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退路
生活并不是纯美的,之中隐藏着各种矛盾,矛盾是激化还是平息,宽容之怀是主导。西点人常讲,忍让是人生的一种包容,是一个人心胸开阔的重要表现。没有必要和别人斤斤计较,更没有必要和别人争强斗胜,给别人让一条路,就是给自己留一条路。
只要我们以谅解的态度、宽广的胸怀去对待人和事,就能使矛盾得到缓和。一个人如果心胸狭窄,经常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斤斤计较,结果只能使矛盾愈加深化,不仅伤害感情,影响友谊,还会破坏和谐。当你和别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要主动示好,采取寻求和解的行动,这样才能赢得和谐的人际关系,享受幸福的人生。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与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从交恶到宽恕就是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
杰斐逊在就任前夕,到白宫去想告诉亚当斯,他希望针锋相对的竞选活动并没有破坏他们之间的友谊。但据说杰斐逊还来不及开口,亚当斯便咆哮起来:“是你把我赶走的!是你把我赶走的!”从此,两人没有交谈达数年之久,直到后来杰斐逊的几个邻居去探访亚当斯,这个坚强的老人仍在诉说那件难堪的事,但接着冲口说出:“我一直都喜欢杰斐逊,现在仍然喜欢他。”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斐逊,杰斐逊便请了一个彼此皆熟悉的朋友传话,让亚当斯也知道他的深重友情。后来,亚当斯回了一封信给他,两人从此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信往来。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宽容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高尚的人格。
其实,给别人留余地也是给自己留余地。不让别人为难,不让自己为难,这就是留余地的妙处,亦是处世交往的良方。陷身于争斗的漩涡后,不必非逼得对方鸣金收兵或竖白旗投降不可。明智的做法就是放对方一条生路,让他有个台阶下,为他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这不太容易做到,但如果能做到,则好处多多。
用宽容这个武器,可以化解世界上的一切矛盾。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宽容要以退为进、积极地防御。宽容所体现出来的退让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无奈和迫不得已不能算宽容。宽容的最高境界是对众生的怜悯。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由于日本军队背信弃义,野蛮地虐待被俘美军官兵,这激起了麦克阿瑟对日本法西斯的深仇大恨。他曾满怀复仇的怒火发誓:“我一定打回菲律宾,打败日本!”经过3年多的浴血奋战,美国终于在1945年太平洋战场上打败了日本,迫使其投降。日本投降后,麦克阿瑟被任命为驻日盟军总司令,负责日本战后的重建工作。
麦克阿瑟手下的一些军官早想发泄一下对日本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多次建议把天皇裕仁这一头号战犯处死,但麦克阿瑟拒绝了;有些参谋人员为了炫耀一下战胜国的权威,建议把裕仁带到盟军最高司令部来,麦克阿瑟也没接受。他认为,这样做会使日本对盟军产生更强的抵触情绪,他说:“天皇会不请自来的,我们等着吧。”
果然不出所料,1945年9月27日,天皇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麦克阿瑟下榻的美国大使馆。麦克阿瑟获悉后,赶快来到会客大厅的门口礼貌地迎接了天皇。
在客厅就座后,天皇见麦克阿瑟以上宾礼仪接待。十分感动,他带着负罪的心情,主动地说道:“麦克阿瑟将军,我对贵国和世人犯下了不可宽恕的罪行,我今天来见您,是要把我交由您代表的各个大国来裁决,我对我的人民在战争中所作的一切政治、军事决定和采取的一切行动承担全部责任。”
麦克阿瑟听到这些话后,十分高兴。他对天皇说:“战争的责任是要追究的,但天皇可以例外。请相信,您将得到我们战领军的妥善对待。”
这几句话,终于使天皇久久提着的心放了下来,他被感动得手足无措,连声“谢谢,谢谢”。
对此,麦克阿瑟解释道:“从感情上讲,我是仇恨日本人的。但一旦取得胜利,作为战领军的最高长官就不能感情用事,我现在关心的是怎样使他们重新站起来,而不是永远爬不起来。”
1951年,当麦克阿瑟离职回国时,日本总理吉田茂向全国发表讲话:“麦克阿瑟将军为我国所作的贡献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国人民对他的依依惜别之情。”之后,吉田茂又评论说,麦克阿瑟对裕仁处理得当,是美国对日本之战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让字,便人人可行”,古贤之语道出了包容的真谛。包容并不是退缩,它是一种默默的克制,无声的期待。它来源于知识的充实,道德的修养,是看透社会与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一份从容自信和超然。不论做什么事,只要具备一种包容的智慧,造就一颗包容之心,就能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包容是生活的艺术。看似仅仅对别人做出了善意的举动,而又何尝不是对自己内心的充实和肯定呢?理智地退却,大度地谦让,将会有一片海阔天空的灿烂天地任你驰骋。
西点训条
忍让是人生的一种宽容,是一个人心胸开阔的重要表现。没有必要和别人争强斗胜,给别人让一条路,就是给自己留一条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