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能够驱逐自卑
自卑的形成,涉及很多因素,原因也很复杂。一般说来,与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关。尤其是挫折对自卑感形成更具杀伤性。人生总得经受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挫折。遭受挫折之后,如果不能正视自己,往往就会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同时再遭受别人的不公正议论,这些议论再反馈过来,影响着自我评价。自我评价降低,就容易使自己多愁善感,萎靡不振,自卑起来。这些消极的观念会成为前进中的绊脚石,使个人活动的积极性大打折扣。自卑感还使一些人害怕交往,采取回避的态度,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使自己变得沉默寡言,与世隔离。也有一些人掩饰自己的自卑,走向另一个极端,把自己的不满投射到外界,投射到他人身上,变责己为责人,于是我行我素,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还有些自傲,实际上是自卑。
一位中学生向心理专家咨询:“随着年龄的一天天增长,我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使我经常不知所措。因此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是个没本事的人,不像其他孩子那样,他们什么都知道,能做很多事情。我感到很自卑,难道我真是这样的人吗?现在我该怎么办?”
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生活中形成的。这位中学生遇到的自卑问题,很多人都有,具有普遍性,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出路是想办法,去向别人学习,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的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他说的问题,很可能是因为他以前较少独立地处理问题,对父母过分依赖。一般来说,凡是在过分依赖他人的环境中长大的人,都比较缺乏判断能力,缺少独立处理问题的经验。随着年龄增长,父母不在身边时,缺少依靠就会怀疑自己,产生自卑。所以你所要做的就是逐渐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学会自己处理问题。对于不懂的事可以去问家长,但不要让他们凡事都包办,这样,你就会坚强起来、自信起来。
成功和自信是互为因果的,通常,人们只看到成功可以增强自信的一面,却不自觉地忽略了自信也可以促进成功的一面。不少人由于思想上的惰性心理作怪,往往误解为偶尔一两次失败会成为再接再厉的“兴奋剂”,但是如果屡遭失败,便灰心失望,丧失了勇气。因此自信的人都明白:百折不挠的意志才是成功的真正动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功到自然成。
在生活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怪现象:一个人愈是成功,就总是成功;而一个人愈是失败,就总是失败。有些人会说这是运气,成功的人交了好运,失败的人交了厄运。其实,这不过是借口。很显然,有了信心才会成功,成功了于是就更有信心。相反,丧失了信心就容易失败,愈是失败,也就会更加没有信心。因此,切勿把经常成功或屡遭失败的原因,归之于好运或命苦上去。用饱满的精神,全心投入,成功就会不请自来。
自信的人从来不会自惭形秽。引起自惭形秽这种不健康心理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某些人在心理上感觉低人一等。心理上的缺陷,并不一定就导致心智上的缺陷,因为自卑感和自尊心往往是同一个“情意结”的“两极”表现。这就意味着,自卑感来自自尊心。有些自卑感往往是强烈自尊心的反映。有些人自尊心很强,几乎不能忍受自己不如别人,而这种自尊心常导致隐蔽的、潜在的自卑感。
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心理学上的专有名词“情意结”,它深藏在人们潜意识中,以某一种特定的情感活动为中心,同时夹杂着另外一种心理活动。这种情意结不是一朝一夕或短期内形成的,而是由来已久的,一般是从童年起就形成了。人们的许多感觉,往往会被深深地压抑在意识深层,几乎变成了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了。情意结伴随着痛苦、厌恶和惧怕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也经常会表现为自卑感等。
对于自身的自卑感,若发挥积极作用,会促使人们在某些方面有超常的发挥,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代偿作用”,通过补偿的方式来弥补人们心理上的不足,促使其发挥长处。耳聋的贝多芬,成为划时代的“乐圣”,就是一个最为有力的证明。生理上有缺陷的青年人心中有一些自卑感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把自卑感转化为自强不息的推动力量!否则,将不再是生理的缺陷,而是人生的缺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