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某件事没做好”之后……

“某件事没做好”之后……

时间:2023-07-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_和抑郁的自己聊聊吧:33 条负面情绪转化法则“某件事没做好”之后……它们会在自己没有满足驱使因素的要求时显现出来。也就是说,驱使因素过强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内在信息的影响过于强大。在这样两头为难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被逼至绝境,由于神经一直紧绷,很有可能会陷入抑郁的危险状态。所以接下来,我们将试图将内在信息转化为积极正面的信息,以便弱化它们的负面影响。

“某件事没做好”之后……

我们都会受驱使因素的影响,这些驱使因素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

但是正如我在前文中提到过的,促使我们行动的不仅有驱使因素,还往往与内在信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会在自己没有满足驱使因素的要求时显现出来。例如:

“只要我努力,就证明了我的存在价值。”

一旦无法满足驱使因素的要求——“如果没有好好努力,我就没有价值”(内在信息)。

“如果够强大,我就是重要的人。”

一旦无法满足驱使因素的要求——“如果不够强大,我就不重要”(内在信息)。

就像这样,内在信息总是会伴随着驱使因素。有时候正是为了不触发内在信息,驱使因素才会促使人们作出行动。

其他还有很多例子,比如“能够让上司或客户高兴,我在公司里才有价值”=“如果上司或客户高兴,我就不用待在公司里了”等。

在这种情况下,驱使因素的作用是“保护自己不被潜意识里的内在信息侵蚀”。因此,只要内在信息存在,驱使因素就始终难以被弱化。也就是说,驱使因素过强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内在信息的影响过于强大。

我们可以推测,那些过于勉强自己甚至因此而患上抑郁症的人,即为拼命做某件事而导致身心俱疲的人,身上往往存在着很极端的驱使因素,同时,也潜藏着很强的内在信息。

因此,当“要更加努力”这一驱使因素的背后是“不努力就没有价值”这一内在信息时,继续努力会使身心的状态恶化,但无法努力的状态又会让人产生“我没有价值”这种想法,无论怎么做都很棘手。

在这样两头为难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被逼至绝境,由于神经一直紧绷,很有可能会陷入抑郁的危险状态。

所以接下来,我们将试图将内在信息转化为积极正面的信息,以便弱化它们的负面影响。

img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