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心理账户: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心理账户的概念最先由芝加哥大学的行为科学教授萨勒提出来的,他通过研究后发现:在进行评估、追述经济活动时,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都会有一系列认知上的反应,通俗点来说,每个人的头脑里都会存在一种心理账户,对一些客观上来说是等价的支出或者收益,人们会在心理上把它们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去。
有一次,王强和妻子到澳门度假,一天晚上他在旅馆睡觉时,梦见有人在纸上写下一个15的数字。醒来后,他认为15是自己在澳门的幸运数字,会给自己带来好运。于是,第二天早上,王强就匆忙赶到附近的赌场赌博。
王强赌的是数字,他从身上摸出5元钱的硬币,然后押在数字15上。按规矩,如果王强输了,就赔掉这5元钱,如果赢了,就能从赌场赢到15倍的数量。王强很幸运,一开始投注就赌中了,赚得75元。于是王强更加相信了15这个数字的神奇,他把75元又全部押在数字15上,又赌中了,他赚得1125元。接下来,王强连续下注,一次又一次地,每一次都赌中了,他的钱也迅速增加,当他赚到380万元的时候,连赌场的老板也不敢相信这一切,不敢再让他继续玩下去了。
王强正赌得兴起,哪肯就此罢休,他便去了附近的另一家赌场,仍然赌的是数字,并且继续押在数字15上。可惜的是,15这个数字不再是王强的幸运数字,而成了他的魔咒。整整一天,他一次也没有赌中。到傍晚时,他已经把刚刚在上一家赌场赚来的380万元全部输了个精光,分文不剩。当王强沮丧地回到旅馆时,妻子正在楼下等他。见他回来,妻子急切地问他去哪了,他说去赌场玩了。妻子便问他输还是赢了,他说输了。妻子便问他输了多少,他回答说:“只输了5块钱。”
事实上,王强输了380万元,而绝不是5块钱!因为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赌博赚来的380万元也应是自己的收入,和工作赚来的380万元没有任何差别。但是很显然,王强并没有把赌博赢来的钱当成收入,而是在他的心里专门被放在一个账户。而这个账户里的钱,与跟工作挣来的钱是处在不同的地位上的。所以,即便是输掉了也不会觉得太心痛,最多只是觉得自己运气不好罢了。
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人们在对待不同的支出和收益便会采取不同的态度,从而作出的决策和行为也各不相同。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在作出经济决策时,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心理账户的影响。
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等量的金钱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不管你这钱是捡来的、劳动挣来,或者是中奖、赌博赢来的,只是数量相同,就没有任何区别。对个人而言,都是让你的总财富增加了。同样,如果损失了金钱,不管是丢掉了或者花掉了或者是被偷了,你的总财富都是减少了。
但是,心理账户和经济学意义上的账户存在很大的区别。对于不同来源的钱,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同样是一元钱,人们的脑子里会下意识地为其建立了不同的账户,钱的来源不同,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有差异,劳动赚来的钱便会比意外之财要重要得多。
例如,今晚你准备去看一场演出,票价是300元,当你即将出发时发现,自己弄丢了单位刚发的价值300元的购物券。你是不是还会去买票听这场演出呢?结果显示,大多数人都说依然会去。
但如果把情况做一下改变,如果昨天你花了300块钱买了一张演出票。当你今晚即将出发时,突然发现票丢了。你要想看演出,就必须得再去售票处花300块钱买一张票,你还会去看演出吗?结果是,大多数人都会作出不去看演出的选择。
但是,仔细想想,以上这两个回答实际上是自相矛盾的。无论丢的是购物券还是演出票,丢失的都是价值300元钱的东西,损失了同样数额的金钱,这一点上并没有任何区别,没理由丢了购物券后依然去看,而丢了演出票之后就不去看了。
原因就是,人们在意识里将购物券与演出票归入了不同的账户内,因此丢了购物券不会影响到演出所在账户的预算与支出,大多数人都依然会选择去看演出。可丢失的演出票与后来需要再买的演出票都被归到了同一账户内,因此看起来就像是要花600块钱去看一场演出了,这样一想,当然会觉得不划算了。
心理账户还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赌徒的口袋中永远没有钱。一个赌徒如果在赌钱时输了,自然就是没钱了。而即使他偶尔赌赢了,也会想着这钱是不劳而获得来的,自然不会懂得珍惜,于是大肆挥霍,就像是在花别人的钱一样。钱来得容易,自然去得也是迅速,根本不会想到要去存到银行。
心理账户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对于同样数量的金钱,人们往往会作出自相矛盾的判断和决定。其实,钱是具有完全可替代性的,不管从哪种途径得来的钱,不管是不劳而获或是辛苦得来,只要数值相同,就没有任何差别。对计划外获得的意外之财和千辛万苦得到的血汗钱应一视同仁,对于大钱和小钱也应该一视同仁。
所以,不应该在有了意外之财的时候大手大脚,也不必对自己的辛苦钱看得太紧,对于大钱和小钱也应该一视同仁。这个方法的本质就是换个角度思考,考虑如果自己处在相反的或者其他的情形时会如何决策。
金钱没有贵贱之分,因此不要因为心理的原因,把钱分为“三六九等”。每个人都应该提醒自己不要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避免作出错误的选择。青少年更应该分清自己的心理账户,应该节省的钱就要节省,应该花的钱也不要吝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