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宽容似海,心胸大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开心、不顺利的事情,也难免被别人误会和伤害。面对这些,如果你总是斤斤计较、念念不忘,那只会让自己在一次次的舔舐伤口时,更加难过和痛苦。而如果你能持一颗宽容的心,事情就会发生重大的转变。因此,与其增加自己的痛苦,不如宽容一点、豁达一点,迅速地将其忘记,驱散自己心头的阴霾,让自己的天空充满阳光。
当事情需要以宽容的心态面对的时候,就应该安静下来,冷静对待,而不要总是怒火中烧,认为对方不可原谅。多一些耐性,少一些急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和,这样在面对一些无谓的琐事时,就会看得很淡,不会过于计较。
张良是助刘邦兴汉的大军事家,在他年轻的时候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那时张良还是一名普通的青年。一天,他经过一座桥时碰到一个老头。而令张良奇怪的是,这个老头居然把脚上的破鞋脱下来扔到了桥下,并且毫不客气地对张良说:“孺子,下取履。”张良很气愤,觉得这老头是在欺辱自己,但看老头已年过半百,也就不跟他计较,顺从地帮老头捡回了鞋子。谁知这老头居然把脚一伸:“履我!”张良觉得这简直就是欺人太甚,但还是蹲下来帮老头穿上了鞋子。
穿上了鞋子,老头大笑着扬长而去。张良心想:“这老头也太无礼了吧,我帮他捡鞋、穿鞋,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但转念一想,自己又不是为了一声谢谢,也就算了,不能为此小事而耿耿于怀,否则也显得自己太小肚鸡肠了。
那老人走了不到一里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请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觉得老人定是世外高人,于是连忙答应。过了五天,张良起了个早,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已经先到了,老人见到张良,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居然迟到,太没礼貌了。过五天再来吧。”
又过了五天,张良比上次更早出发,但是来到桥上时,老人又比他先到。还没等张良说话,老人就说:“你又来晚了,回去吧,五天之后再来。”说完甩袖离去了。
又过了五天,张良这次下决心一定比老人早到。于是他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候。天蒙蒙亮时,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桥来,赶忙上前搀扶。老人这才高兴地说:“小伙子,你这样才对!”
老人说着,便拿出一部编书交给张良,对他说:(后接)
“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说完,便不见了踪影。从此之后张良再也没有见过这位老者。天亮后看那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觉它不同寻常,便经常诵读,后随刘邦南征北战,帮刘邦出谋划策,得刘邦赏识与重用,为汉室基业立下汗马功劳,后封为留侯,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
人的胸怀有多大,成就就会有多大,张良能够宽容待人,所以日后才成就了一番大业。当你遇到不可理喻之人、事时,先别着急生气。想一想,也许这正是老天给你的考验。
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胸怀,更是一种人生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
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够赢得多少人。
宽容是一种美德。能宽容别人的人,可以与各种人相处,也反映出自身的人格修养与博大胸怀。特别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极为错综复杂的社会中,要想与别人更好的合作,为自己建构一个宽而厚的人际关系网,就必须学会宽容,学会发现他人的长处。
郭沫若先生就是一个胸襟宽广的人。虽然他与鲁迅之间“曾用笔墨相讥”,但在鲁迅去世之后,他没有趁“公已无言”而前来“鞭尸”,而为捍卫鲁迅精神挺身而出,同时对以前与“鲁迅闹孩子气和拌嘴”还“深深地自责”。他曾真诚地表示:“鲁迅先生生前骂了我一辈子,先生死后,我却要恭维他一辈子。”其情多么可敬,其辞多么可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为何不能宽容他人的失误?宽容他人,也是在宽容自己。所谓宽容就是用善意去宽待有着各种缺点的人。因其宽广而容纳了狭隘,因其宽广而显得大度。
厚黑智慧
弥勒佛莲花座前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副楹联告诉世人,人就这么一辈子,做人要豁达大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