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悟
洞察力是人们对个人认知、情感、行为的动机与相互关系的透彻分析。
高级职业经理需要有洞察力,要学会识别人和协调人,及时地处理冲突、减少压力、降低内耗,去腐存清。冲突是造成企业经营不善的大黑洞,看不见、摸不着,再加上企业的内耗,会让领导者捉襟见肘。要化解企业的各种内耗,需进行制度的整合和团队的整合。
图5-1 职业化的洞察力
无论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工作和生活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世界就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时时刻刻都充满了矛盾和冲突,没有世界大战,就有局部战争;没有利益之争,就有权力之斗;没有明火执仗,就有背信弃义,企业也不例外。
对于企业而言,这种冲突非常可怕,它会造成企业经营的一个很大的黑洞,看不见、摸不着。冲突分为人的冲突、事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三类。
1.人的冲突
人的冲突是最常见、最隐蔽的矛盾。虽然表面亲如兄弟,但背地里可能是过河拆桥。
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与人的冲突之所以越来越深,并具有隐秘性,最主要的原因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自己却从不站在别人立场去理解别人。这好比自己希望邻居拆掉隔在两家之间的那堵围墙,却不断地加高自家的围墙。
人的冲突像一只无形的手,往往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的危害。
此外,对于一个快速成长的企业,在不断吸纳人才的同时,将会面临新人员如何和老员工磨合的问题。
企业之所以出现新员工流动性大的现象,并不是公司的待遇不好,也不是公司管理不善,更不是公司发展前景堪忧,而是由于文化方面的冲突。
人的冲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
(1)境界的冲突。境界指的是什么呢?首先是地位,孟子曾说过“贱极者反贵,贵极者反贱”。其中,“贱”、“贵”分别代表不同人的地位。穷人最恨的人是谁?就是富人。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分化导致了社会矛盾,因此,资本家想方设法地改善工人生活,提高工人福利待遇,缓和阶级矛盾。
其次是思维方式。每一个人既是积极的思维者,又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造就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生活。明明这样做是为了你好,但是你却误解为对你是一种伤害。所以,人和人之间思维方式的不同,是产生分歧和冲突的根源。
在浙江,我参加过一个企业家的聚会,大家谈到,职场人士最需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领导能力,有人说是组织能力,有人说是交际能力,突然有一个人说是思维模式。我眼睛一亮,因为,我们所有的能力都来源于我们的思维。思维不同,其所达到的行动效果也不一样。
(2)利益的冲突。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为了争夺一些稀缺的资源,如名利、地位、控制权,或者由于争夺面子、赢得荣誉而引发的。
(3)阅历冲突。阅历和经历不一样,对事情的分析和判断也会有一定差异。随着中国“老龄社会”的出现,“代沟”会越来越深。在企业内部,年龄、阅历的差别影响着员工之间的配合,但只要根本利益和大方向一致,都会采取求同存异的做法。
(4)个性冲突。在企业的管理当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某些时间或某些环境中,角色与个性产生强烈的冲突。
企业管理很大一部分就是在分析人性和人情。在以上谈到的各种冲突中,较为常见的是境界冲突与个性冲突。比如,领导意识到的问题我们没有注意,再比如,有些领导急性子,而我们下属是慢性子,等等。
2.事的冲突
事的冲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由于一些道德的事件引发的冲突。比如,你在某项艰巨的任务中,耗费了大量时间及精力,却被别人抢占功劳。还有就是由于一些道德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这是不可控的冲突。
(2)事和事的冲突。主要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计划不周,二是情况突变。对待这种冲突有三种态度:一是积极的态度,二是中立的态度,三是消极的态度。积极的态度是什么呢?分析原因,寻求一致。中立态度是什么?淡然处之,静观其变。消极的态度是什么?坚持观点,不惜对抗。
3.文化的冲突
文化的冲突主要来源于人们观念的冲突。在企业当中我们常说,天冷冷在风里,人穷穷在志里,企业苦苦在观念里。天气本来就很冷,再刮上很强的风我们会感觉更加寒冷。人要没有志气、没有志向就会安于现状、守于恩赐。企业为什么苦啊?企业没有一个很好的观念作为指导,即使挣钱了也没有大的发展。
职业经理人需要弘扬和修炼哪些观念呢?
(1)要树立一个人生观。人生观就是分清是非、得失、优劣。首先要有是非观,认清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优劣观是指区分什么事情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事情,哪些人是好人,哪些人是坏人。现在社会有人认为坑蒙拐骗就是好,就是能人,这是错误的。哪朝、哪代、哪个国家也没有认为坑蒙拐骗是正确的,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是社会中就有这种思想,英雄不问出处,金钱不问来处,这是错误的。其次是得失观。即正确地判断什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一位大师曾说过一句话:人生的幸福不在于你拥有的多。欲壑难填,永远不满,一味苛求,有时欲速则不达甚至招致祸端。所以老子说了一句话:夫不为之争,天下莫我能争。就是说我如果不和别人争,那么谁也争不过我。
(2)要树立一个市场观。什么叫市场观?也是六个字:顾客、竞争、变化。我们用什么理念去对待我们的顾客;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竞争,用什么手段去应付竞争;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适应、掌控和引领变化,这就是市场观。
(3)要树立一个工作观。我认为这是企业当中最重要的。工作观有三种选择:第一个选择是为生活而工作。第二个选择是为工作而工作。第三种选择是为理想而工作。
为了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对待内部冲突可参考以下五种风格:①冷处理:暂时放下,选择逃避。②热处理:找出原因,寻求一致。③硬处理:强迫服从,必须认可。④软处理:放弃自我,服从对方。⑤妥协:保持意见,寻求配合。
拿破仑曾说过:“最难的倒不是选拔人才,难点在于选拔后,怎样使用人才,即使他们的才能发挥到极致。”
几乎每个企业都有一些特殊人才,他们通常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贡献,但又特立独行。
奴才。什么是奴才?卸肩献媚,卑躬屈膝,没有原则,并且善于揣摩领导的心思。这种人为人谨慎,精于逢迎。
图5-2 鉴别特殊人才
奴才没有好坏之分,也没办法评价他是能人还是庸人。因为,他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奴才是怎样产生的呢?奴才是权力的衍生物,有权力的地方往往有奴才。因为只有奴才才善于揣摩领导的心思,为领导排忧解难。所以,奴才的好坏是相对而言的。
奴才做得最圆满的就是清朝的李莲英,他是慈禧太后的一个太监。慈禧太后老年的时候特别爱掉头发,但是慈禧太后不喜欢老,别的丫环和太监给她梳头时,她若看见掉了头发,就鞭打梳头发的人。但是,李莲英在给慈禧太后梳头发时,却从来不让她掉头发。因为古代的时候袖子比较宽,他一边梳头一边把掉下来的头发放在袖子里面。
李莲英为人十分谨慎。有一次,一位官员想送慈禧太后一个自动化的钟表,到整点报时就会出现“万寿无疆”四个字。这位官员先将钟表交给了李莲英,说:“李大总管,我给太后送这样的礼物可不可以?”李莲英看来看去,踱了几步,说:“不可。”“为什么呢?”“报时出现万寿无疆,如果这个钟坏了,出现了‘万寿无’,可怎么办?如果再出现其他的意外呢?两个字都不出来,叫‘寿无’,你看这不就麻烦了,所以不可。”李莲英接着说:“我给你出一个主意,你在报时出来的小横联中写上‘寿寿寿寿’四个字。如果它坏了,顶多出来三个寿、两个寿、一个寿。怎么出来都是一个寿字,你看这样好不好?”
正因为李莲英为人谨慎,才没有像其他的奴才那样,招来杀身之祸。
谏才。古代有一种人叫谏官,历史上最有名的谏官是谁?魏征,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谏官。这种谏才是刚直不阿,敢说真话,坚持原则。
魏征这个人就是敢说真话,连皇帝都怕他。有一天,他到皇宫里去探望唐太宗,唐太宗正在玩一只鸟,他害怕魏征批评他玩物丧志,吓得就把鸟藏在宽宽的袖筒里面。其实,魏征早已看出来了,他故意不走,拖延时间,李世民急得坐卧不安。魏征走后,唐太宗拿出来一看,这只鸟已经被活活憋死。
唐太宗因此气得大发雷霆,说好你个魏征,有一天我一定要宰了你。这时候皇后听到这个话,就立刻进了房间。皇后穿了一身正装,开始给唐太宗三叩九拜,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唐太宗说我何喜之有啊?她说恭喜你得了一个很好的谏官,证明你是一代明主。因为你是明主别人才敢于跟你说真话。
企业当中也有这样的人,敢说真话,坚持原则。这些人才都是非常特别的,你说他好吧,太不留情面,你要说他不好吧,还非常正直,所以很难下结论。
空才。这种人喜欢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自大才粗,目中无人。
历史人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个人,一是赵括,赵括是大将军赵奢的儿子,自幼学习兵法,自认熟读兵书,满腹经纶。赵奢临死之前,曾上表皇上,不要重用赵括。但皇上没有听取赵奢之言,在长平之战中,皇上令赵括率领四十万军马抗敌,结果全军覆没。另一个是马谡,也是死搬兵书、错失良机。这种人在企业当中不动手、只动口。
乱才。这种人是害群之马,具有极强的煽动力和蛊惑性。他牢骚满腹,对社会极其不满,而且最可怕的是造谣生事,惑乱军心。
在西方的企业管理当中,这种人被称作烂苹果。一个箩筐中,有一个苹果已经坏烂,如果我们不及时将它清理出去,那么,这一箩筐的苹果都会烂掉,最后连箩筐一起扔掉。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乱才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远古的时候,黄帝前往具茨山寻找一位叫大隗的“完人”,向他请教治理天下的良策。
出发前,黄帝带领一些很有经验的人做向导和随从。可是,当他们行至襄城郊外时还是迷了路,绕来绕去总是找不到出路。黄帝一行正在万分着急时,忽然看见空旷的野地里有个牧马的男孩,黄帝就赶快过去问他:“你知道去具茨山的方向吗?”男孩说:“当然知道。”黄帝心中大喜,连忙又问:“那你知道大隗住在什么地方吗?”男孩看了看黄帝说:“知道。我什么都知道。”黄帝见他聪明伶俐,于是逗他说:“你的口气真大,既然什么都知道,那我问问你,如何治理天下,你知道吗?”男孩爽快地回答说:“那有什么难的。”说完,男孩却跳上马背准备离开。黄帝拉住男孩再问,于是,男孩回答说:“治理天下与牧马相比有什么不同吗?只不过是要把危害马群的坏马驱逐出去而已。”男孩说完,骑马离去。
黄帝闻听此言,茅塞顿开,连向牧童离去的方向叩头拜谢,然后驱车打道返回。
治理企业,有五种人需要格外注意,他们是导致企业管理混乱的祸根。这五种人是:①私结朋党,搞小团体,专爱讥毁、打击有才能的人。②虚荣心重、哗众取宠的人。③不切实际地蛊惑员工,制造谣言混淆视听的人。④专门搬弄是非,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遗余力的人。⑤为了自己的个人得失,暗中与竞争企业勾结在一起的人。
这五类虚伪奸诈、德行败坏的小人,对企业的危害极大,我们应及时发现并消除这些祸根。
狂才。这种人自认为能力超强,功高盖主,常表现为不守规矩,不服管理,认为自己“鹤立鸡群”。
我们企业当中有没有这类人?有,并且很多企业里都有。他们自认为能力超群,无人能及,横行霸道,盛气凌人。
在宁波一家模具公司,就有一位特殊人才。通常,做模具需用电脑计算,但这个人由于一字不识,所以,他做模具就用手或笔计算,而且做的模具非常省钱。这个人从不服从管理,公司制度规定上班不许抽烟,但是他对公司制度视而不见。为了公司的利益,老板也只好对他特殊关照,单独给他一个小房间,允许他在这里抽烟,并且给他准备了一个灭火器。
废才。这种人最明显的特征是行动拖拉,胸无志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企业中,这种废才是怎么产生的呢?很多新人进了企业之后,其实都是满怀斗志,希望能够大展宏图。但有些人由于工作僵化,久而久之失去了工作和生活的热情,不求上进最后就变成了废才。
所以,企业要挽救废才,尽量减少废才。
成功的管理者,不但自己是一个实干家,更是一个善于鉴别人才的赢家。针对以上这些特殊人才,管理者应保持审慎的态度,加以辨别,千万不可人云亦云,遭人蒙蔽,任用了不该用的人。
在这个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现代化都市,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压力。
压力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在生活及工作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缺少归属感、担心失业、对前景表示忧虑以及自尊心受挫等,是产生压力的几个主要因素。
在企业内部,压力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来源:第一,业绩方面的压力。第二,能力的压力。第三,工作中的政治压力。
企业领导是企业管理的灵魂,因此,要发挥“灵魂”的作用,企业领导要有两种智慧,一种是经济智慧,另一种是政治智慧。
我们从众多的成功企业领导人中,选出六种典型的领导者。
第一种:山型领导。这种人坚定、安全。他像企业的一杆旗帜,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他基本上是一个创业者,他能把企业从小做大,在企业危急关头,能够做出果断决策,就像大山一样,面对狂风暴雨,岿然不动。
图5-3 识别六种典型的领导者
第二种:海型领导。这种人心胸宽广,能够包容人的短处。人虽有所长,也必有所短。这就意味着,领导要用其所长,也必须要容其所短。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胸怀。”要容其所短,需要的是大海般的胸怀。
第三种:花型领导。喜欢表现,好大喜功。所以,这种领导能作为团队的表率,而且喜欢冲锋陷阵,但是他们的缺点就是推过揽功。历史人物中,典型的花型领导是项羽,项羽善于打仗,力大无比,但他有一个缺点是从不给下属立功的机会。
第四种:牛型领导。默默无闻,极其肯干,任劳任怨。所以,通常这种人的领导力不强。
第五种:虎型领导。这种领导的特点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威信。“威信”是企业领导开展工作必备的一种内在力量。威信高的领导,在开展企业工作时,有呼即有应,令即行,禁即止。但他的缺点是人缘不好,没有亲和力,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
第六种:猴型领导。反应快,变化的速度也快,所以常常让下属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我们分析这些不同性格类型的领导,有利于理解我们的上司。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如何和每一种人相处好,达成协作,我认为,这是一门学问,对缓解来自上司的压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化解压力必须把镜子转向自己,要从自己做起,修炼自我。所以,我们要修炼三个Q:第一个Q是IQ,即智商;第二个Q是EQ,即情商;第三个Q是AQ,即逆商。
IQ即智商,它代表了人聪明的程度。
但是,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去判断一个人的智商高低呢?高智商的人有三个标志:第一是学问高;第二是反应快;第三是研究深。
学问高。我公司有一个高博士,2008年7月5日,他在烟台讲课,他所讲的内容就是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博弈论》,然后从中推导出企业的竞争策略,很有造诣。
反应快。这类人智商也比较高,我们企业当中也存在着一些这样的人。
研究深。即在某项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比如,陈景润证明了“1+ 2”命题,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如何修炼我们的智商呢?
智商来源于不断学习与实践之中,向领导学习是最好的方法。因为,成功之人必有其过人的地方,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所以,只有提升自身的智商,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EQ即情商。在一个人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智商只起决定作用的20%,而情商却占80%。可以说,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那么,如何提升我们的情商呢?
第一,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第二,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第三,学会判断别人的情绪;第四,学会影响别人的情绪。
AQ即逆商。它是一个人面对逆境的能力,当面对逆境或挫折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高AQ的人愈挫愈勇,屡败屡战,矢志不渝;中等AQ的人面临太大压力时,就会选择放弃;低AQ的人不敢正视压力,有逃避现实的表现。
怎样提高AQ?
每当逆境出现时,你不妨试着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1)困境出现时,你觉得自己有勇气去面对它吗?
(2)你感觉自己能控制事态的发展吗?
(3)你能改变现状吗?
多留意自己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有助你跳出习惯性的思维模式,针对实际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
当面临突如其来的压力时,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才能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应对自如,从根本上减少压力,集中精力更好地工作。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场如战场。作为职业经理人,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有效减少内耗,让员工将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成为企业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解决问题之前,先来了解内耗的来源。内耗来源于人和制度。其中,人和人的内耗对企业的危害最大。比如,新员工与老员工之间的内耗,能人与庸人之间的内耗等。
1.人与人之间的内耗
人与人之间的内耗,即群体内耗。群体内耗是什么?是人与人之间内部产生的摩擦力。群体内耗必然造成企业生命力的减弱,甚至衰竭。
降低人和人之间的内耗,我们经常做的就是团队整合。团队整合需要设立一个人员的晋升机制,还需要设有吸引人才进来的门,打开淘汰人才的门。同时要有三大体系:第一是人才的评估与考核体系;第二是激励和约束体系;第三是授权与控制体系。
如果做到一个机制、两扇门、三个体系,就完成了对团队的一次整合,即完成了新员工与老员工之间的整合;完成了能人和庸人之间的整合;也完成了领导和下属的一次整合。只有这样,企业团队才能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2.制度之间造成的内耗
制度是企业价值取向的具体表达,目的是为了对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限制。但如果制度所强调的内容与企业的价值取向相悖,内耗就会产生。比如,“工作时间三不准”,“违者做如下处罚”,等等。
某企业曾经这样规定:第一,坚决不报打车费;第二,住宿费用,每晚不超过280元。公司有一人离家只有10公里的路程,但每晚加班到很晚,需要打出租车回家。由于明文规定,不报打车费,所以,他选择公司附近的一家三星级宾馆,住宿标准正好是每天280元。我们可以这样分析,10公里路程打出租车平均需要20元,但他住宿却花了280元。这就是制度本身的不合理,这种隐性冲突同样具有破坏性。
这样,不仅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且还会束缚员工的创造力,使制度成本最大化。
如何减少制度内耗呢?有以下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制度的整合;第二个方案,团队的整合。
要想化解制度带来的内耗,就要进行制度重新整合。
第一,将没用的或不合适的制度删掉。
第二,要把不合时宜的制度加以改正或改善。
第三,根据企业的发展增加制度。比如,对企业领导的绩效考核标准可明确规定:“企业主要领导人的业绩考核重点是年度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业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对不能完成任务者坚决红牌罚下。”
制度的整合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删、改、增。
总之,减少企业内耗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需要管理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做出不懈的努力。一个企业只要内耗问题解决了,必将在企业内部形成亲密、融洽、和谐的关系。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企业,也就是一个战无不胜的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