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责任心要求你“执行第一”
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曾对他的员工说:“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比尔·盖茨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因为在他以目中,责任第一,而且这种责任感,是建立执行力的基础上的。对工作高度负责,就是一流的执行力的表现。
一个人只有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在执行中勇于负责,才能在每一个环节中力求完美,才能按质、按量地完成计划或任务。一个老板和同事眼中的好员工,最起码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去做事的人。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员工不折不扣地完成,这就需要员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如果在任何情况下,你都能不计时间和地点,不因任何困难而退缩地执行下去,你就是老板和上司最需要的人。
发现了问题最重要的是执行,执行了才能有收获。而有强烈责任心的人,不仅要想到更要做到:心动不如行动,无边际的等待不如立即执行,只有具备这样的责任心,才能促成你办成大事。
每个人都想获得成功,然而成功需要实力、需要机遇,更需要解决问题的强烈责任心。任何一个成功人士并不是抱着被动的态度得过且过,而是遭遇困难时能够提前想到解决方法,并坚决贯彻执行。
在工作中,许多人遇到事情后的第一反应是先等等,觉得等到条件完全成熟后再去解决也不晚,以为那样才会把问题解决得尽善尽美,这其实是逃避责任的一种表现。的确,做事情是要尽可能地追求完美,但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绝对完美的。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成熟后才去做,那就只能把机会让给别人了。
林肯,解放了黑人奴隶,维护了国家统一,是美国历史上深受人民爱戴的总统之一,被马克思称为跟华盛顿齐名的人。相信每一位了解林肯总统人生经历的人都会被他那曲折艰辛而又辉煌灿烂的一生所震撼。提及与他有关的那场改变美国历史命运的战争,让我们不禁想到他任命酒鬼格兰特将军的故事。
1861年,当美国内战开始时,总统林肯还没有为联邦军队找到一名合适的指挥官。为了战争的需要,林肯先后任用了五位联邦军总指挥官,可是有四位指挥官都不称职,因为他们没有一个人能百分之百执行总统的命令——向敌人进攻,并且打败他们。最后,这个艰巨的任务被一个世人眼中的“酒鬼”格兰特完成了。让我们来看看格兰特与此前的四位统帅的区别吧。
温菲尔德·斯科特将军说:“我们先封锁,然后再审时度势再做决定。”结果,这位75岁的老迈的将军制定的无所作为的“巨蟒计划”被林肯断然否定。
欧文·麦克道尔将军说:“我还没有把部队整合为一个整体,焉能轻举妄动。”结果他不久被降为师指挥官。
乔治·麦克莱伦将军说:“我还没有装备好我的部队,不可贸然从事。”他在四个半月后被削夺了兵权。
亨利·哈勒克将军说:“当我们还没有万无一失的把握时,不应该主动出击。”
这四位指挥官的顾虑,不能说没有道理,然而这些顾虑的潜台词就是:我不敢负责任,我要把事情准备到完美,要是输了,那是没有准备好,那可不关我事。
而格兰特的角度却与他们不同:如果我们还没有整合好,敌人也没有整合好;如果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敌人也没有准备好。那我们还等什么呢?在南北战争中,攻打亨利要塞堪称一个转折点。当林肯与格兰特的上级哈勒克将军讨论是否攻打亨利要塞时,曾经问过哈勒克几个问题。
“在你的下属之中,有谁认为我们将在两年内获得完全的胜利?”
“格兰特,总统先生。”
“在你的下属之中,有谁觉得我们的士兵是最优秀的,不可战胜的?”
“格兰特,总统先生。”
“在你的下属之中,还有谁主动提出不要退缩,要向敌人发动进攻?”
“格兰特,总统先生。”
于是林肯毅然任命酒鬼格兰特为北军司令,并立即发出了委任状。要格兰特接状上任。这时,美国上下一片沸腾,特别是国会,更是吵得像炸开了锅。认为林肯不该重用一个酒鬼,林肯却笑着说:“如果我知道他喜欢什么酒,我将送他几桶。”
在林肯总统的心目中,格兰特将军就是那个他一直要找的人。那个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一个勇于挺身而出,承担自己该负的责任的人,一个不计条件、执行第一的人。
无论你在什么样的公司工作,又从事着怎样的工作,你不妨扪心自问:“我是有责任心的人吗?”如果你对这个问题不确定的话,你可以回头看看你眼下正在进行的工作以及已经做过的工作,你是否能不问条件立即执行?是否自动自发、不畏艰难地完成工作?是否把工作做在别人前面,不问自己是否吃亏?是否面对失误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如果对这些问题,你都回答“是”的话,那你具有的就是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你能牢记自己的责任,执行第一,在任何时候都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你这样的员工永远不用担心失业,是任何公司都期望得到的。
执行第一的工作原则,也是许多管理专家推崇的工作方法,这个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可以为你指引一个确切的方法,促使你有效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你的工作。
赖斯是一家小广告公司的经理,公司的业务形势虽然不错,但是在管理上却比较混乱。赖斯每天清早醒来就一头扎进工作里,忙得焦头烂额,寝食不安,整个人都快要崩溃了。赖斯实在是太想做一个轻闲而又有效率的总管了,为了解决运营中效率不高的问题,他专门会见了效率专家艾维。
在会谈中,赖斯坦承:“我是想请教您,身为一个全球知名公司的部门经理,您是如何处理好那么多的工作的。”而且赖斯还重点指出,他需要的不是更多空洞的理论,而是能很快见效的实用方法。
艾维笑着说:“没问题,只要你按我说的去做。”接着,他递给赖斯一张白纸,要求他在这张纸上写下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然后,他让赖斯按照重要程度把这6件事排列清楚,然后,他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接着,艾维说:“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不要看其他的,只看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是第二项、第三项。如果你只能做完第五件事,那也不要紧。因为你还是做着最重要的事情。”
赖斯说改就改,开始着手改变自己的工作习惯,他给自己每天都准备了六张卡片,接下来根据卡片的内容安排下次的话题、要写的信,再排出日程表,列出周一到周五的工作顺序,包括每天要做的事。他开始处理积压的工作,一个月就打出了2000多个电话。
每天赖斯上班前,先不忙着处理工作,而是抽出一些时间做好计划工作。因为准备充分,状态良好,他对自己的工作状态很满意。改掉了拖延的习惯,把执行力大大地提升了,他相信,他的未来会更美好。
时间是最公平的,每人每天都只有24个小时,而为什么你和成功人士的差距会很大,因为你不能有效的执行你的工作任务,或者总把今天该做的事拖到明天。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工作中层出不穷的问题,我们需要提升自己的效率,永不止步地追求完美。如果你不能分辨出什么是最重要的事,那就从手边上的工作开始干起,一件事有结果了,马上就去做另一件事,时间长了,自然能分辨出哪些事重要,哪些事不重要。
要想做到执行第一,那就要赶快从手边的事开始做起,即使心有不愿也要这么做,无论现在手边的工作堆积了多少,也不管它们的轻重缓急和程度如何,我们都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主动解决手边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职场工作中始终处于优势,为你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