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我”到“我们”

从“我”到“我们”

时间:2023-07-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我”到“我们”西点军校教育学生不应该立足于“我”,而是凡事能够考虑到“我们”,因此西点要求学生之间在许多事项上要互相通报。重视“我”、轻视“我们”,重自我发展、轻团队合作,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是人们较为普遍的心态。合作其实是一个互相帮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过程,从“我”到“我们”,最终达成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获取双赢的目的。

从“我”到“我们”

西点军校教育学生不应该立足于“我”,而是凡事能够考虑到“我们”,因此西点要求学生之间在许多事项上要互相通报。

比如新生们需要互相转告“每日一问”的内容,需要彼此通知第二天的制服要求,彼此提醒各种活动的禁忌等。在西点军校中,一个学生了解情况之后,把信息发布在网络上,就能够帮助所有学生快速了解信息。

西点军校就是要让学生们知道,从加入西点的那一刻起,他们的观念中就不仅仅只有自己,而是一个团队。许多西点名将都聊起过西点学生生活中“等待吹号”的乐趣。

在西点军校,上课不能迟到,下课也必须准时。一旦下课号吹响,那么不管什么课程都必须立即结束。

因此学生们在同学遇到困难时,就开始了“等待吹号”的诡计。比如说,有哪位同学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这位同学支支吾吾答不出来,在他非常窘迫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同学纷纷给予帮助。

帮助者会不断向老师提问,试图岔开老师的思路,或是让问题一环套一环没完没了,总之只要拖到“吹号”,那位答不出问题的同学就可以躲过一劫。

据说艾森豪威尔的好人缘就和他擅长帮助同学拖延至“吹号”不无关系。

尽管这并不是值得推崇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确实培养了西点学生们的团队意识,从加入西点的那一刻起,不再仅仅考虑“我”,而是凡事想到“我们”。

曾看到过一份哈佛大学成功百分比的数据统计,在其关于获取成功所需的要素中,其比例大致是这样的:

小事成功:专业能力占80%,人际关系占10%,观念占10%;

大事成功:专业能力占20%,人际关系占40%,观念占40%。

毋庸置疑,这组数据有力地揭示,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队。如果你只想获取一些小小的成功,依靠你自己的学习能力或许绰绰有余;但若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依靠单枪匹马的个人行为已经难以达成,唯有善用团队的力量,发挥众人的才智,才能成就大事业,获取大成功。

据统计,诺贝尔获奖的项目中,因协作获奖的已经占到2/3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奖项占到41%,而现在则跃居80%以上!

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经过优化设计后,其整体功能将会大大超过部分之和,产生个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由此,世界华人成功第一人陈安之在总结历代大成功者的经验之后,得出了“永恒成功法则”,那便是:

成功靠别人,成功靠团队!

你的命运,决定于跟谁在一起;

你的行为,决定于所交往的人;

骑上好马,才能马上成功。

众人拾柴火焰高。利用众人的力量来增强自己的实力,比起自己自给自足高明多了。

有一次,中国人、俄国人、德国人、法国人、美国人等聚在一起,为了表现自己国家的文化,大家各自拿出独具代表性的东西——酒。中国人拿出了古色古香的茅台,俄国人拿出了伏特加,德国人拿出了威士忌,法国人拿出了香槟。

轮到美国人了,他不慌不忙地把大家刚刚拿出的酒每样倒一点到瓶子里,说道:“这就是美国的特色酒——叫做鸡尾酒。”

依靠自己的一人之力,经过辛勤耕耘后你可能会获得三分甚至五分的成就,而借助于团队的力量,取得十分的成就比起个人辛辛苦苦所得的五分之成就未必更难。

男孩们,不知你们是否听到过这样的比喻,说是“下围棋”是日本人的处世方式,从全局出发,为了整体利益和最终胜利可以牺牲局部的“棋子”;“打桥牌”是美国人的处世风格,需要与对方紧密合作,针对另外两家组成的联盟而激烈竞争;“打麻将”则是中国人的作风,孤军作战,看住下家,防住上家,自己和不了,也不让别人和。

看到这里,你是否会不由自主地生出忧虑:中国在如此“麻将文化”的长期熏陶下,会不会败在这种处世方式上?或许这种孤军作战的错误风格就要从本书读者的这一代开始不断改善。

总有一些人,明明具有不错的能力,但从不轻易将自己的思想、经验拿出来与人分享,就算他人来向自己请教,也只会顾左右而言他,或者每次都说自己只不过是侥幸,敷衍了事。重视“我”、轻视“我们”,重自我发展、轻团队合作,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是人们较为普遍的心态。

在一堂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1+1等于几?”对,在数学上1+1等于2;但在生活中,很多时候1+1并不等于2。于是老师举了个例子。

小强最爱玩跷跷板。某一天,他一个人来到游乐场玩跷跷板,蹭了半天也没翘起来。这时,小刚来了,他也爱玩跷跷板,于是两人为跷跷板归谁玩而起了争执,最后谁也没玩成。

想一想,小明和小刚为什么都没能玩跷跷板?他们应该怎么做才对?这时的1+1等于几?原因是什么?

毫无疑问,这时的1+1=0。这个比喻,说明如果大家心里只有“我”的存在,不配合,不团结,不协作,即使个体力量再大,最终这个力量也会如同泥牛入海,消失于无形,结果当然只能是一个“0”。

那么如果具有“我们”这个概念,互相之间懂得了协作,1+1的结果又会如何呢?老师又讲了一则故事:

一天,有两个人在茫茫沙漠中迷了路。其中一个人腿伤了,无法走动,但他身上有半壶水;而另一个人,身上一滴水也没有,快要渴死了。

你能想个办法救救他们吗?当然,有水但伤了腿的人应当让出部分的水给没水的人,而没水的人作为回报,应当将有水的人背出沙漠。各取对方所需,协同合作,这时的1+1将会实现等于2的结果。

故事继续进行。这两位得救的人原来都是科学家,当他们走出沙漠,回到工作地之后,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一起研制出了一种新药,治好了千千万万的病人。

这时的1+1又等于多少呢?无疑它已经大于2了。但如果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在沙漠中的两位科学家如果像抢跷跷板的小强和小刚一样,结果又会如何。

很多时候,有些人习惯于“非此即彼”的思维,而这也正是很多人没能“笑到最后”的罪魁祸首。天下之事原本就是在综合中求均衡,谁能始终在兼容并蓄中实现双方甚至多方利益的均衡,谁就能最终获得成功。尤其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就像在沙漠中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一样,一定要在短期与长期、现实与未来的利益之间找到最大利益的均衡点。

合作其实是一个互相帮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过程,从“我”到“我们”,最终达成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获取双赢的目的。相反,如果人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缺乏合作共进的意识,团队利益就会被淡化,整个队伍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不堪一击。

此外,当一个人想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可能会在头脑中产生各种想法,一个接一个的想法涌入脑海,但这种想法迟早会枯竭。因此,当个人分析问题时,其解决方案就只局限于他所能想到的范围之内;而如果组成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提出自己对于问题的想法,就好像你拿出一个苹果,我也拿出一个苹果,那么每个个体都将会看到更多的苹果,其看待问题的视野也将得到极大的拓展,问题的解决无疑将变得更为容易。

小杰克在他的玩具沙箱里玩耍。在松软的沙堆上修筑公路和隧道时,他在沙箱的中部发现一块很大的岩石。

小家伙开始挖掘岩石周围的沙子,他手脚并用,没有费太大的力气。但是,大半个岩石露出来之后,杰克发现它实在太大了,根本不可能搬走它。

无论是手推还是肩挤,杰克始终没有成功。每次,当他刚刚取得一些进展的时候,岩石便滑脱了,重新掉进沙箱。

最后,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整个过程,男孩的父亲从楼上的窗户里看得一清二楚。他来到了儿子跟前:“杰克,你为什么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

垂头丧气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爸爸,我已经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

“不对,”父亲纠正道,“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

父亲弯下腰,抱起岩石,搬出了沙箱。

你是否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呢?个体的力量始终渺小,有许多事情依靠个体的力量是难以达成的,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并非完全无能为力,如果你懂得并善于借助自己身边的资源,向他人寻求帮助,让有能力的人去分担你整个事情中他所能胜任的那一部分,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男孩们,如果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或复杂的问题,你应当考虑一下是否能够求助于他人,而不应该觉得“作为一个男子汉,什么都应该自己扛着”,那是相当错误的想法。

当你和他人交流探讨时,能够产生灵感的火花;当你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家长和师兄师姐请教时,能够少走许多的弯路;当你借助于集体的力量时,许多复杂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