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的金子闪闪发光
哈佛350多年的成就中,最重大的并不是连续多少年排名第一,也不是培养多少学生成为政治领袖和商业巨头,而是它建立了一整套近似完美的教学与管理制度,能让所有进入哈佛的“金子”都能在毕业后发出耀眼的光芒。
其中,在教学方面主要表现在其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时代性以及独特的案例授课方法。教师们能够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充分发挥其优势、挖掘其潜能。
哈佛商学院,要求学生必修的课程有12门,可供学生自修的专业选修课有几十门,学分不等,学生则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自由选修。经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及处理各种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哈佛认为,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应该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这一点在企业管理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不同品质气质类型的管理者运用同样一种措施,其效果会有很大差别。异曲同工的例子也不鲜见。
学生的类型大概可分为六种:
第一种是数理分析型。这种类型往往被认为是哈佛商学院学生的典型形象,他们满脑子都是一系列的数字和公式,仿佛他们的一切行为和判断都寄托在这些数字和公式上。也不管有用没用,他们总是东奔西跑地去收集各种各样的资料和数据。他们进行任何决断,都离不开数据,给别人讲问题以及与别人争执,更是离不开数据,他们往往是课堂上很重要的人物。听他们发言,你往往有一种感觉,就是他们客观过了头,甚至称其为死板和形而上学也不为过。财务管理和管理控制是这类学生擅长的专业。
第二种是人际关系型。这类人与数理分析类型的人是截然不同的。这些人的精力主要放在人事方面。他们善于察言观色,左右逢源,处理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在别人有困难时,他们会坦诚地去帮助、安慰对方;在遭到别人的非礼时,也能够包涵与谅解对方。他们相信自己的这种付出是一定会有回报的。这些人往往人缘极好,是大家的朋友。他们所特长的领域是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
第三种是混合型。这种类型的学生身上兼有以上两种类型学生的特点。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地位,所面对的境遇,所应起的作用,知道该如何去综合归纳各方面的意见以正确地把握局势,控制事态的发展。他们以说服别人见长,往往在课堂上起着调和人的作用:“各位的意见其实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在说法上不同,侧重点各异……”从而使矛盾的双方实现建设性的和解。这类学生的擅长科目是“经营战略与方针”、“企业、政府和国际经济”。他们在毕业后,往往更有作为。
第四种是老谋深算型,也有人称其为“最后一排”型。这类学生不会去同别人抢占前面的座位,他们宁愿心安理得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即阶梯教室的最高处,以便能够俯视前面吵吵嚷嚷的人群。他们平时心理上轻松自在,在紧要关头却能够很有效地激起课堂的气氛。就像国会开会时坐在最后一排的人那样,先是坐山观虎斗,看别人争得不可开交,冷静地观察双方的优劣及破绽,然后瞅准机会猛冲下去,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一语惊人,得到教授及同学们的注意。
第五种是政治动物型。这类学生在学术上往往缺乏灵性,不能提出什么特别的独创性的见解,但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对政治问题有着超人的敏锐触角。他们总是表现得很自信,擅长将别人的创意据为己有,是带有较强攻击性的人物。他们能够十分巧妙地向其想要讨好的人说出他想听或想说的话,对于被他们认为无所谓的人则是蛮横地欺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色人物并不乏见。
第六种是“怪杰”型。这类学生能够进入HBS,本身就是一件怪事,至于他们以后能在实业界一显身手,更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只要人们换个角度来看他们就会发现这类“怪杰”的存在价值。他们的脑袋里确实经常冒出一些常人不可能有的新奇创意。这些“怪杰”的存在,使得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更活跃和更具刺激性。“怪杰”同学使他们增长了不少见识,也为他们走向社会后如何对付其他的“怪杰”提供了经验。
上述六种不同类型的学生,特点各异,有着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弱点。他们在课堂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哈佛商学院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进行培养,而每个学生在与同自己观点或行为方式不同的人的交往过程中,也学会了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建立所必需的人际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