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就要敢做
敢想可以使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极度,也可逼得一个人献出一切,排除所有障碍。敢想使人全速前进而无后顾之忧。凡是能排除所有障碍的人,常常会屡建奇功或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不要抱怨自己的命运不好,行动就是力量。唯有行动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万个空洞的幻想还不如一个实际的行动。我们总是有憧憬而不去抓住,有计划而不去执行,坐视各种憧憬、计划换来消逝!拥有出色的人生,一定是敢想,而且更是敢做!
第一流的人做第一流的事
第一流的人没有时间可以像凡夫俗子一样浪费,他要以并不长的生命,完成许多一流的事。他不能过凡夫俗子的生活,不能在人生的许多事情上,做凡夫俗子的反应,他必须放弃或减少凡夫俗子的快乐、交游、娱乐、爱恨、争执、答辩和澄清。他必须忍住不为小事所缠,他有很快分辨出什么是无关事项的能力,然后立刻砍掉它。如果一个人过于努力想把所有事都做好,他就不会把最重要的事做好。
班尼斯说过:“纯管理人也许能把事情做对,但是真正的领导人重视的是做正确的事情。”现代人的一大问题是开始太随意,注意力分散,分不清轻重缓急,也不善于区分大小。如果碰巧能力又强,即便错误的事情也能做得很好,不利的局面也多能扭转,就会无谓地耗费很多的时间和感情。
“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的人。但他们对那些较重要的事务却总是做不到无动于衷。那些太专注于小事的人通常会变得对大事无能。”抓住大事,小事自会照顾好自己。一流人物大都具备无视“小”(人物、是非)的能力,在你往前奔时,你不可以对路边的蚂蚁、水边的青蛙太在意——当然有毒蛇拦路是不行的。“如果要先搬掉所有的障碍才行动,那就什么也做不成。”
许多人整天忙着处理琐碎的事情,总是抱怨拿不出时间做正经事。其实他们的潜意识在逃避做正经事。因为出色的人是需要有想像力、判断力、勇气和自信的。
“一滴智慧”改变人生
有一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他所做的工作连小孩都能胜任,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是否自动焊接好。
石油罐在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便自动滴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周,作业就算结束。他每天如此,反复好几百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枯燥无味,厌烦极了。他想创业,可又无其他本事。
他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落39滴,焊接工作便结束了。他想,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呢?
一天,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节省点成本?
于是,他经过一番研究,终于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但是,利用这种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并不理想。但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这次发明非常完美,公司对他的评价很高。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改用新的焊接方式。
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一滴”却给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利润。
这位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
“改良焊接机”改变了洛克菲勒的人生。他成功的关键在于:普通人往往会忽略的平凡小事,他却特别注意。
不管是谁,想要突破现状先要考虑的是:“我想做什么事?”或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了这种强烈的目的意识,你才会集中精力,并调动过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有意或无意中使你所关注的事情有所突破。
洛克菲勒“节省一滴焊接剂是否可行”的想法就是这样产生的,他因为不满意他面对的工作环境,才有想方设法改变这种环境的想法。而实现这愿望的原动力,就是来自“一滴焊接剂”的智慧。
“我不喜欢这样的环境,但我没有办法。”这种回避现实的态度只会让你停滞不前。看过洛克菲勒的故事,我想你应知道,平日熟视无睹的一切,再次投注视线,也许能像洛克菲勒一样,用“一滴智慧”将你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好。
敢于和强手过招
想想田径场上的长跑比赛,就可以悟出一些做事的道理。
比赛开始,众人齐发,难分先后,但到了中途,选手们都会跟上某位对手,然后在恰当的时机突然加速超越,然后再跟住另一位对手,再在恰当的时机超越他!一直冲至终点。
长跑,尤其是马拉松比赛,是一种体力与意志的比赛,而意志力尤其胜过体力,有人就因为意志力不足,体力本来还够时就退出了比赛;也有人本来领先,但却在不知不觉中慢了下来,被后面的选手赶上。跟住某位对手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形的产生,并且利用对手来激励自己:别慢下来!也提醒自己:别冲得太快,以免力气过早耗尽!还有解除孤单的作用。你如果观察马拉松比赛,便可发现这种情形:先是形成一个个小集团,然后再分散两人或三人的小组,过了中点后,才慢慢出现领先的个人!
其实,人生不就是一段长跑吗?既然如此,那何不学习一下长跑选手的做法,跟住某个人,把他当成你追赶并超越的目标!
不过,你要找的对手应是有一定条件的,而不能胡乱去找。你应以你周围的人为目标,当然你要找的对象一定要在所取得的成就或能力方面都比你强。换句话说,他要跑在你前面,但也不能跑得太远,因为太远了你不一定追得上,就算能追上,也要花很长时间和很多的力气,这会让你跑得很辛苦,而且挫折太多。
“对手”找到之后,你要进行综合分析,看他的本事到底在哪里?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平常他做事的方法,包括对他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个人能力的提高等都要有所了解。研究之后你可以学习他的方法,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下工夫,相信很快就会取得成效——慢慢地你就和他并驾齐驱,然后超越他!
等超越现在的对手后,你可以再跟向另一个对手,并且再超越他!如此不断,你一定能领先他人。即使拿不到冠军,也不至于被很多人甩下。
不过你得注意一个事实,在长跑里,跟住一个对手并不一定就可以超越他,可能你跟上了他,他发现后几大步就把你甩在后头了!做事也是如此,好不容易接近对手,他又把你抛在后面了。当你处于这种情形时一定不要灰心,因为这种事难免会碰到,碰到这种情形,如果能跟上去,当然是要跟上去,如果跟不上去,那实在是个人条件问题,勉强跟上去,只会提早耗尽体力。这样不是白跟了吗?不!因为你“跟住对手”的决心和努力,已经让你在这“跟”的过程中激发出了潜能和热力,比无对手可跟的时候进步得更多、更快!而经过这一段“跟”的过程,你的意志受到了磨炼,也验证了自己的成绩和实力,这将是你一辈子受用的本钱!
当然也有可能你找到了对手,但就是一直跟不上去,甚至还被后面的人一个个超越过去,这实在令人难堪。碰到这种情形,还是要发挥比赛的精神,跑完比赛比名次更重要。人生也是如此,你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要自己真正尽力就行了。就怕半途退出,失去奋勇向前的意志,这才是人生最悲哀的一件事!
敢于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我们对但丁的这句名言并不陌生。可是,在生活中是否信奉它,实践它呢?
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被人贬为“让青年堕落的腐败者”。
牛顿在小学的成绩一团糟,曾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呆子”。
美国职业足球教练文斯·伦巴迪当年曾被批评“对足球只懂皮毛,缺乏斗志”。
贝多芬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他宁可拉他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他的老师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料。
爱因斯坦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还曾遭到退学的命运。
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狗、捉耗子的。”此外,达尔文在自传上透露:“小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我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读大学时因成绩太差而被动退学。老师认为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罗丹的父亲曾怨叹自己有个白痴儿子,在众人眼中,他曾是个前途无“亮”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过去。他的叔叔曾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如果这些人不是走自己的路,而是被别人的评论所左右,怎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出色的一生自然包含有功成名就的意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只有做出了举世无双的事业,才算得上出色。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的第一。看过马拉多纳踢球的人,还想一身臭汗地在足球队里混吗?听过帕瓦罗蒂歌声的人,还想修炼美声唱法吗?其实,如果总是担心自己比不上别人,只想功成名就,那么世界上也就没有帕瓦罗蒂、马拉多纳这类人了。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得好:“有大狗,也有小狗,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所有的狗都应当叫,就让它们各自用自己的声音叫好了。”
小狗也要大声叫!实际上,追求一种充实有益的生活,其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并不是把夺取第一看得高于一切,它只是个人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那些每天一早来到公园练武打拳、练健美操、跳迪斯科的人,那些只要有空就练习书法绘画、设计剪裁服装和唱戏奏乐的人,根本不在意别人对他们的姿态和成果品头论足,也不会因没人叫好或有人挑剔就停止练习、情绪消沉。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当众展示、参赛获奖,而是自得其乐、自有收益,满足自己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渴求。
真正出色的人生,不在于其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有别于他人的出色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