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兜圈子,才不会碰钉子
在与人交往中,直言快语常常让人觉得很真诚,总是很受人欢迎。但是,有时候说话太直白会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的,甚至会损害人际关系,造成误会。生活中有不少年轻人是“直肠子”,说话做事“一根筋”,为人处事生活中往往“不撞南墙不回头”,这种为人处事的方式不仅影响到了自己的人际关系,还会影响到自己事业的成功。这个时候,如果有意绕开中心话题和基本意图,采用兜圈子的策略,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会兜圈子,才不会碰钉子。
《晏子春秋》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齐景公非常喜欢射鸟,让烛邹掌管那些鸟,但是烛邹因为看管不慎而让鸟飞走了。齐景公大怒,下诏给告官史要杀掉烛邹,晏子便说:“烛邹的罪有三条,我请求国君准许我列出他的罪过,然后再杀掉他。”
齐景公同意了,于是召来烛邹。晏子说:“烛邹,你为国君掌管鸟儿丢失了,这是第一条罪过;使我们的国君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过;使诸侯们知道了这件事情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人,这是第三条罪过。”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之后,晏子请示杀了烛邹,齐景公听完,摇摇头说:“不要杀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晏子是个十分聪明的人,他知道正面跟齐景公讲道理是讲不明白的,说不定还会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故意“顾左右而言他”,列出了烛邹的三条所谓罪状,条条看起来都是在说烛邹的罪过,但是都是直指齐景公,显而易见,晏子就是让齐景公自己去领悟其中的含义。
在与人交往中,有时候我们的某一个想法,若直接说出来,对方可能一时难以接受,一旦对方明确表示不同意,再要改变态度就困难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对方接受你,就可以把基本观点、结论性的话先藏到一边,从相关的问题上说起。等到事情通畅,明白之后,再稍加点拨,就可以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有些话不能直言,便得拐弯抹角地去讲;有些人不易亲近,就少不了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搞不清对方葫芦里买的什么药,就要投石问路,摸清底细;有时候为了让对方减轻敌意,放松警惕,我们便绕弯子、兜圈子,甚至用“顾左右而言他”的迂回战术。
就如同行走的时候,会有高山、有沟渠、有石头挡住去路,面对水沟,不管你的步子多大,硬是要一步跨过去的话,很可能就会跌倒在沟里,弄得全身湿透。如果你想办法绕过障碍物,或者动脑筋另辟蹊径,结果就会大不一样。这种做法用在人情世故里,便是绕着圈子达到自己的目标,换个说法就是不走直线走曲线。
明代海虞人严养斋,曾经当过主管考察员的礼部尚书,后来又官至宰相,他准备在城里盖一座大房子,地基已经基本测量好了,唯独有一间民房正好在地基之内,这样使得整个建筑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无法全面开工建造。房主是卖酒和豆腐的,房子是他的祖辈传下来的基业。工地的负责人曾经与民房的主人交涉,想要高价买下他的房子,但是这家人坚决不同意。
负责人无奈,很生气地报告给了严养斋,但严养斋平静地说:“没关系,可以先建其他三面嘛。”
就这样,工程破土动工了,严养斋下令要求工地厨房每天所需要的酒和豆腐都到那户人家去购买,并且先付给他们钱。那家的夫妻因店很小,而工地上的人所需的酒和豆腐数量又特别大,夫妻根本忙不过来,供给不上,于是他们就又招募工人来店里帮忙。后来招募的工人员工越来越多,同时他们获得的利润也越来越丰厚,所储存的粮食大豆都堆积在家里,酿酒的缸及各种器具都增加了好几倍,小屋子实在是装不下,再加上他们感激严相公的恩德,自愧当初抗拒不搬的行为,于是,就主动把房契送给严养斋,表示愿意让出房子来,严养斋就用附近一处更宽绰的住房和他们调换,这家人非常高兴,没过几天就搬走了。
一般情况下,“直接式”处理问题,能快捷、迅速、及时地把问题搞定,是处理一般性问题的很好的方式,但是对于那些非常困难的问题,我们就要开动脑筋,变换一下思路,不去向敌对者直接挑战,不去触动和攻击障碍本身,而是采用避实击虚、避重击轻的迂回方式,先去解决与它发生密切作用的其他因素,最后使它不攻自破,或者不堪一击,这样比起硬碰硬的真打实敲,岂不是更加如意?
人们活在复杂的社会当中,像小舟行于江河,处处有风浪,有阻力,而一个人如果事事以方处之,以硬碰硬,竭尽全力与阻力相较量、相抵抗,甚至拼个你死我活,这样做的后果,一来精力难以承受,二来树敌过多,更不好过。与其如此,向不适当的用圆的方法,积极地去排除一些困难或减少部分阻力,这样不就使通向成功的路上少几块绊脚石了吗?
人情世故启示录:
年轻人未经社会的打磨,总呈现出棱棱角角,容易碰壁,为了减少前进中的阻力,为了集中精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必要时,我们应该作出某种让步或妥协,即用圆的方法去取代方的精神,积极地去排除一些困难或减少部分阻力。前人的经验告诉年轻人,一个人在为人处事中,若斤斤计较,处处与人发生摩擦,即便他本领高强,聪明过人,也往往会使自己壮志难酬,事业无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