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问题的关键,分清轻重缓急
民调对我们稍有利,不过这还不够。唯一起决定作用的是3号那一天到底有多少人去投票现场。
——奥巴马
删繁就简,把复杂事情简单化
奥巴马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极力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方法来解决这个国家的诸多问题,我们要处理许多个人责任问题和社会责任问题。”从这句话中,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要尽量地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同一件事情,如果让不同的人去做,有的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用最简单的方法去完成;有的人则要借助各种工具,用了很长的时间还没有找到答案。为什么呢?关键就是两者的思维方式不同,前者遇事喜欢简单化,后者则拘泥于形式。
有个大家熟悉的故事:有一次,爱迪生让助手测量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工作,他一会儿拿标尺测量,一会儿计算,又运用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几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有计算出来。就在助手又搬出大学里学过的几何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的时候,爱迪生进来了。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入量杯,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
助手这才恍然大悟:简单就是高效!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凡事都应该探究“有没有更简单的解决之道”。当我们着手从事一件工作时,要先动脑,想想这件事情能不能用更简单的方法去做,而不是急急忙忙去动手,以致白白忙碌了半天,却解决不了问题。但是,往往有些人的思维方式,总是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认为解决问题的方式越复杂就越好,以致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事实上,学会把问题简单化,才是一种大智慧。
某大学的一个研究室里,研究人员需要弄清一台机器的内部结构。这台机器里有一个由100根弯管组成的密封部分。要弄清内部结构,就必须弄清每一根弯管的入口与出口。大家想尽了办法,甚至动用某些仪器探测机器的结构,但效果都不理想。后来,一位在学校工作的老花匠,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法,很快就将问题解决了。
老花匠所用的工具,只是两支粉笔和几支香烟。他的具体做法是:点燃香烟,吸上一口,然后对着一根管子往里喷。喷的时候,在这根管子的入口处写上“1”。这时,让另一个人站在管子的另一头,见烟从哪一根管子冒出来,便立即也写上“1”。照此方法,不到两个小时便把100根弯管的入口和出口全都弄清了。
大自然不做任何多余的事。如果你有两个原理,它们都能解释观测到的事实,那么你应该使用简单的那个,直到发现更多的证据;对于现象的解释,最简单的往往比复杂的更正确;如果你有两个类似的解决方案,选择最简单的、需要最少假设的最有可能是正确的。一句话:把烦琐累赘一刀砍掉,让事情尽量保持简单。
很多成功而伟大的科学家,如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是把最复杂的事情化为最简单的定论,然后才踏上通往天才的辉煌之道的。
只要我们善于把复杂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并不远。
抓住问题的关键,一举击破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艰辛的付出为什么没能得到相应的回报?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在努力之前,并没有找到制约业绩提高的真正“瓶颈”。任何时候,只有认识到问题的真正所在,才能将问题处理在“点”上,并高效地解决它。
在竞选过程中,选情始终是扑朔迷离的。对于前景难料的奥巴马来说,急需一个转折点来提高自己的投票率。而2008年9月24日的竞选活动给了奥巴马一个机会——经济动荡成为了中心议题。奥巴马知道这是能够提升自己民意支持率的关键一笔。如果能够把握好,他的民意支持率就会迅速提高进而大大超过有力对手麦凯恩。结果大家已经知晓:奥巴马胜利了。对于这个结果,有人甚至将奥巴马的胜利归结为此次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是金融危机帮助奥巴马成功地圆了总统梦。其实,与其说是金融危机的天时功劳,还不如说是奥巴马善于在逆境中为自己寻求出路。大选后的民调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60%的选民认为,美国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经济问题,而奥巴马在经济方面的表现比麦凯恩更好,因此关心经济的选民较多支持奥巴马。或许这恰恰就是奥巴马的高明之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将一个问题准确地界定,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不管是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还是发明创造,经营事业或者是做更大的事业,准确地界定问题,都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如果不能准确地界定问题,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即使我们再努力打拼,奋斗抗争,也可能得不到要领,收效甚微。抓不住问题的关键,我们就只能盲目地从一个事物的施涡进入到另一个事物的施涡,我们所有对事业的追求只能在较浅的层次上蹒跚而行,永远也不可能进入人生发展的快车道。比如说下面这个现象:
在美国华盛顿的杰斐逊纪念堂前,有一堆造型别致的石头。
但是,从一开始这堆石头就被腐蚀得厉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成了纪念堂的清洁维护部门大伤脑筋的问题。他们也曾想到过直接更换掉石头,但这样做不仅需要大量的经费,更重要的是会大大地改变纪念堂的设计原貌。对这个左右为难的问题,许多专家都一筹莫展。
一天,一个年轻的清洁工走进了主管领导的办公室,声称自己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望着领导投过来的疑惑神情,他异常平静地问道:“为什么石头会腐蚀?”
“很显然,当然是因为维护人员过度频繁地清洗石头。”领导答道。
“为什么需要这样频繁的清洗?”
“废话!你没看见那些经常光临的鸽子们留下了太多的粪便!”经理激动地回答。
“那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鸽子来这里?”清洁工继续问道。
“当然,这里有足够多的蜘蛛可供它们觅食。”
“蜘蛛为什么都往这里跑,而不往其他地方去呢?”
“因为……每天傍晚,这里有许多飞蛾。”领导迟疑地答道。
“很好,”这个清洁工神秘地笑笑,“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里会有如此众多的飞蛾呢?”
“哦,这个我倒从来没想过,应该是……是黄昏时纪念堂的灯光吧!”
领导豁然开朗,他立即命令推迟纪念堂的开灯时间。没有了灯光,飞蛾就不会光顾;飞蛾少了,蜘蛛也渐渐消失了,鸽子也就很少来了……
一个困扰了人们多年的难题,就这样被轻而易举解决了。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另一种人是把复杂的问题搞简单。第一种人是越做越忙,越忙越乱,最后连自己忙在何处都不得而知了;第二种人则越做越轻松,越做越成功。两者的区别在于,能否抓住问题的关键,进而一举中的。
对于我们来说,生活就是问题叠着问题。面对世事纷扰,我们有没有一种一针见血的洞察力,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事务的本质,将直接决定我们工作的利钝、事业的成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拥有了一种对繁冗事物的透视力,一种一针见血的洞察力,我们才能透过种种假象,抓住问题的关键,正本清源,从源头上、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一种更加游刃有余、从容不迫的姿态来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收集有利信息,战胜竞争对手
当我们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的时候,还有一个步骤是免不了的,那就是收集信息。这样我们才能在成堆的问题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在奥巴马和麦凯恩的第三场辩论当中,奥巴马就是通过收集有利信息来战胜麦凯恩的。
当主持人问道:“保尔森不再想担任下届政府的财政部长,而两位中意的财政部长是哪位?”
麦凯恩提到了一直支持奥巴马的巴菲特,他说,财政部长要立即取得人民的认同,而巴菲特是一个很好的人选。他是财政精英,在协助稳定市场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帮助一些公司、企业和机构渡过难关。麦凯恩还提到eBay的前CEO惠特曼。她带领十二人的公司,成长为有一百三十万人的大企业。
奥巴马说,能够得到巴菲特的支持是非常荣幸的,当然还有其他更好的人选可以考虑作为财政部长,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帮助中产阶级。帮助95%的中产阶级稳定房价、遏制收入下滑、保住工作。
接下来,双方展开了攻击。麦凯恩攻击奥巴马是住房融资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历史上第二大捐款接受人。奥巴马则立即声明没有为“两房”说过任何好话,倒是麦凯恩的经理人里克·戴维斯拥有华盛顿一家游说公司的股票,而房地美每个月付给这家公司上万美元的劳务费。
奥巴马早就料到了麦凯恩会有这方面的攻击,所以,事先就收集到了不利于麦凯恩的资料,从而一举击败了麦凯恩的突然袭击。收集有利的信息,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了解整个局势的发展情况,进而在复杂的形式当中,寻找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再来看看下面的这个例子。
广东湛江“半球”集团公司,原来只是一家生产老鼠笼、锄头等产品的小五金厂,经过短短7年多时间,就已发展成为一家年产值超亿元的大型企业——广东湛江家电公司,尔后,又一跃而为年产值几亿元的集团公司。该公司腾飞的关键一步,就是它的决策者利用信息作出了迈开腾飞代步的关键性决策。
1981年前后,该公司经理李君等决策者,在当时国内电炊具市场萎缩、国家市场需求转疲之际,逆流而上,作出了转产电炊具的决策。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该公司经理李君等决策者,从当时的报纸和广播所报道的消息中得知:我国的森林资源由于农村中传统的以木柴为主要能源的做法等影响,已遭到严重破坏。我国有关专家指出,若照此速度滥伐下去,到2020年左右,我国将无林可用,并将加剧水土流失等环境危机的蔓延。为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不少专家和权威人士都指出,应大力提倡在农村发展小水电,逐步做到以电代柴。另一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率先开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农民的财富增长速度远高于城市居民,家电产品开始大量进入农村家庭。由此,李经理等人作出判断,认为以电代柴很快会成为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的大趋势,农村将成为电炊具的主要市场。因此,他们作出了这样的决策:不仅应当扩大现有电炊具的生产,还应抓紧研制和投产附带电炒锅、电蒸笼等装置的多用电饭煲,以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
果然,1982年,国务院就作出了在农村大力推进小水电建设,实行以电代柴的能源政策的决定。结果,该公司生产的80多万只多用电饭煲成了抢手货,全被订购,该公司也一跃成为全省生产电炊具的最大厂家,由此迈开了腾飞的步伐。
如今,社会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我们离开了信息,就将事事不顺。在日益加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瞬息万变”已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特点,只有时刻把握住各种有关信息,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奥巴马和“半球”集团公司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认识和重视了这一点,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做到了这一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