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写报告
无论是作为行为行动的记录、结果和说明,或者是证明某些事情,还是管理工作的目标、内容和效果,工作报告是工作中必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笔者将工作中常见的报告分成三大类:记录型、管理型和信息沟通型。
·记录型:对工作行为、行动、结果的陈述、记录和状态的说明等,如检验报告、生产记录、质量体系审核报告、设备维护记录、工作日志、新产品研发过程记录、内审总结报告、会议记录、出差总结等。
·管理型:对工作目标和方向的指导、实际工作与目标之间差距的分析和改进、针对性对比性的项目改进计划等,通常报告中会体现明确具体的任务、责任人和时间点。如管理评审报告、项目管理计划、KPI月报与考核表、工作计划和实施、专题改进报告、8D问题解决报告(根据内容和时间不同,也可以属于记录型或信息沟通型)等。
·信息沟通型:对某件事情或问题有针对性的记录、描述、分析或给出结论,以便获得对方或多方的理解,达成共识。由此可见,记录型和管理型报告,在某些情况下也是信息沟通型的一部分。信息沟通型报告在工作中最常见,广义上讲,我们工作中每天使用的邮件,就是信息沟通型“报告”的一种。
一份合格的报告,不仅有助于多方或者不在第一现场的人对事情的充分理解,提供作出正确判断的依据,促进事情的解决,还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时间。根据准备报告内容的不同、场合的不同、汇报对象的不同,报告的书写方式和结构略有不同,但都不会背离最根本的客观事实。正如我们每天所经历的一样,一些工作报告结构混乱、内容不清晰,很多“想当然的”数据和内容是建立在报告编写者对事情的深度理解和“隐藏在其背后的背景基础之上”,而阅读者并未获得足够多的、相关的背景信息,所以无法理解,甚至是误解报告的内容;有时报告内容只是将所知道的信息无论相关与否,一一罗列,几页甚至几十页,没有深入参与此事件的阅读者、管理层并不清楚报告所要表达和传递的信息与含义,更没有时间去阅读“洋洋洒洒”动辄上千字的报告。
通过对工作实践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工程师和中层管理者应该是报告的主要负责人。必要时高层管理者应给出报告的目的、特殊要求等。一份报告:
·高层管理者:只需关注结论和框架。
·中层管理者:整体把握报告的内容、逻辑和结构。
·工程师:准备报告并关注细节、内容和数据的准确。
如果每一份报告的内容和细节都需要高层管理者把关,那岂不是中层管理者和工程师的“耻辱”。
2001年底,班级的同学都在准备求职自荐信——当时的网络并不发达,同学的自荐信都是手写的,内容也是出于班级文采较好的一两个人的原创模版,再适当地融入自己的元素修改而成。在一次专业课上,李老师关心地问:“大家的求职自荐信写好了吗?”我们回答写好了,并推荐了两份大家公认最好的版本给老师看。李老师快速地浏览了一下问道:“大家思考过这份自荐信要怎么写吗?你们都是工科出身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不是去应聘作家、小说家,文采倒是不错,但是从大家的自荐信中根本看不到作为工程师的技术优势,也没有体现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和严谨性!”
2003年,我参与了一项焊接质量和无损检测方面的生产实践性的课题研究。在试验和研究的同时,需要更新生产周报给相关部门。完成第一份“得意之作”之后,我提交给丁老师复核。满心期待着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不仅仅因为我的另外一份“逻辑性而非叙述性的课题总结报告”在项目成果验收会上获得成功,同时大家也“公认”我是老师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而且自己花费了很多精力去准备这份报告,内容清楚,条理清晰。然而令我感到吃惊的是,丁老师说道:“王立峰,你知道你在给谁写报告吗?你是在给一个公司的副总写报告,他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没有时间看这么长而又不至关重要的报告。要用精练、简洁、概括性的语言,保证内容完整的情况下,把报告压缩成大半页就足够了。”
这就是对如何汇总数据、书写报告真正思考的开始。在工作语言是英语的情况下,报告内容的深度、质量的高低和英文的水平有关。然而报告中对事情理解的程度、报告的结构和逻辑性、报告所要阐明和证明的观点是否清晰和报告编写者的思维、思考和定位有关。在我所接触的工作伙伴中,很少有人认识到报告对于记录和信息表达的重要性,对报告甚至是不屑一顾的,根本没有端正态度,结果每份报告都要修改数次才能勉强使用。每次有机会或者外出讲课时,我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一个人的报告水平体现其工作和思想水平,报告不仅是一个叙事的工具,更是一个自我管理的工具;如果你没有认真思考一件事情如何去做,就不会想到好的方法,就不会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计划,没有想到就不会做到。如果你汇总的报告是工程师的水平,你就是工程师;如果你汇总的报告是副总的水平,你就是副总;如果你汇总的报告是作业员的水平,那么你就是作业员。”
一份合格、有效的报告(包括工作邮件)的主要特征是:简洁、完整、结构。
·简洁:观点要点清晰、一目了然。
·完整:传递全部要点,不能断章取义或是零散的、误导性的信息。
·结构:传递的有效性、条理清晰、主次分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