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时间:2023-07-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依赖于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减少,给所有人逐渐增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休闲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人们感受生活的幸福更是不可或缺。其次,教育服务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节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人们憧憬幸福的远景目标,其最终实现需要社会进步,并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第一,高度物质文明是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

在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的历史时期,人们所有的活动都是以生存为目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得几乎占据了人们所有的时间,也填满了人们的所有幸福梦想。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物质财富比较丰富,多数人解决了温饱,实现了小康,并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且随着“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使人们有了更多闲暇之后,人们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才会凸显出来,社会满足这种需要也才具备了现实可能性。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使更多的人可以从事科学、教育、文化、艺术、娱乐、体育等非物质生产活动,发展社会的科学教育、文化娱乐、旅游服务等事业。文化、社会、政治、生态建设达到一定水平后,社会才能为其成员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为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开辟广阔的社会平台,提供日益丰富的可能性。

第二,劳动时间减少是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关于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理论是我们理解这个问题的钥匙。马克思认为:“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分钟的自由时间,他的一生如果除睡眠饮食等纯生理上的需要所引起的间断之外,都是替资本家服务,那么,他就连一头载重的牲口都不如。”[12]“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减少,它所得到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13]“无论是个人,无论是社会,其发展、需要和活动的全面性,都是由节约时间来决定的。”“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14]马克思以上论述表明,人类社会随着科技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劳动者为获得物质生活资料而从事的劳动时间减少,剩余劳动时间随之增加。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依赖于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减少,给所有人逐渐增多的自由支配时间。

随着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休闲成为一种普遍的需要。为满足人们日益增多和日益提高的休闲需要,全世界的休闲娱乐已经发展为一个庞大产业。休闲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人们感受生活的幸福更是不可或缺。过去我们对此认识不足。近年学术界对休闲的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产业研究方兴未艾,人们逐渐认识到:休闲也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在休闲中,人的体力、智力得以恢复,人的情绪、情感得以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得以振作,人的社会关系得以巩固和扩展。只有劳作没有休闲的人生不可能是幸福人生;只有奋斗没有娱乐享受的社会不可能是和谐幸福的社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正义的分配制度要求劳资双方共享剩余价值,要求资方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在法律框架下保证劳动者的自由支配时间,丰富劳动者的业余文化生活。我国目前不仅经济高速增长,科学、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事业也空前繁荣,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过去多了。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内,人们有可能去思考个人发展的问题,也完全有可能通过继续教育,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或新的劳动技能,去尝试新的职业或岗位。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中不断尝试、不断学习,使自己的潜能得到不同方位的发挥,同时,也从多种挑战的应对中获得了更强的成就感和更大的价值感,体验到更多的自我实现的幸福。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的贫困群体、弱势群体距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有较大距离,他们改变命运、实现自由发展还受到许多劣势条件的限制。所以,我国在发展旅游、休闲、娱乐事业,满足先富起来人群的需要的同时,还必须高度关注贫困群体、低收入人群、弱势人群的生活状况,为他们的个人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条件。教育公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以及慈善事业、扶贫挂钩、对口帮扶等工作有助于所有人共享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国家应该大力推进,社会应该积极参与,个人也应该各尽所能。

第三,教育是人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基本平台。

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一种职业不需要学习培训就可以胜任,这就是所谓的“学习化生存”,需要建设学习型社会。我国依靠进口拉动、凭借廉价劳动力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之路,已经被实践证明为不可持续。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都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个人发展是以个人学习为条件的。一个人要在多大程度上提高自身发展的自由性和全面性,就需要在多大程度上付出学习的努力。人们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兴趣爱好需要学习;人们不断进步,提高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需要学习;人们改换职业和岗位也需要学习。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历程同时也是学习的历程。为满足人们学习的需要,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人们提供充分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使人们能够借助教育的途径,开发心智,发挥潜能,改变命运,增强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教育在量的增长的同时,如何提升服务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首先,如前所述,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的价值理念,正确理解“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只有观念正确,才能从顶层设计开始,继续推进教育改革,完善我国的教育体制机制;只有观念正确,才能实践好教育教学,真正使教育成为开发民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手段;也只有观念正确,才能借助教育的手段,有效提升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有效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效开发中华民族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其次,教育服务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我国提出和实施素质教育已有20多年,但应试教育的巨大惯性仍然在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受教育者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充分发挥。不可否认的是,应试教育还是我国广大青少年幸福指数不高的原因之一,而且它通过孩子间接影响到家庭幸福。实践证明,以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还需要做更加艰苦的探索和改革。笔者根据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体会,认为目前我国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应重点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抑制家长的择校动机;二是强化学习的过程评价,弱化“一考定终身”的结果评价;三是改革和完善高考制度,扩大高校的自主招生和多元录取;四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广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索式教学等教学形式;五是遏制把道德教育、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全部课程化的倾向,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

再次,教育服务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广大劳动者就业、择业、换业提供教育平台。近年来,我国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获得快速发展,但在量的扩张的同时,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还面临许多问题。由于许多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是由过去的普通学校、技校、工校等转型而来,它们在师资队伍、实训条件、培育模式等方面都面临新的挑战,需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逐步予以解决。

最后,教育服务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必须积极倡导快乐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个性化发展等新的教育理念,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把教育公平作为机会公平的有力杠杆,使所有人都能够对教育寄予个人发展上台阶的希望。

第四,身心健康是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健康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本来毋庸赘言。但是,面对我国目前的状况,却不得不重申一个简单不过的道理:当个人发展的努力已经损害了人的身心健康时,人和事业(学业)的发展必须让位于身心健康。在我国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发展的压力加大的情势之下,过度疲劳、职业倦怠、亚健康状态、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自杀等正在损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给人们的事业及个人发展投下了浓重的阴影。如何协调健康与发展的关系,应引起国家及个人的重视。

从个人角度而言,以健康去支撑发展,把发展的欲望和努力限制在不损害健康的限度之内是明智的认识。发展的全面性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发展的自由性给个人保障健康留下余地。以损害健康、生命为代价的个人发展本质上就不是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以损害健康、生命为代价的个人发展不是带来幸福,而是带来痛苦和不幸,而且殃及家庭和亲友。所以,作为幸福愿景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与人的健康、幸福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近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过劳死、英年早逝、高压之下自杀或心理障碍的现象有增多之势,一桩桩都令人痛心,也都令人反思。个人发展是实现幸福的手段,幸福才是个人发展的目的。所以,从马克思开始,强调发展的自由性和全面性,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确立为未来理想社会的特征之一。

从国家角度而言,社会越是发展,越是要重视公众的健康保障。发展医学卫生及保健事业,积极推进新一轮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医疗保险和救济制度,推广心理健康服务,改善环境质量,加强健康教育,加强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等工作都有助于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将为我国民众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梦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们已经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大建设”确立为今后的国家任务。事实上,每一项建设都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所以科学发展观才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才把“统筹兼顾”当做其根本方法。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而论,文化繁荣需要予以特别关注。没有文化的繁荣,人很容易在文化“沙漠”中沦为劳动的工具或工作的奴隶,谈不上发展的自由与全面,更谈不上幸福。

党的十八大正是基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样一个基本认识,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把“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当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了向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不仅要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还要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唱响网上主旋律,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自主支配时间的增加,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质和量都在不断增长。只有经济的繁荣,没有文化的繁荣,人们有钱之后将会迷失方向。很多年以前,国内最先富裕起来的一些人,没有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积极性,而是热衷于吸毒、吃“黄金宴”和“人体盛”、包养“二奶”、成为商业性性交易的顾客群,导致一些新中国成立后已经绝迹的丑恶现象重新泛滥。当前,一些拥有稳定职业而且生活富足的群体,热衷于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他们天天讲着同样的故事,玩着同样的纸牌游戏,听着同样的打趣,直到消耗完剩余的时间和热情之后,才能散去入睡。这种生活状态,貌似轻松愉快,但时间一长,就会使人陷入无聊和空虚,那些不能承受空虚无聊的人只能选择离开。这种现象也是文化贫乏的一种表现,是物质富足之后没有向心灵健康迈进的懒惰之使然。心灵的健康一定需要文化滋养,也一定需要个人克服生活方式的一成不变,勇于挑战未知的世界,敢于涉足陌生的领地,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我们读书,我们思考和写作,我们聚会时因为朋友带来新思想而感到兴奋,我们从欣赏艺术到尝试着创造艺术,我们在挑灯酣战之后浪迹天涯。借此,我们得到的正是心灵的健康。我们为什么歌唱?为什么跳舞?因为歌声和舞蹈交流着人性中的真善美。我们为什么奔向大海?为什么攀登高山?因为大海的广阔、高山的险峻抒发着我们豪迈的人生体验。心灵的健康需要外部的文化滋养,也需要来自内心的创造欲望和进取精神。一个国家的文化大繁荣,需要政府的努力,社会的响应,更需要国民普遍的文化自觉及文化追求。

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向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精神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还有助于强化人的主体意识,使人逐渐形成对自身地位和价值的自觉;也有利于增强人的发展意识、自由意识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当人们把闲暇用于欣赏高雅艺术、从事文学创作、接受文化熏陶时,就可能孕育着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发展契机。文化繁荣,还可以以精神产品为媒介,传播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抵制落后腐朽的生活方式,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对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也有重要作用。

文化能够给人带来幸福,尤其是能够让人的精神世界感到充实,让人的心灵感到愉悦,让人的快乐源自于高尚,让人的审美趋向于高雅。中外古今的贤哲都认识到,人的幸福是立体的、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的幸福,也有精神的幸福,幸福感需要提升内心主动建构。我们之所以需要文化,就是因为文化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能够提升人的素养,使人们感受到精神幸福。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际上就是获得精神幸福的需求。幸福中国的建设,固然要依靠物质的力量、科技的力量,但也要依靠文化的力量,只有文化的力量才能给人带来长久的、持续的、深刻的内心满足。精神幸福是物质幸福条件基本满足之后的更高层面的幸福,它使我们过上不仅富足而且高尚的、高雅的、精致的,散发着浓厚人文关怀的生活。文化大师林语堂在其《生活的艺术》中所表达的思想是:文学、艺术、诗歌这些文化的事物的存在,是为了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更健全的人生意义,使我们回复到健康幸福的生活,我们拥有智识上的鉴别力,以艺术为游戏和个性,讲求读书的艺术和写作的艺术,追求宗教信仰,文学欣赏和审美等等,都是文化上的享受。也应该都是通过文化享受达到精神幸福的有益途径。

第五,消灭旧式分工和“三大差别”,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除了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工人为了谋求生活资料,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和被动发展。大工业在它的资本主义形式上再生产出旧的分工及人的职业固定化。这种分工把一个人变成农民,把另一个人变成鞋匠,把第三个人变成工厂工人,把第四个人变成交易所投机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是这样的人。旧式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益,推动了社会发展,但同时,又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机会的丧失作为代价。[15]因此,马克思认为,只有最终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才能继而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以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使劳动不再成为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这时,劳动也就成为真正自由的活动,社会最终实现了劳动者“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属于发展中国家。但30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让我们感到,发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我们正在一点点地接近这一理想。科技发展及其向各个产业的渗透,使过去泾渭分明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在许多产业模糊化了,产生了“蓝领”与“白领”之间的“灰领”工人;发达地区的农业农村发展以及城镇化推进,缩小了这些地区的城乡差别;过去农民渴望着“农转非”,惠农强农政策实施后反倒出现了“非转农”的诉求;教育改变了难以计数的贫寒家庭子女的命运,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贫困世袭的链条;自主就业、继续教育和双向选择为人们突破职业分工的严格束缚提供了可能。这一切,都在为未来实现所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准备着社会条件。

目前,一部分中国人呈现出来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状态,成为颇有吸引力的榜样,感召着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社会创造的条件,积极探求个人发展的新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必将成为人类幸福愿景中的瑰丽花朵,吸引着人们为之努力。中国幸福之旅的动力,越来越多地源自于人对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诉求。在发展中提升价值,在发展中增进幸福,感召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继续奋斗、自强不息。让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中,把个人发展、家庭幸福同国家强盛、民族振兴融为一体,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6、92~93、93~94、120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6、92~93、93~94、120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6、92~93、93~94、120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6、92~93、93~94、120页。

[7]参见罗宗毅、李作钦:《管理文明: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坐标》,《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8期。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243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6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243页。

[11]袁新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实现条件》,转载自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cn。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5~196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5页。

[15]参见袁新涛: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实现条件》,转载自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