝卜”政策。但是,奥巴马他并不讳言美国要为打击恐怖主义和国际安全负起责任,他还提倡无条件地对话和磋商,而不是“大棒加胡萝卜”,很明显,奥巴马颠覆了若干年来美国的外交思维,这是对权威的挑战和打破。权威的存在,又容易造成揣摩式、迎合式思考,因为力图跟上权威的思考。

突破思维还要解开心中的锁

在一年之前,我肯定不会料到我现在所处的位置。但是,正如我在竞选过程中对你们许多人所说过的那样,我们所有人是多么渴望一个完全不同的政治环境,这一点给我感触很深。

——奥巴马

不畏惧权威力量的存在

不畏惧权威力量的存在,这主要体现在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上。美国的外交政策一贯主张“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这个政策是美国总统T.罗斯福提出的武力威胁及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他曾在一次演说中援引了一句非洲谚语“手持大棒口如蜜,走遍天涯不着急”来说明他任内的外交政策,后发展成所谓大棒加胡萝卜政策。大棒——表示“威胁”,胡萝卜——代表“诱惑”或“甜头”,“大棒加胡萝卜”政策也就是说一边给对方以威胁,一方面给他点利益诱惑。后来,一手拿大棒,一手拿胡萝卜有形容软硬兼施的手段的意思。但是,奥巴马他并不讳言美国要为打击恐怖主义和国际安全负起责任,他还提倡无条件地对话和磋商,而不是“大棒加胡萝卜”,很明显,奥巴马颠覆了若干年来美国的外交思维,这是对权威的挑战和打破。

权威虽然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当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我们就要有颠覆权威的勇气。如果不舍弃权威,哪来的自我发挥的余地?况且,在现在这个社会,“假权威”无处不在。我们稍不留神就会上了“假权威”的当。

黄禹锡造假一事现在可能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淡忘,但是,这可算得上是“假权威”的典型。黄禹锡,韩国克隆专家,因为伦理道德问题一举成为科技新闻的头版人物,但后来,黄禹锡的合作人说,黄已承认在培育胚胎干细胞中弄虚作假,并已同意撤回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论文,一场针对他的调查已经展开。韩国国内大为震惊,甚至可以说是对全民的“毁灭性打击”,韩国人的情绪一下低落到谷底,几大门户网站上充满了成千上万条对未来表示悲观的帖子。

像这样的“假权威”案例,俯拾皆是。复旦大学的学术造假事件,上海交通大学的“汉芯事件”,等等,都是曾经轰动一时的“假权威”事件。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都非常崇拜权威,所以,社会上才会有那么多戴着奇妙光环的“某某大师”、“某某专家”。暂且不说“假权威”的广泛存在,即使是真的权威存在,我们也要批判地接受。权威的存在,容易封闭我们的思考,因为权威在思考,有权威的思考。权威的存在,又容易造成揣摩式、迎合式思考,因为力图跟上权威的思考。所以,鲁迅先生就非常反对迷信权威。大文豪苏东坡也非常反感权威迷信。

北宋年间,大文豪苏东坡有一次去看济南监镇宋保国。宋保国将王安石写的《华严经注解》拿出来展示。苏东坡说:“华严经本来有八十一卷,现在却只有一卷,这是怎么回事呀?”宋保国说:“荆公(指王安石)注解的这一卷才是佛语,非常精妙,其他卷都是菩萨语(指废话)。

苏东坡见他这么崇拜王安石,就说:“我从经书中,取出几句佛语,夹杂在菩萨语中,再找出几句菩萨语,夹杂到佛语中,你能分辨清楚吗?”宋保国说:“不能。”

东坡又说:“我以前曾住在岐下的那个地方,听说附近河阳县的猪肉味道很好,就叫人去买。这人回来的路上喝醉了酒,猪夜间逃走了,于是他就另买了一头普通的猪来顶替。客人们尝了这猪肉后,都赞不绝口,连说好吃,认为非一般的猪肉可比。后来,这件用假猪顶替的事败露了,客人们知道后,都为自己当初的表态感到惭愧。今天荆公写的假话就如同那头假猪一样,只是没有败露罢了。如果你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墙壁瓦砾,都昭示着很精妙的佛法。至于说什么佛语精妙,不是菩萨语能比得上的,这难道不是梦话吗?”宋保国惭愧地说:“您说得有道理。”

别迷信权威,衍生扩展来说,就是提醒我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能盲从,不能随大流。作为一个有理性的现代人,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应思前想后,这样,你就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不受经验左右,走不寻常路

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在比较中外学生差异的时候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也有人曾经反映:美国美国的大学生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常常会有独到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的留学生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却墨守成规、四平八稳,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追溯根源,是由于我们教育的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思维定势常常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一代魔术大师胡丁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端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而且还从未失手过。他曾为自己定下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着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旁观。

有一个英国小镇的居民,决定向伟大的胡丁尼挑战,有意给他难堪。他们特别打制了一个坚固的铁牢,配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来看看能否从这里出去。胡丁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了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当中,牢门哐啷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循规则转过身去。

15分钟、30分钟过去了,胡丁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的工作;45分钟、1个小时过去了,胡丁尼头上开始冒汗。然而,90分钟、120分钟过去了,胡丁尼却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锁簧弹开的声音。他脸色苍白、精疲力竭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结果牢门却顺势而开。原来门没有上锁,自然也就无法开锁,但是,胡丁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

胡丁尼大师的失败在于他太专注这把具有象征意义的锁了,他的目标在不知不觉中从“逃生”转换成了“开锁”,而且,他先入住的观念告诉他:只要是锁,就一定是锁上的。这就是一种思维定势。要成就人生,就要打破这样的经验束缚。奥巴马就是一个不受经验教条左右的人,他是一个有着很强突破性思维的领袖。

当面对两场战争、金融危机、经济萧条、国际社会对美国人排斥这样的尴尬局面时,他诉诸普通人的情感,从一个父亲的责任感出发,用“以己推人”的东方智慧,直指人心,点燃了美国人的激情。上台后的奥巴马,对于经济政策的调整也体现了他的“不走寻常路”的风格。

全球正面临的这场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与华尔街的银行家们有关。但是,在这样的困境面前,他们一手接受政府的救援,另一手还可以得到高达200亿美元的分红。这极大地激怒了奥巴马,他说:“那是无耻的。我们需要那些华尔街的人们在寻求援助的时候展示出一些自制、一些约束以及一些责任感。”

所以,奥巴马很快就拿出了具体的限薪令:凡接受大笔救市资金的公司高管的薪酬上限为50万美元,除这50万美元和应得股息之外,不得再有奖金等补偿。

这在美国可以说是一场经济体制的变革,所以,它给世人带来了不小的震惊。据美国标准普尔500家上市公司统计,美国上市公司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年收入差距在400倍左右。华尔街金融机构的收入差距更大。以华尔街一般从业人员年薪10万美元计,50万美元年薪才是员工的5倍。从400倍到5倍,这就是奥巴马的雷霆之势!在这样的经济萧条时期,他要向全国发布一个信号,企业的红利应该更多地向那些普通工人和等待就业的人倾斜,而不应该使一部分人富上加富。虽然,这个政策受到了美国三大金融巨头的不屑一顾和抵制,但是,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奥巴马他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受经验的束缚,走不寻常的路是他的风格。

如果我们走不出思维的定势,思考问题的时候习惯性地求助于经验、教条,那么,我们也就走不出宿命般的可悲结局。但是,一旦我们走出了思维定势,那我们就有可能看到许多别样的人生风景,甚至还有可能创造出新的奇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