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效应:做事要把握好分寸
心理学家解释说,人接受任务、信息、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个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在课堂上,或者在听讲座时,如果对某个你还算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宣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有3点要讲”的时候,你会认真听,甚至会试图记下这3点。然而,当教师宣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有10点要讲”的时候,你便顿时失去了听下去的兴趣!在工作中,同事今天麻烦你帮忙做一件事,你欣然接受,不觉得有什么。而后接二连三地要求你帮助他解决问题,你也许碍于面子,不会推脱。但如果他一天之内,连续要求你做几件事情,你是否就会烦躁,甚至会翻脸呢?
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是因为“超限效应”的影响。心理学家解释:人接受任务、信息、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个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
在心理学领域,大家广泛借用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件轶事来解释超限效应:
有一次,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错误的教育方法,正是“超限效应”的具体表现。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感到讨厌,最终也就有了逆反心理。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家长的批评超过了一个度,而没有适可而止。
“超限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时要把握好一个量和度,做过了头,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往往会引起对方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这样会事与愿违,而中国传统的中庸哲学所讲的就是中正、中和可以有效地对抗超限效应的发生。
在生活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比如看电视剧时,中间经常会穿插一些广告,对于广告设计人员来说,一个创意很好的广告,第一次被人看到的时候,令人赏心悦目;第二次被人看到的时候,会让人用心注意到他宣传的产品和服务。但如果这样好的广告要在短时间内大密度轰炸的时候,就会令人产生厌恶感。所以,专业人士在做广告宣传时需要有一定的密度,需要从多角度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但要适可而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