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陇人品格及提升
孟庆焜
一
品格,即品质与风格,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表象特征。人的品格,是人类文化的人性化表现。陇人品格,是甘肃人在地域文化的土壤中生长、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品格是个中性词,不具有价值判断的意义。品格中的褒贬含义,来自于认知取向而不来自于品格本身。比如顽强,是对人们积极行为的肯定性评价,而对于相同性质的消极行为,就应该是否定性评价——顽固。二者的品格表现是一致的,区别仅仅在于思想认识的不同,价值取向的不同。同样的品格,可以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价值。有人说,品格如水,可以为利,也可以为患。利患之变,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度而异。这其中蕴含着中国哲学辩证的玄机,不是一个简单的优劣判断。研究品格,需要哲学思维。
陇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翻开华夏史册甘肃卷,上面清晰记载着伏羲老聃的学思,西凉兵马的勇武,丝绸之路的驼铃,边塞诗人的吟咏。滔滔黄河,流淌着多少前人的文韬武略,巍巍祁连,凝结着多少历史的目光足迹!从不唱歌的人,到这里不禁引亢高歌,从不写诗的人,到这里也能出口成诗。散文大家余秋雨一来甘肃便发感慨:“走在这样的天地间,矮子也是巨人;走在这样的天地间,巨人也是矮子。”这样的天地造就的一群以矮小自居的巨人,便是陇人。
陇人品格是什么呢?最容易想到就是忠厚善良、吃苦耐劳、朴素节俭等一些褒义性表述。这是我们的优秀遗产。生活在陇原大地的人们,在漫长的自然与社会的历史流变中,养成了一系列优良品格,这是无需质疑的。
1.在生存方式方面,陇人勤劳、勇敢、节俭、自守
他们勇于面对现实,从不向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屈服,不退缩,不逃避,以自己超强度的辛勤劳动,创造自己通向理想的生活。物质收获可能不够丰富,他们以节俭满足需要;需求增长可能尚未满足,他们以更加艰苦的劳动支撑发展;他们渴望美好的生活,但从不用幻想打发时光;他们的行走可能不是很快,但他们从未停步。
2.在人性修养方面,陇人内敛、纯朴、执着、自信
他们谨言慎行,从不张扬、喧嚣,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忍辱负重。忍辱负重无疑是人类品格中最为可贵的、一种高尚的品格。历史证明:忍辱者多不负重,负重者多不忍辱;既负重又忍辱,便是高尚。他们注重格物致知,正心修身,而要治国平天下,那就走出去,心甘情愿地把成就和辉煌带给别人。他们哺育“秦公”成长,然后到秦地去创造千古帝业,陇地则从不建都。细细想来,这不是一个历史幽默。
3.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方面,陇人善良、豁达、谦和、自知
他们与人为善,从不排斥、敌视外界,也从不欺良惧恶。客人来了,无论尊卑,都给一个含笑的方便,广泛交好。除非必要,他们不会“陇转非”,但却接纳了大量的“非转陇”。多民族杂居便是陇人豁达品格的历史明证。丝绸之路选在甘肃,绝不仅仅是地理因素。万里长城修到甘肃便终止了,陇人要通西域,“长城”不方便。
还有很多,可以不说了。因为我们的思维不能到此为止。很多人都可以完成夸奖你的任务,但没有任何人能够为你的缺陷和不足以及由此造成的结果负责。成功提升陇人品格的前提是:陇人一定要明白,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甘肃都是一个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这个责任,只能由陇人自己承担。提升陇人品格的目标指向,是改变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面貌,而不是发掘出多少优良传统制成标签然后沾沾自喜。我们更应该把目光集中在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和缺点上,这是木桶上最短的板子,我们得把它加长。我们也不能把甘肃英雄的品格完全看成是陇人的品格。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是因为他们的品格优秀于绝大多数的一般人。发展甘肃靠的是陇人群体,几个英雄是远远不够的。
二
提升陇人品格,我们要做什么?就是要继承优秀,填补缺陷,扩展新内涵。
1.继承优秀,就是发掘我们原有品格中的优秀成分,进一步把它导向正面、导向积极、导向新高度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引进一个哲学定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你的品格优秀与否,嘴说了不算,要看实践。不问动机,不看过程,结果是硬道理。当然,从哲学意义上讲,任何结果也都是过程,但它已必然地呈现出某种趋势。我们还有必要引进一个通行标准,那就是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
2.填补缺陷,就是寻找我们陇人品格中的消极成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和培育,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我们认为,陇人品格中最大的缺陷,就是穷不思变、安贫乐道的病态思维。甘肃之所以长期落后,最主要的主观原因就是不思进取的思想状态。这种思想状态能量巨大,严重制约、耗减了陇人潜能的发挥,艰苦不奋斗,固守其穷,令无数陇内外的明白人扼腕叹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学界有人把这种思想状态称之为“贫困文化”。我们要完善陇人品格,首先要对这种“贫困文化病”下猛药,以期陇人在有所行动前就首先有一个健康的精神状态。
3.扩展新内涵,就是在全面盘点我们的品格遗产之后,确定一个新坐标,建立新的陇人品格体系,实现品格完善
这是“提升”的重点。我们最应该珍视和追求的,不是我们已经拥有的好东西,而是我们从未有过的好东西。提升陇人品格,意义在于建立我们陇人目前尚不具备的品格风范,培育一代新陇人。这不仅是陇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的要求。时代要求我们在品格提升过程中,始终体现理智、理性、理想的理念。所谓理智,就是冷静,就是逻辑思维,排斥盲目,摒弃“跟着感觉走”,判别是非利害,确定价值取向;所谓理性,就是智慧,就是理论思维,站在规律的角度上审视动态现实,始终保持指导思想的理论高度;所谓理想,就是追求,就是战略思维,站在历史的高度上审视全局,最大限度地实现当前实践与长远目标的完美统一。
三
提升陇人品格,白银市开展了“凝练特色文化,打造白银精神”的讨论。品格是文化的人格表现,“精神”在这里也是品格的同义词。白银特色文化,决定了白银人的品格和精神特性。
白银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这个判断有三层含义:原来没有,现在有了;工业主导;城市架构已经形成。
没有城市,也就没有人。人从哪来?祖国各地,四面八方。白银人的籍贯差不多囊括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民族就多达23个。尤其在城市形成之初,外省籍人的比例占到80%左右。白银城市居民大多数都是移民,白银市也就成了移民城市。
地域文化对地域具有依附性。白银作为移民城市,白银文化也只能是移民文化,同时,也体现着工业城市的特征。当然,今天的白银文化,也必然地包含了会宁文化、靖远文化和景泰文化,但全部都是修订版而不是原版。
白银文化无疑具有这样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我们今天所要着力打造的,应该是体现白银移民文化特征和现代特征的先进文化。也就是先进的意识形态,先进的思维方式,并以此指导和决定白银人现代、前卫的行为方式,从而塑造白银人的全新品格和精神。
近年来,白银品格已经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到凝练、彰显和提升,有效凝聚了全市人民的力量,提高了白银的人气和知名度,招商引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回过头来总结白银品格,我们觉得至少有三点:
1.开放
白银的开放是真诚的、大气的。走出去,豁然大度;请进来,热情豪放。不遮遮掩掩,不躲躲闪闪,也不扭扭捏捏,故作姿态。不刨根问底,查祖宗三代,层层设卡,也不见钱眼开,唯利是图。胸怀坦荡,光明磊落,重信守诺,互利双赢。“你发财,我发展”成为白银市自觉的宗旨和信条。
2.创新
主要是思想创新。大胆运用逆向思维、多极思维、发散型思维方式,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打破定势,提出全新的发展思路,运用科学、简洁、高效的工作思路,把一系列旧思维下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把一系列复杂模糊变为简单清晰,为白银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前提性基础。
3.务实
不好高骛远,不贪大求洋,不图虚名,不提口号,不做文字游戏和数字游戏,不搞形式主义花架子。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把发展思路转化为工作内容,把指导思想变成工作措施,用辛勤汗水换取工作成效,把发展业绩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准,作为实践中的硬道理。
这些品格,溯其根源也是白银移民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把“开放、创新、务实”作为白银精神或白银人品格提出来,应该是能够反映白银和白银人本质特征的。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沿着这个方向,进一步引导白银人养成开放、创新、务实的思维方式,形成完善的品格体系。用品格语言来表述,就是:胸襟广,思维新,重实效,守城信。
孟庆焜
中共白银市委讲师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