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也可以默默地做
所有的善行都具有某种美妙的性质:那就是让别人得到帮助,让自己得到快乐。但是有一种善行却更加神奇,那就是默默做好事。当你默默地为他人付出的时候,你总是感到很舒服,这种感觉来自自我认可,来自于自己内心深层最深厚最崇高的内心体验,它与虚荣无关,更与回报无涉。尝试默默做好事吧,它可以让付出的美妙感受更加持久。
在繁华的巴黎街边,站着一个衣衫褴褛、双目失明的老人,他是一个乞丐,不过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街上的人来来往往,很多人都看到了木牌上的字,可是很多人都无动于衷。是啊,巴黎街头的乞丐太多了,立一块牌子又怎样?
这天中中午,一位诗人经过这里。他看看木牌上的字,思索了一会儿,掏出笔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开了。
当天晚上,老人的妻子来帮他收拾东西回家,当她看到老头儿今天竟然比平时的收入多出了好几倍时,忍不住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盲老人笑着回答说:“亲爱的,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我也不知为什么。”
“哦?那是为什么呢?”老妇人叫嚷着。
“‘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我听到他们都这样念道,然后就往我的盆子里扔钱。”老头依然乐呵呵地说。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诗一般的语言,产生的作用是多么巨大!它带着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向人们描述:春天来了,多么美好,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无不令人深深沉迷。可是这样美丽的景色,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没有丝毫的意义,老人的世界只是一片漆黑。当人们一想到自己能饱览这人间春色,而这个可怜的盲老人,一生中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又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诗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赋予了语言以巨大魅力;同时,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他默默地付出了自己的爱心。
有些人虽然经常做好事,但只要做了件好事,他就总会跟某个人提起自己的善行,以便求得他们的认可——我是多么心地善良的人,我配得上所有你们给我的亲切的待遇!还有一些人在为他人做好事、行方便的时候,总会顺便告诉对方,自己这是在帮他做好事,那意思是请别人记住自己对他的好,心里企盼着对方对自己有所肯定、有所回报。比如,住在同一间寝室的人常常这样想:既然我打扫了卫生间,那他就应该将厨房清理一下,或者,邻居之间有这样的心理:我上周帮他们家照顾了一下午孩子,这次总该他们帮我了吧。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人们都认为自己所付出的已远远超过所得到的回报,因而会认为别人给自己有所回报是很正常而且是必须的事。
但是,不是所有的回报都能及时地得到别人的回馈。有的人可能是一时不记得了,有的人可能是一时没有时间,有的人可能是因为别的事给耽误了。如果你感到替别人付出了,而暂时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你可能会心理不平衡。其实,产生这种心理的根本原因,是隐藏在你内心的互惠主义,它干扰你内心的平静,它使你老是在想:我想要什么,我需要什么,我应当去索取什么,只是因为,你曾经为别人做出过什么。
维吾尔族传说中最聪明的人阿凡提曾经说过:“人家对你做的好事,你要永远记住;你对人家做的好事,你要立即忘记。”本来,做好事就不是一个图回报的行为;如果做了一件好事,就时时想着要受到回报,这就把做好事看成是一件简单的交易,与人们倡导做好事的初衷可以说是背道而驰了。如果是为了图报,那建议你最好别做好事。
实际上,一个真正有智慧、内心充满平和宁静的人,每当他为别人制造方便的时候,他往往只想到要去做,而做了之后他就更会感到灵魂中的快乐,正如适当地做一些运动可以使身心都得到放松一样。你所付出的行动,也可以使你在情感上得到同等程度的愉悦,你感觉上的回报,就是你意识到你做了这些好事。
许多人之所以因为行善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就在于他们没有一种恬淡的心态,没有“默默做好事”的境界。他们在做好事的时候看似不求回报,其实内心深处还是惦记某种回报,最少希望得到某种认可。大多数人在捐款时都要留下自己的名字,总觉得自己捐了那么多钱,如果不留下自己名字,也太亏了。其实,这是一种功利心在作祟。这时,他们就已经不是在纯粹地做好事了,而是有了许多企图、许多牵挂在里面,于是做起好事来就累多了。
做好事,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有恩于你”,因此应该把功利心放下。
既然要付出,就单纯地付出,不要图回报,这就是提倡“好事也可默默地做”的初衷。别人的感激与表扬并不是你最需要的,你真正得到的有意义的回报,是你无私奉献的心。所以,下次为别人做好事时,不必声张,心情坦然了,你自然会感觉到奉献的乐趣。这是一种跟你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处事方式,它不仅会带给你快乐,而且你做事也会轻而易举。
好事也可默默做,就像那位法国诗人那样,这是低调做人的一大境界。下次你做好事时,试试“守口如瓶”吧,你将更充分地享受付出的喜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