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潜意识心理
冰山一般的人类心理
斯坦勒·荷尔在解释潜意识在人的内心里所起的作用时,将其比做漂浮在大海上的流冰。只看见露出海面的那部分,也许谁也不会认为那就是冰山的全部,但淹没于海水中那部分有多大,却往往被忽略。实际上,露出水面的部分仅仅是整个冰山的1/7或1/8,流冰的大部分力量都分布在这个部分,它随潮流一起移动。在看到流冰的人眼里,浮出海面的冰山似乎悠然自得地在水面上漂流,而事实上,它的移动是由我们目力所不及的水下那个巨大部分所控制。人的行为也如此,看似受本人的理智与自由意志的支配,事实上,这种有意识的行为只等同于浮出海面的流冰,而水面下的力量即潜意识部分的能量起着更大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身体会发出不如意的叹息也算是人之常情。有时会莫明其妙地心情郁闷,无缘无故地发脾气;而有时明明知道不能这么做,却糊里糊涂地越陷越深;有时看似就要如愿以偿了,但最不受思想摆布的正是自己的心。那些速效式性格改造法或者拙劣的说教,就好比只扶住冰山的山尖就想移动整座冰山。仅凭如此,冰山只会纹丝不动。
人若要真正握住自己心的缰绳,就必须认清自己内心的潜意识部分,尽量让它受控于意识的缰绳。若要我们的内心真正从莫名其妙的烦恼或羁绊中解放出来,首先应该对潜意识领域做一次大清扫。假如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就不会老是受别人表面心理活动(表情或语言)所迷惑,而是能够审视其背后的潜意识深层心理,即能够看穿人的内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打动别人。
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被称为前意识的部分。这个部分往往被遗忘,偶尔小心翼翼地试图去触动它,才能发现里面储藏的都是很容易上升为意识的记忆。假如把流冰下面那部分比喻为潜意识的话,则海面上的那部分就是意识,而在水面上下,时而浮出、时而没入的部分就是前意识。如此比喻,这三者的关系便一目了然了。而且,在潜意识中有很多东西一旦浮出意识层面会令人不知所措,因此,需要有一个看守者防止轻易浮出。如果拿流冰做比喻的话,这个看守者恰恰位于海面的位置,我们称它为检阅作用。
那么,我们内心这种阴暗的部分是怎样形成的呢?
潜意识与本能
潜意识里的东西是很难上升为我们意识性感觉的内心活动,是不宜以其原始状态直接表现出来的动物性本能或冲动,它包含了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所经历的全部人生经验以及相伴的悲喜情感。
人一旦热衷于某件事情,有时就会“废寝忘食”。这是注意力集中于有意识的工作后,使得从身体内部诱发出来的疲劳或饥饿感,受到抑制而无法上升为意识的状态。与此相反,如果偶尔外出休假或来趟温泉旅游让大脑放松一下,不仅睡眠质量提高,而且食欲大增。为了能够健康地生活,首要问题是适当调整自己的状态,以符合健康的要求,以免无端忽略内脏发送给意识的信号。
其次,人无论受到怎样的磨炼,受改造的部分仅仅是人性的智、情、意部分,而与生俱来的动物性本能至死都不会改变其动物本性。人无论怎样虚张声势、装模作样,就烦恼这一点而言,是人所共同的。问题在于怎样以一种社会认可的健康方式释放这种本能所具有的能量,以及能掌握多少可倾注于建设性工作的智能与自我控制的能力(握住自己的缰绳之能力)。具有攻击欲的健康释放,造成了优秀的运动健将,据传在失恋的打击之下奋发向上的诺贝尔就发明了炸药的原料硝化甘油。关于这个问题,后面将进一步阐述。总之,人与其无视自己的本能而扮演一个伪善者或假圣人,不如正视自己的动物性本能,并学会怎样把这种本能处理得更具有人性,这才是更真实的生活方式。承认了自己的动物性,人的价值并不会因此受损;相反,内部存在动物性本能,人反而会希望生活得更具人性,从而使人的自由和特有的价值得到保证。而人生之道正在于此:保持谦虚,对人不必妄加评断。
其实,怎样把本能的东西处理得具有人性,这是我们从小接受的教养与教育的重要部分。如果管教过于宽松,就会把孩子培养成忠实于本能而动物性很强的冒进者。那些连正常升学都要使尽浑身解数,而因此没有接受过正常教育的孩子们,因一时冲动而行使暴力的倾向,近年来已经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另一方面,如果管教过严,前意识的心理看守就会在怎样防止本能上升为意识的问题上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在现实生活中扮演懦弱的好人形象,抑或一方面被本能的东西驱使着,另一方面却又为了崇高的道义而扮演自欺欺人的伪善者或信仰者的角色。类似的情况常见于那些不得不扼杀本能欲望的人身上,比如,那些不得不克制自己强烈欲望的老处女职员在道义的名义下对年轻同事过于苛求,即属此类。
此外,假如是自幼就未能顺利处理爱情欲求便长大成人的人,这种本能又会通过怎样的潜意识活动表现出来呢?这个问题将在下一章详述。
想说忘记不容易
所谓暗示,是指未经理性筛选而无条件地全盘接收来自周围人的语言或刺激。因此,对于理性之本源的大脑新皮质尚不发达的婴儿大脑而言,来自周围的影响即会形成暗示,并会径直渗透而成为“条件反射”。假如婴儿身边的家庭气氛阴郁沉闷,或冷漠严酷,甚或把孩子当累赘,这样的环境会给孩子的人格形成造成怎样的影响?这让人想起来都觉得可怕。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理性成熟之前渗入大脑的暗示会留存于内心深处,成为在潜意识中支配成人时期的情感和思维的巨大力量。正如前一章所述,面对人生的各种变化,是做出积极明快的反应还是消极隐晦的反应,这也与幼时的环境是否光明有极大的关系。
歌德曾说过:“在丧失兴趣的时候,记忆也自然丧失了。”精神分析学的始祖弗洛伊德认为:“想忘却就会忘却。”按照弗洛伊德的思想,过去那些一想起来就令人不安或不愉快的回忆应尽量搁置在心底,不让它上升到意识的表面。所以,不快的事情容易忘记,而愉快的事情则不易忘记。有一位心理学家让10个人说出自己这半生发生的100件事情,结果,55%是愉快的事情,33%是不愉快的事情,12%是平凡的事情。
但是,像刚才那位F夫人那样在“半夜十二点发生心悸”的不愉快回忆,即便有意识地努力忘记,但这种伴随着死亡恐怖的记忆已经深深烙印在内心深处,实在难以抹去。
这是一个常见的事例。有一位心脏病患者,于某月某日突发心悸胸闷,与死神擦身而过。他的病症经过治疗已完全康复,本人也以为已经完全遗忘,可是次年的同月同日又再次发作,而且心电图及其他检查均未见异常。这被称为“纪念日反应”。
通过以上论述,关于相当于冰山水面下部分的潜意识内涵是多么复杂且根深蒂固,想必已经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