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精英的导向作用谈提升陇人品格——兼论会宁精神
周小华
陇人品格是独特的地域文化所哺育的文化精神。提升陇人品格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为陇人品格赋予时代内涵。让陇人品格具有新的地域特质和时代凝聚力。评价某个地域的精神只能在自己的文化系统中才能确定,因为它的文化形态是一个地域所特有的历史、风俗、习惯、宗教等各种力量的综合作用。和异域文化的碰撞、融合也是发展不能缺少的动力,但发展的主要宗旨是如何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那么,如何发掘当代陇上精英,这是重塑陇人品格的核心问题。陇人的当代价值观是确立陇上精英的标志,陇上精英是形成新的陇上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导向机制。陇上精英的具体含义应是:产生和发展于陇上这块特殊地域;对这里的人民大众具有普遍性的道德示范和利益导向作用;是站在大众立场上具有以人为本的亲和力和参与性,而不是空泛的教化;是人格、智慧、成果于一体的集大成者。
一、如何看待地域和精英的联系
任何时期,地域的精英都因为先进的思维、观念和实践经验,获得引人瞩目的成果,而为一个地域竖起鲜明的旗帜。会宁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自古民风淳朴,文风昌盛,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仅明清两代就考取进士20名,文武举人113人,贡生396人。会宁自古出英才,会宁的英才是陇人的精英。古代的精英留给会宁的精神财富是双重的,留给学子是寒窗苦读、发奋向上,自强不息的意志,是志存高远,报效社会的信念;留给农民乡亲的则是人类从长计议的发展理念和坚守生活的困苦、节衣缩食供子女上学的品格。
望子成龙,这是每一个父母的心愿,是人类共有的基本情结,也是社会发展的原生动力。如果在生活富饶的地域,送子求学,那只是一条生活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对于会宁这样一个贫困出奇的地方,父母面对决策,首先要经受力所不及的物质困扰,然后是投资与回报是否均等的风险选择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承受一二十年只付出却没有回报的煎熬。这种贫困生活状态对心理、意志的挑战是最艰难的一道关口。但是会宁人民却把这份引人瞩目的历史精神留在了故土,成为一种独特的地域精神。
作为一种精神它能在时代更替中顽强地保存下来,它与地域自然条件有着直接联系,受地域条件的限制,会宁县至今苍茫而贫瘠,自然资源匮乏,光秃秃的黄土山梁,寸草不生,十年九旱,是国务院和甘肃省确定的重点扶贫县之一。但是人穷志不穷,改革开放使会宁人民的优秀传统有了发挥的条件,农民抓住高考的机遇送子女读书出现了热潮,不久,便形成一种新的民俗。所谓民俗就是源自民间,是指其天然植根于民间,不是靠国家力量的介入而产生的一种习惯。它以宗族或—个村落为单位,是草根力量的呈示主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的这首诗形象地展示了草根文化的坚韧品质。它的柔弱只是表象,在特定的场域,草根文化能够承受巨大的外力,并生生不息。草根文化在民间发挥着实质上的主导作用,在社会的进步中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会宁历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这种民间原生态的热情,把这份宝贵的民俗资源进一步发扬光大,引入“科教兴县”的战略,共同探索了一条贫困地区依靠艰苦努力抓教育的路子。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会宁县累计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4万多名,其中获硕士以上学位的1000余人,仅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就有240多名会宁学子,赢得了“状元故里、博士之乡”的美誉,成为全国著名的“状元县”。而且由于会宁籍学子引人瞩目的成就,近年来被誉为“会宁脊梁”。二十年来会宁学子的声誉已超过明清时期的鼎盛水平。
会宁大地如此贫瘠,怎会走出那么多的“状元”?会宁全县总人口58.31万人,是甘肃省第一人口大县。全县目前在校师生接近18万人,约占到总人口的1/3。会宁读书热的民风与会宁地域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其实这个问题在《汉书·地理志》就有阐述:“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慢,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好恶取舍,动静之常,随君上之情欲。”如果说厚重的黄土地培育了会宁人民刚柔相济的性格,这种性格恰好适合读书求知的漫漫闻达过程,那么会宁县对教育及时的重视则深刻体现了“好恶取舍,动静之常,随君上之情欲”的内涵。这份历史传承下的新风俗渗透着会宁县党政领导和人民教师、农民乡亲和学子的共同心血。
2002年,会宁县级财政收入只有2291万,财政自给率不足11%,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200多元,人均产粮不足500公斤。这样一个穷县,教育的摊子又很大,全县全部财政收入还不够教育一项经费开支。但是,目前会宁共有各类学校643所,在校学生高达16.4万余人,在职教职工2740多人。全县学校占地面积445万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7.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55万平方米,生均校舍3.4平方米。在如此贫穷之地教育显示的“阔绰”令人吃惊。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地域文化的产生,不论历史还是当代,都是民与官思想融合、行为一致的结果,是官与民共同产生的合力。由此可以看出,地域精神的民间性它只能是一个泛指,并不排除官方的民间行为。地域文化是地域最先进思想的融汇,是地域生活经验的结晶,是地域精神价值的核心。
二、如何看待农民和精英的联系
厚实的积累、踏实的耕耘是农民最基本的优秀品格;这些品格印证着农民的历史经验,折射着农民特定身份的禀赋。这些必然要从血液遗传下来,成为农民输送给后代的精神养分,但仅仅依靠这些养分哺育精英是远远不够的。农民的后代如果没有离乡离土后的深造,更重要的是获得社会提供的各种成才的机遇,他们获得人生大的建树是不可能的。会宁籍的陇上骄子个个都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会宁的学子形象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引人瞩目的成就之一。古代陇人精英激扬文字、著书立说,开一代思想的先河。他们揭示真理、引导人们认识真理,从而改良社会。现在会宁籍知识分子,他们面对的时代,已不需要社会的改良者仅仅充当启蒙的思想家,而需要的是社会活动的实践家并以自己实践活动的方式和取得的成就,去为整个社会作出示范。
会宁籍的学子走出乡土,一二十年后就能汇入我国当代各门学科的主要阵容,相当一部分人有大的建树,创造了“会宁脊梁”的文化奇观,为陇人赢得了声誉。会宁精神首先是当代农民精神所释放出的光彩,它是农民传统精神链条中最优秀的韧性作用。会宁精英的基础是农民传统品格中勤劳、踏实、朴实、宽容的体现,其核心还是在面临重大机遇时,从容、智慧的选择。
中国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之中,曾经废除了“高考”制度,政治精英、思想精英、技术精英等都无法得到循环。于是精英循环采取了“超常态”的做法,比如,很多人以“造反派”的方式进入政治精英队伍。所以,“文革”刚刚结束,邓小平同志就积极主张恢复高考,从而使得中国的精英循环走入正轨。2004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对甘肃代表团的会宁代表说:“你们会宁是状元县,我的秘书也是会宁人。”温总理所指的这个秘书叫田学斌,会宁县刘寨乡人。1979年田学斌从刘寨中学毕业后考入甘肃工业大学,1986年考入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被留到中央办公厅工作,此后又攻读了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在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现在给总理做秘书工作,他是会宁人民的骄傲。
精英就是有理想、有责任、有贡献的社会集大成者。会宁籍的学子成为社会精英,他们的父母却默默无闻,一如既往的是当地的农民。其实,只要追根溯源,就不难发现会宁学子的父母,贫瘠的农民供给子女上学时,却能够正视眼前甚至揭不开锅的困难,抓住长远发展的机遇,送子高考。只有抓住这个机遇,农家子弟才能离开贫瘠的会宁,才能创造辉煌的前程。
会宁籍的精英现象虽然通过学子集中展现,但背后凝聚着农民高瞻远瞩的智慧选择。这其实就是农民和精英共同具备的品格。中国的高考,是一条由农民成为精英的道路。看起来农民的积极参与并不包含创造的成分,但近二十多年的坚持这本身已构成一种独特的价值。因为,近二十年来中国多元化的发展,也将精英的结构变成一种多元结构。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一度出现的发家致富热,快速致富现象使很多人陷进知识贬值的迷茫。教授的薪水远不如出租司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一个当下生活相当困难的地方仍能坚守长远发展的投资,这是不容易的。这种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高考坚守,和历史上以无需质疑的科考入仕是两种不同的投资理念。这是需要冒风险的投资行为。这种战胜困苦的选择本身就已构成为精英心理。
社会精英有一个特征,就是把社会利益看得高于个人利益,把长远利益看得高于眼前利益,他有非常高非常好的个人素质。按照《大众的反叛》一书的作者奥尔特加·加塞特的解释,大众则是不具备精英的特殊资质,对自己没有严格的要求,并且随波逐流的那一类人。大众心理与精英心理又是相互作用的。精英的心理可以通过逐步扩散的方式,由精英心理转化为大众心理,而精英心理的养料又往往来源于大众心理,是对大众心理的升华和概括。会宁县的高考文化现象所构成的“会宁精神”其精神内涵和所释放的价值就在这里。它是通过在多元价值背景下,长期自信的坚守适合自己发展的选择所达到的创造,是极有价值的。
因此,“会宁脊梁”是会宁农民和学子两代人智慧的结晶,是两代人价值观的融合体现。他的结果虽然体现在学子身上,但他的创造过程却发生在农民父辈和学子两代人身上。在《生活的强者》网站,笔者看到会宁学子上海医疗器高专学生马海宁这样描述她们的父母:“会宁县虽然很穷,但却十分重视教育,因为贫困并没有消磨掉会宁人的意志。……而连价格最低廉的学生大灶(类似食堂),我们多数同学也是吃不起的,只好从家里背着面,自己设法做饭吃。土豆是我们的主食兼副食,有时一口水、一口干粮,再一口水、一口干粮,即为三餐,所以能够吃上一口冒着热气的馒头,就是极品的美味,奢侈的享受。就因为这,十里外的家长,半夜起床,烧水做馍,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伴着星辰,踩着月色,一分钟也不肯耽搁地在曲折的山路上急赶。手脚虽是冰冷的,但心口的馒头却是热乎乎的……”
从会宁精神分析精英和大众的关系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大众和精英是互动的,他们互动的关键性就在于他们具有同样的精英心理。不论他们的身份多么不同,只要他们共同具备了这一点内因,就能产生一种合力。一旦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也就能达到必然的结果。
三、“会宁脊梁”和农民共同持守的传统道德是陇人品格的亮点
“会宁脊梁”这一荣誉称呼近年来已传遍全国,各类网站关于这一方面的报道比比皆是。这一称谓虽然属于会宁骄子,其实它却涵盖着会宁农民的道德操守。这些学子能融会贯通会宁人勤奋踏实的作风和善于抓住重大机遇的智慧。那么,这些农民的优秀品格在当地却不能开花结果,为什么只有走出会宁的学子才绽放出其品格的光芒?我认为其原因是:一、外部世界所提供的机遇;二、会宁物质生活的贫困现实给他们造成的压力;三、外部世界所拓展的视野使农民的优秀品格得到重塑;四、能够发奋读书,走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之路;五、能够从个人的实际出发,选择发展的方向,那就是知识资本的投入。
正因为会宁农民身上最闪光的东西在会宁学子中最集中地体现出来,再加上他们后天的社会机遇,才诞生了“会宁脊梁”。北大教授柴彦威出生于1964年,是会宁县汉岔乡上庄社人,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980年他从乡中学毕业后考入西北师大地理系,毕业后因成绩优秀被留校任教,1988年留学日本广岛大学,1991年获该校文学硕士,1994年获文学博士。在农村上高中的他几乎没有接触过英语,到了大学通过刻苦学习,最后考上研究生。留学日本前,他的日语水平为零,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日语水平顺利过关。据说他是日本广岛大学文学研究生院成立以来第13个仅用3年时间拿到文学博士学位的人。按他的能力,当时完全可以留在待遇非常优厚的日本工作,但他最后还是选择归国。目前他为北大区域经济与人文地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兼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地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区域科技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等社会职务,主要从事人文与城市地理、时间地理、社会行为地理等学科研究,硕果累累。像柴彦威这样执教北大、清华的会宁人就有好几个。
由会宁精神可以看出,农民和精英的联系是共同具备精英心理素质的必然联系。这种精英心理特质像一条坚韧的纽带联系着会宁农民和会宁“脊梁”,也成为会宁精英的奠基石。因此,来自会宁农民的精英心理素质,是当代陇文化的精华,也是当代陇人品格最具魅力的一面。
近年来当多元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产生了多元解构,甚至是有意消解的时代背景下,会宁农民和会宁精英在面对高考,争取人生机遇这件事上所表现的亲弟兄互相谦让的姿态,是当代陇文化传承和继续发扬的历史亮色,在当代的物化社会有着不同寻常的进步意义。因为这种割爱让贤,用自己的牺牲和责任换来的是一个家和一个家族的兴旺。这种感人的事迹在会宁农家却已司空见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震撼人心的道德力量。雷耀平,1960年5月生,会宁县土门乡苏堡村人。20年前雷耀平上高中前,他父亲久久地望着耀平和耀清兄弟俩说:“实在供不起你们,你们两个,看谁留下来……”无奈的父亲只好让他们弟兄俩抓阄,最后老大耀清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13岁的耀清辍学了,他和父母一同务农,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转眼,耀平要参加高考了。耀清用一辆破自行车驮着他往100多公里外的县城赶。他们住进一家小旅馆,耀清用煤油炉子给弟弟做饭。耀平考完第一门功课后,哥哥耀清为了买点肉给弟弟吃,竟然偷偷跑到医院卖了200毫升血。在耀清的全力支持下,耀平考上了大学。耀平又以同样的无私奉献精神支持妹妹淑萍考上了兰州师专,弟弟耀春考上了甘肃工业大学。耀平大学毕业后,继续攻读哈尔滨农学院的研究生,而且于1991年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耀平为了缓解家里的经济负担不想出国留学了,要参加工作。耀平作出这个选择后回乡悄悄来到父亲的坟前痛哭一场,哥哥耀清却劝道:“爸指望你有更大的出息……珍惜这个机会吧。这也是大哥小时候的梦想啊……”
知恩图报是“会宁脊梁”最明显的道德情操。雷耀平顺利完成英国的博士学业,在渥太华,他有了自己的实验室,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些年,耀平把工作之余的全部时间都投放在侄儿侄女身上,前两年,两个侄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没到手,他已早早汇去上学的费用。知恩图报的传统品格是会宁获得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然而这一情结正是陇文化的精粹。
但是,多年来社会的赞誉和光环投向“会宁脊梁”时却对有着奠基作用的会宁农民没有作出应有的总结,没有深刻分析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这对提升陇人品格是不利的。其不利因素是:一、把陇人品格束之高阁,让广大人民群众望尘莫及。二、只重视精英作用,忽视精英基础,这种忽略源和流的关系使陇上精英和陇人品格找不到内在的联系。三、会宁农民的精英心理素质是传统陇文化的精华,是陇人品格中带有普遍性的精神基础。提升是通过开掘达到创新,忽视普遍性的提升将会失去导向作用。
大众心理与精英心理是相互作用的。精英心理可以通过逐步扩散的方式,由精英心理转化为大众心理;精英心理的养料往往来源于大众心理,是对大众心理的升华和概括。因此,提升陇人品格,不仅需要张扬“会宁脊梁”的精英品格,更需要开掘会宁农民的精英心理素质。在全社会提倡精英心理素质,造就精英心理素质,这才是陇人品格得到提升的核心。
四、用什么样的方法论定位精英的社会导向作用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的中国,各个领域涌现出了众多的精英。精英的创造精神和成果得到全社会的尊重与奖励,人民群众也有着很高的模仿精英的热情。这些都标志着社会进步的生机。精英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当代陇上精英是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和创造者。提升陇人品格的实践活动就是将最能代表当代陇人品格的精英文化思想发掘出来,展示出来,让其发挥导向作用,引领一个地域勇敢地冲刷地域文化的历史蒙尘,让先进的思维、理念、经验更具新的冲击力。
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是软环境建设的核心,是经济发展的脉搏。提升具有现代意识的陇人品格是当代陇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当代陇上能不能再创历史的辉煌,甚至若干年后超越历史的辉煌,就看现在以什么样的视野、什么样的方法论定位陇上精英的社会导向作用。
如果科学的弘扬会宁精英的精神,就首先有必要把培育和倡导精英心理素质作为基本的定位。这是一个中轴线,它最容易贯穿大众和精英的观点、立场,也最容易使精英和民众找到共同之处。这符合我党一贯倡导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使精英行为和精英效益得到更迅速的发挥。
就像《会宁博士之一》这篇在网上转载率很高的文章所介绍的:“会宁,一个十年九旱,严重缺水,自然条件极差的国扶贫困县,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胜利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此这个充满神奇、寓意和平的名词被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改革开放后的今天,苦甲天下的会宁再次向全世界演绎了一个新的传奇:挣扎在温饱线上的58万会宁人民在短短20年内为国家培养出4万多名大学生、3000多名研究生,目前全球各地的500多名博士来自这里。近日,本报记者深入会宁,感受一个“博士之乡”的贫穷、辛酸、自强和荣耀。”从这些数字不难看出,这样一个贫困县,在这4万名大学生、研究生的背后至少就有10万以上有抱负、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供给学子的衣食父母和兄弟姐妹。这是一种亲情凝聚的道德力量,是10万名具有精英心理素质的会宁人共同奋斗的结晶,也是在当代社会应大力弘扬的陇人品格。
在会宁这样一个贫困的地方,忍受贫困、冒着入不敷出的利益风险供子读书,将读书的机会割爱相让弟兄,自己甘做人梯,无私奉献、教书育人,这才是“会宁脊梁”真正的、全面的内涵。这种精神在会宁已有了普遍性,而不是仅仅才有特殊性。王彦青兄弟姊妹共6个,他是老大,排行老二的妹妹没有上过一天学,就嫁在邻村。王彦青却帮助父母供出了两个洋博士和一个大学生。大弟彦森1962年出生,1977年考入北京林业大学水保专业,1982年考取国家统派出国研究生,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全校只有5个名额,他是唯一去美国的统派生。198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航天局做博士后研究,现在美国航天局工作,在华盛顿有自己的私人别墅,老母亲也被接到美国生活了5年。小弟彦硕1989年从会宁二中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4年赴美留学,也是在彦森曾经就读的康涅狄格大学获“双硕士”学位,在该校又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福特公司工作,现就职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和他的大哥彦森获得“地球背面的会宁博士兄弟”的美誉。
要科学地发挥社会精英对大众的导向作用,那就既不应让社会精英高高在上的施舍、帮助、教化与指点,也不是此一时、彼一时的精英式的策略选择。如何建立一种真正以人为本,将自己全面融入其中,成为其中一员的精英的基本认识,并在实践中创造一种能让大众自身成为主体,发扬自身优秀品格的现实可能的机制,并以此来推动更大范围的提升陇人品格的实践,这才是更为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提升陇人品格的模式。
作为一种源自民间、定位民间、着眼民间的实践系统,以民众为本,无疑是乡村提升当代陇人品格的实事求是的选择。因为陇上是一个有着50多个民族聚居的地域,农业人口占居多数,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地区。会宁的贫困现实代表了陇上农村的基本面貌,会宁精神涵盖着全民族的价值观、道德操守和利益驱动。因此会宁人民的价值观是当代陇人品格的精粹,“会宁脊梁”是当之无愧的陇上精英。在全社会倡导和培育会宁式的精英心理素质,是陇文化具有全球对话、交流、碰撞和融合的基础。
周小华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