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毛泽东盛赞“淮海战役打得好”

毛泽东盛赞“淮海战役打得好”

时间:2023-07-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4.毛泽东盛赞“淮海战役打得好”中原逐鹿,鹿死谁手?毛泽东亲自决策、邓小平等人精心组织的淮海战役,就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捉鹿”奇观。战役拉开后,华东野战军以七个纵队分割包围黄伯韬兵团,以八个纵队阻击援敌李弥兵团。至此,淮海战役以大获全胜宣告结束。总前委是淮海战役的统帅部。

34.毛泽东盛赞“淮海战役打得好”

中原逐鹿,鹿死谁手?

中国革命的辉煌战史表明:蒋介石这只鹿,最终死在共产党之手,死在毛泽东之手!

毛泽东亲自决策、邓小平等人精心组织的淮海战役,就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捉鹿”奇观。

是年11月6日,震惊中外的淮海战役开始了!

淮海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歼敌最多的一个大战役。

国民党军参战的是以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副总司令杜聿明为首的黄伯韬、黄维等五大兵团,共计80万兵力。其中,大多是国民党军的主力和精锐部队,谋士成群,战将如云。

人民解放军参战的是中原、华东野战军及晋冀鲁豫军区的地方部队,共60万人。

国共双方的兵力对比是3∶2,敌强我弱。

可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军后面还有500万民工的支援,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从11月6日至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战役拉开后,华东野战军以七个纵队分割包围黄伯韬兵团,以八个纵队阻击援敌李弥兵团。8日,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何基沣、张克侠(二人都是中共秘密党员)率部三个半师23000人在台儿庄、贾汪地区起义,从而使徐州东北大门洞开。我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将黄伯韬兵团的五个军包围在新安镇碾庄,经12天激战,将敌全歼,黄伯韬兵败自戕。与此同时,中原野战军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从11月28日至12月15日,为战役第二阶段。黄伯韬兵团被歼后,黄维兵团风尘仆仆地从河南远道赶来增援。总前委抓住战机,以中原野战军为主力,将黄维兵团围在宿县的双堆集地区。蒋介石决定放弃徐州后,我军乘势发起攻击,全歼黄维兵团、孙元良兵团,黄维被俘,孙元良化装潜逃。

从12月15日到翌年1月10日,为战役第三阶段。全歼黄、孙兵团后,我军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养精蓄锐,于1949年1月6日对杜聿明部发起总攻,仅4天时间,就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杜聿明被俘,邱清泉毙命,李弥潜逃。

至此,淮海战役以大获全胜宣告结束。

淮海战役历时66天,歼敌55万,战果累累,惊天动地,是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斯大林在听到淮海战役胜利的消息后,惊喜、激动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了一行字:

“奇迹!真是奇迹!”

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使国民党蒋介石的统治中心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军的铁流面前,从而为解放大军渡江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在淮海战役中起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他们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意图,对整个战役作了周密的计划和部署,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随机应变,捕捉战机,发挥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毛泽东对以邓小平为首的总前委的卓越指挥给予了高度评价,多次说淮海战役“是一个伟大胜利”,是“具有全国意义的伟大战役的胜利”,后来曾亲口对邓、刘、陈说:

“淮海战役打得好,好比一锅夹生饭,还没有煮熟,硬被你们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

总前委是淮海战役的统帅部。这个统帅部是以邓小平为头,以邓、刘、陈三人为常委的。这三个领导人,既是亲密战友,又是四川老乡。三人风格不同,性情各异,爱好也不一样。可是,相处得却非常融洽,非常和谐,在战场上有口皆碑,传为佳话。

三人中刘伯承年纪最大,时已56岁。他持重老练,和蔼慈厚,举轻若重,思辨周密,素有“常胜将军”之称。在进军大别山时,他就预言:“中原逐鹿,鹿必将落入我南线解放军之手!”淮海一战,果真如此。他喜欢看书,战事再紧,每天清早还要学习俄语。他对邓、陈二人,非常尊重、关心,每当炊事员给他端来什么好吃的,他都要问:“邓政委、陈司令员有没有?”炊事员回答“都做了”时,他才肯吃。他在总结淮海战役的经验时说:“淮海战役各个歼灭黄伯韬、黄维、杜聿明三军,乃毛泽东军事学说中各个歼灭敌人的范例;而双堆集歼灭黄维一战,则为承先启后的关键……双堆集歼灭战以运动战始,以阵地战终;以消耗敌人始,以围歼敌人终。我军在转换关头上运用不同战法而持之以顽强,必须着重研究而发扬之。”

陈毅是个儒将,时年47岁。他性格豪爽、风趣,喜欢下棋、吟诗、散步。在战场上,他常与谭震林、邓子恢对弈,而且从不服输。他是天生的诗人气质,有一天在总部作战室里,就兴致勃勃地大声朗诵起明世宗嘉靖帝《送毛伯温》的名篇,以壮行色: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邓小平是三人中年纪最小的,时年44岁,却是头。他沉稳坚毅,不苟言笑,举重若轻,决策果断。他对刘、陈二人非常尊重,视若兄长。他在战场上,天气再冷,每晚都要洗个冷水澡。他每天早上起得最早,先打拳散步,然后思考问题。他尤其喜欢一个人玩牌,玩牌是门艺术,淮海战场上的胜负同样取决于他的领导艺术。他善于在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诸多事件中,迅速抓住最主要的矛盾而果断解决。作为总前委书记,邓小平有句名言:“把千军万马置于党中央视线之下。”为了做到这点,在远离党中央千里迢迢的淮海战场上,他不顾战斗环境如何险恶,自己身体如何劳累,都要把战情及时向党中央、毛泽东报告得清清楚楚。作为中原野战军的政委,他常对部将杨勇、陈赓、陈锡联、秦基伟等人说:“在淮海战场上,只要歼灭了敌人南线主力,中野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可以取得全国胜利,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这是何等的风格,何等的眼光,何等的气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