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处处皆要示弱
自然界中大海是示弱者的典型。它以最低的姿态处百川之下,它的谦逊赢得了百川归流,终成其大。是示弱成就了它的伟大。人是不愿意示弱的,人们常说“毫不示弱”,但人生有时候是需要示弱的。示弱并不表示你弱,只有真正的强者才敢于示弱,很多人是没有勇气示弱的,因为他强的底气不足。示弱的反面是逞强,很多人都爱逞强——夸耀,吹牛,盛气凌人,咄咄逼人……逞强的人肯定不是强者,“逞”是很让人反感的。
示弱可以是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有意以己之短比人之长。
生活中的你要善于示弱,家长在孩子面前需要示弱。我们不少家长在方方面面都表现出强者的姿态,但孩子常常很弱,于是家长恨铁不成钢;而有些家长很平常很普通,但孩子很出色。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家长不懂在孩子面前示弱,孩子本身就是个弱者,家长若不放下姿态,是很难与孩子平等交流的。家长如果总给孩子说我当年如何如何,我像你这么大时都怎样怎样了,经常这样说,孩子就会心生自卑。如果孩子说什么做什么总不如你的意,总遭遇你呵斥,渐渐地他就不敢说不敢做了。他觉得自己是最没有资格参与对话的,他只能躲到“弱”里,因为家长的强势太逼人。
夫妻相处也要学会示弱。我们常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如果把这句话借鉴到夫妻相处中,就会引发家庭霸主的争夺战。如果你胜了,赢的只是自我感觉,而输掉的是多年培养起来的情感。夫妻间的言语相争,不要总想着压倒对方。硝烟止于智者,你是最先撤回唇枪的吗?君不见悍夫、悍妇赢的只是对方的怨怒,赢的是失败。家庭之争是最不需要坚持原则的,也是争不出所以然的,不争才最明智。
有些示弱是迫于暂时的环境,是生存的需要。暴风雨中弯腰的草木,避开筋节肯綮的庖丁之刀,为吴王养马的勾践,忍胯下之辱的韩信。逆境中的示弱是生存的智慧,而强者的示弱是人性魅力的显现,更是一种非凡的气度。一次唐太宗在玩鸟,魏征前来禀事,太宗深知魏征的脾气,仓促间将小鸟藏于袖间,而这一切都被魏征看到眼里。他借禀事之故迟迟不走,待他走后,小鸟已闷死在袖中。一国之君何以畏臣?这是君的示弱。正因为太宗有这种“江海下百川”的姿态,才有了举世闻名的“贞观之治”。
人际交往中,在特定的情况下亮出自己的弱点,往往是一种有益的处世之道。适度“示弱”有以下好处:其一,可以减少甚至消除嫉妒,人们对成功者产生嫉妒是一种天性,适度示弱可以将其消极作用降到最低限度,更可以消除敌意,化干戈为玉帛;其二,示弱可以给人一种你这个人诚实可靠的感觉;其三,适度示弱,有意让对方看轻自己,这样容易被人接纳,与人打成一片,又可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让人大吃一惊,印象深刻。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收敛触角并蓄势待发。一个人想干成事业,一要靠自己帮忙,二要靠别人帮忙。所谓要靠别人帮忙,就是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尽可能减少行进过程中的“摩擦系数”。
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倒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他面对的是600万犹太人的亡灵,他是“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的人下跪了”,这就是有名的“华沙之跪”。无可否认,华沙之跪极大提高了勃兰特和德国在外交方面的形象,勃兰特因此而获得1971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华沙之跪也被标志为战后德国与东欧诸国改善关系的重要里程碑。
弱者示弱,可以保护自己,为自己套上一层软甲,使自己先立于不败之地,在未强大之前,不会让你四面受敌伤痕累累。所示之弱又是有目共睹无法回避的缺点或弱点,自己事先表明,可避免给人可乘之机。
示弱,必须善于选择适宜的内容。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的面前不要展示自己的显赫,应表明自己实在是个平凡的人。成功者在别人面前要多说自己失败的纪录,现实的烦恼,给人以“成功不易”、“成功者并非万事大吉”的感觉。对眼下经济状况不如自己的人,可以适当诉说自己的苦衷:诸如健康欠佳、子女学业不好以及工作中的诸多困难,让对方感到你“也有一本难念的经”。某些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坦陈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闹过笑话、受过窘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观条件或偶然机遇侥幸获得名利的人,更应该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示弱是收而不是放,是守而不是攻,因此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说,为人处世中,懂得示弱是人际交往中掌握主动权的“灵丹妙药”,也是谦逊为人、低调处世的制胜法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