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扶贫开发与定西精神

扶贫开发与定西精神

时间:2023-07-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扶贫开发与定西精神张 宁定西曾以“苦瘠甲于天下”闻名于世,同时,也以二十多年来的沧桑巨变叹服国人。这期间,定西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扶贫开发,并且,在扶贫开发中孕育出了引以定西人民自豪的定西精神。定西的苦干精神源于“大坪精神”。

扶贫开发与定西精神

张 宁

定西曾以“苦瘠甲于天下”闻名于世,同时,也以二十多年来的沧桑巨变叹服国人。这期间,定西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扶贫开发,并且,在扶贫开发中孕育出了引以定西人民自豪的定西精神。

一、扶贫开发中的“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与“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构成了“定西精神”的核心所在

定西市地处甘肃中部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交汇处,属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仅4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1600毫米以上。这里山大沟深,植被稀少,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极其酷劣。“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十有九年旱,岁岁人发愁”是其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次又一次把定西人民从困境中解救出来。20世纪70年代初,定西连旱3年,群众衣食无着,纷纷扒火车逃荒。国务院8个部委组成工作组来到定西,带来大批救济粮、救济款,部队也拿出大量棉衣、单衣。1982年,又是一个大旱年,五六万灾民扒火车逃荒,灾情再次惊动中南海。这年12月,国务院专题召开甘宁两省区救灾会议,决定每年拿出2亿元,专项扶持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河西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举世瞩目的“三西”建设拉开了中国开发式扶贫的帷幕。短短18年后,定西“没治”的“铁论”被彻底打破,农民圆了世代温饱梦,吃饭、喝水、穿衣、住房的历史难题一一化解。到2000年底全市有100%的乡、99.6%的村和90.49%的贫困人口实现基本温饱,绝对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170万人下降到15.27万人,绝对贫困面由1982年的78%下降到5.75%。农民人均占有粮由1982年的156公斤增加到26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2年的105元增加到1268元。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生产条件和衣食住行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定西市贫穷落后面貌的改变堪称历史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取得,一方面取决于党和国家在政策、资金、物资等诸多方面给予的倾斜扶持,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定西人民持之以恒的艰苦奋斗,以及艰苦奋斗历程中所特有的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与“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苦干精神。“三苦”与“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精神,其实质是苦干精神,苦干是定西人民精神风貌在一个侧面上的展示。

定西的苦干精神源于“大坪精神”。20世纪70年代,定西市安定区青岚乡大坪村在生产队队长冉桂英的带领下,靠人背肩挑,昼夜不停地苦干,终于把全村跑土、跑肥、跑水的陡坡地,修成了平展展的2700多亩梯田,使粮食产量不断增长,成为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帜,在全省叫响了“远学大寨,近学大坪”的口号。时任甘肃省委书记的宋平对此充分肯定道:大坪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实干苦干”的拼搏进取精神。1993年8月宋平再次来定西,勉励大家要“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艰苦奋斗,脱贫致富”。“大坪精神”激励着定西一届届干部、一代代群众。大坪过去是农业学大寨的典型,今天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典型;她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正是这种“大坪精神”的支撑,全市上下始终以大干苦干的精神兴修梯田、打水窖、治理小流域;定西几代人艰辛的付出,使目前全市梯田面积达到560多万亩,比1982年的209万亩净增351万亩,人均2.1亩,梯田化程度达到70%以上;人均集雨补灌面积达到0.55亩;近一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山穷水恶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定西面貌的改观,同时也让中央、省、市、县各级领导从中看到了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1999年9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同志视察大坪后,充满深情地说:“大坪是一个艰苦奋斗,改造山河的先进典型。要把这面旗帜高举起来,发展市场经济,带领群众奔小康,创造出新的业绩,我在北京等着你们的好消息。”可以说,“大坪精神”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定西人民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而定西人民在精神风貌方面所展示的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与“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苦干精神,也是“大坪精神”在更高层次上的放大与展示。“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与“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苦干精神,作为定西人的优秀品格,贯穿于定西扶贫开发的每个阶段。这是“定西精神”的最初内容。

二、产业的初始开发孕育了定西广大干部群众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的“四敢”精神,这是“定西精神”的新内涵

面对酷劣的大自然,尽管定西人民以超乎异常的“三苦”精神和“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奋斗精神,实现了基本温饱的解决,但这仅仅是定西发展所迈出的第一步,并且这种温饱,是建立在单一的粮食生产之上的低层次温饱,是受制于天时的极不稳定的温饱;一遇干旱等自然灾害,便会大面积返贫。因此,巩固扩大温饱成果,尽快步入稳定温饱进而向小康迈进,便是定西广大干部群众所面临的新的必然选择。

2001年以后,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在总结定西以往扶贫开发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查研究,提出了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核心,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的“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工作指导原则,并用以指导全市的扶贫开发工作。这一指导原则,切合定西实际。但是,要赢得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认同,并逐渐成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却首先需要全市上下的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巨大的转变。

定西在历史上的贫穷落后,注定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观念上相当传统、保守。小农经济延续了几千年,进而使小农经济思想也把这里人的观念禁锢了几千年。其典型表现为:自给自足,封闭守旧;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目光短浅,视野狭窄。无疑,思想观念上的这种落后现状是定西市委、市政府落实“三个顺应、三个遵循”工作原则的最大思想障碍。针对这一问题,定西市委、市政府在全市上下及时展开了破除守旧观念的思想解放运动,大力倡导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的“四敢”精神。在思想解放运动中,市委、市政府首先抓干部的思想教育,以干部培训、理论研讨会、专家讲坛等多种形式在干部中间讨论定西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待干部思想认识转变后,然后再由干部带领群众,大胆地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正是上上下下的思想讨论与反反复复的实践教育,促使着广大干部群众逐步从旧观念中走出。从此,单一的粮食种植结构逐步转变为粮、经、草三元结构;自给自足逐步转变为面向市场组织生产;不思进取转变为积极转变观念,积极寻求发展思路,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与技术。定西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的这一转变其实质是传统的小农经济理念向现代市场经济理念的转变,这一转变反映了定西人民精神风采新的一个侧面。

从2001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把马铃薯、中药材、花卉及食用菌作为全市的特色优势产业来开发,到2005年,全市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达到460多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0%,发展骨干加工龙头企业73家,小型加工企业800多家,总产值达到3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0%,农民人均从特色优势产业中获得纯收入124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670元的75%。2005年底,全市人均从马铃薯产业获得收入446元,安定区等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的县区,农民人均马铃薯收入达到800~1000元。同期,全市贫困发生率为3.19%,比全省低4.01个百分点,比全省43个国扶县低5.76个百分点。今天的定西,已初步走出了一条“产业富民”的路子。这是在实现基本温饱基础上又迈出的一步。这一历程中所展现的定西人民的精神风采,便集中表现为实现“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四敢”精神。

三、产业富民中,政府主导下的党员干部带领群众闯市场的团队精神,是“定西精神”的更新内涵

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中,单打独斗的农民群众,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深深地感到自己的势单力薄与无助。对此,市委、市政府及时形成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与“双培双带”的思路,一方面积极倡导并大力支持农民组建专业协会,并在协会中建立基层党支部;另一方面,在协会中积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然后由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抱团闯市场。目前,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以“支部+协会”的形式已经发展组织400多个,拥有会员5万户,带动农户20万户,占到了全市总农户的1/3;这种“支部+协会”的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已经成为定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今年以来,定西的马铃薯在全国各大市场以及海外市场的占有份额迅速扩大,并且价格一路走高,就是因为定西的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已由单家独户分散经营向生产、加工、销售三大主体强势联合经营型转变。以安定区为例,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该区马铃薯经销协会下设五大购销联合体,将全区500多个中小经销户全部纳入其中,形成了统一的购销网络体系;购销网络体系与铁路外运直接对接;实现了“品牌+专列+团队”的成功营销。这其中,政府主导之下的“支部+协会”的团队组织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其中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团队精神”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的“团队精神”还展示在劳务产业发展上。2005年,全市共输转城乡劳动力56万人,劳务收入11亿元。劳务基地达到近千处,初步形成了以新疆、浙江、北京、天津、上海为龙头,东进西出、南北并举、辐射全国的格局。在劳务产业发展的组织工作中,全市各县(区)积极建立健全县(区)、乡、村三级劳务信息与民工管理网络;各县(区)统一管理,分批培训;民工输出由县、乡、村干部统一带队,以确保务工过程中民工权益的维护。例如,近几年向新疆大规模组织输出拾花工的过程中,各县(区)严格实行管理责任制,对输出人员全部进行编组排队,一个乡镇派一名领导带队,每10人编一个小组,每100人派一名乡镇干部管理,各县(区)分管领导和劳务办主任在拾花期间也留守新疆,协调处理具体事宜,对劳务工往返安全、劳动生产、后期结算、工资兑现等负责到底,有效保障了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取得了积极成效。经济活动中有组织地抱团闯市场,不仅有效地克服了单打独斗的局限,同时也培养出了定西人团结、协作的精神与品格。

综上所述,定西在二十多年来的扶贫开发与产业富民的奋斗实践中,既收获了巨大的脱贫致富的物质成果,也收获了“定西精神”这样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据上所述,“定西精神”分三个层次:一是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与“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苦干精神;二是为了实现“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的“四敢”精神;三是政府主导下的党员干部带领群众闯市场的团队精神。“定西精神”的这三个方面,随时代发展而顺次产生;三者间相互联系、与时俱进,并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若将上述三个方面简明地表述,我们可以说“定西精神”就是“三苦”+“四敢”+“团队”的精神。

“定西精神”是定西人民的精神名片,它向世人展示了定西人民的精神形象。过去的二十多年,定西人民依靠“定西精神”,创下了辉煌的扶贫开发业绩。今天,定西人民无疑将备加珍惜这出自几代人的精神收获,并在今后的奋斗历程中更加发扬光大。

张 宁      

中共定西市委讲师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