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很多时候,在人的思维里面,总是认为付出就是减少,收入才是增加,但是这一思路并不适合于所有事情。有些事情不是数学,而是植物学,不只是加减乘除而已,而是先要种下种子,才能收获。佛经曾经说过:“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而古人也曾经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也就是说,做事之前先学会放弃,适时地放弃,才会收获更多。
众所周知,创业者有两种人:一种是“聪明人”,一种是“精明人”。聪明人知道放水养鱼,懂得“得人心者得天下”,如果他第一次挣了一百万,那么他会分出百分之八十给手下人。结果,第二次挣回来就是一千万!即使他这次把百分之九十分给大家,自己拿到的也足有一百万。等到第三次的时候,大家打下的江山很可能就是一个亿。再往后会更多,而员工也会越来越卖力。但是精明人竭泽而渔,企业第一次挣了一百万,百分之八十他会装进自己的腰包,结果第二次挣回来的就只有八十万,以至于最后人走楼空,企业破产。
从做事业扩大到做人,我们要做的是懂得放水养鱼的聪明人,而不是竭泽而渔的精明人。而“舍得”理论对于做人来说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准则。不要总是守着“付出就是失去,省下就是赚下”的古板思路,视线应该转移一下,原则应该变通一下,总是盯着眼前暂时的蝇头小利,就将失去更大的利益。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青年向一位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拿了三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如果每块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选哪块?”
“当然是最大的那块!”青年毫不犹豫地回答。富翁笑了笑说:“那好,请吧!”
富翁把那块最大的西瓜递给了青年,而自己吃起了最小的那块。
很快富翁就吃完了,随后拿起书桌上的最后一块西瓜得意地在青年面前晃了晃,大口吃了起来。
青年马上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第一次吃的瓜虽然不比我的瓜大,但却比我吃得多。如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占的利益自然就更多。
经营企业就像吃西瓜,要想使一个企业有大的发展,管理者就要有战略性的眼光,要学会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诱惑,才能获得长远的大利。其实做人也是这样,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懂得舍弃,你给予别人的越多,别人回馈你的也就越多,你对别人吝啬,别人对你也就会很小气。不要死死抓住手中的那一点点利益,善于经营的人会把它撒出去,从而换取更多的收益,而不懂变通的人则死守着它,看着它发霉也不愿用它换取更多。
生活里处处都是先有舍而后有得的奇迹。先有所舍才能有所得,舍出如同种子撒播出去,转了一圈,又带了一大群子子孙孙回来。“舍”永远在“得”的前面。当你用小铲子向上帝的仓库铲去时,上帝用的是它更大的铲子回铲给你。就好像小时候在农村打井水时,如果不先灌一点水下去,井水是打不上来的,一小桶水可以引出整座井的泉源。你一倍的舍会为你换来十倍的收益。
舍得是一种做人的智慧,需要你改变死板的思路,灵活长远地认识事物,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收益。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有时候要学会放弃。要做成功的人,就要学会这一点。学会经营自己身边的资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惠互利的,特别是在生意场上,善于舍得是团结人心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智谋。你的吝啬会使你失去信赖和援助,而你的慷慨则会得到别人的追随和支持。
厚黑智慧
无条件地去舍,总是会得,太贪婪地要得,却总会落空。舍是一种智慧,得是一种回报,善于舍弃的培养是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强大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