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最大潜能
惯性思维让人套在失败的经验中爬不出来,以致失去了一次次唾手可得的机会。因此,当发现自己被惯性思维锁住时,一定要当机立断,立即挣开它的捆绑。
创造性潜能的发挥存在着诸多障碍。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性的无限潜能,但“现实”的力量却在扼杀我们的想象力。分析表明,创新能力最大的威胁来自于自身的“判断之声”。“这是一个愚蠢的主意,没有人喜欢它。”这些说法以及无数与此类似的其他说法,使我们对自己创造性的思考能力产生怀疑,这种缺乏自信的态度会阻碍你提出新的创意。
我们经常用生活中的普遍规律去看待事情,这样,常常使我们故步自封,画地为牢,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惯性思维,把自己套在失败的经验中爬不出来,认为有些事自己永远办不到,却完全忽视了许多内部和外界的条件已经改变,以至失去了多次机会。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被惯性思维控制时,一定要当机立断,立即挣开它的捆绑。
最早的火车车轮上套有齿圈,是通过钢轨上的齿条上下咬合向前运动的。当时,许多专家认为,车轮必须有齿,没有齿,火车就会打滑脱轨。司炉工史蒂文森将车轮上的齿圈去掉后,发现火车不仅不打滑、不脱轨,反而在铁道上稳定地飞奔疾驶,速度提高了至少5倍。从此,火车摆脱了齿圈车轮这种人为自设的障碍,史蒂文森的名字也被载入了人类交通发展的史册。
事实表明,给火车加上齿轮的这个设计构思,不过是设计者的一种自设障碍。为什么很多人都会有上述那种想当然的认识呢?原因在于,他们的思路都被一个自设的障碍堵塞了。这一障碍的来源主要是人们对于某些事物长期形成的主观感觉。这种感觉会在人们进行创造性思考中不自觉地冒出来,形成某种障碍,阻碍我们探索科学真知的道路。
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如果一味恪守前人的经验,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就会在思维定式中失去创新的机会。固定的思维方式容易使人产生偏见,这种偏见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它容易把人的思维引入歧途,也会给生活与事业带来消极影响。由此可见,针对如何解决某些带有创新性问题时,应主动检查头脑中是否存在着自设障碍。排除了这些障碍,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美国杰出的发明家保尔·麦克里迪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我告诉我儿子,水的表面张力能使针浮在水面上,儿子那时才十岁。我接着提出一个问题,要求他将一根很大的针投放到水面上,但不得沉下去。我自己年轻时做过这个实验,所以我提示他要利用一些方法,譬如采用小钩子或者磁铁等。他却不假思索地说:“先把水冻成冰,把针放在冰面上,再把冰慢慢化开不就得了吗?”
这个答案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它是否行得通倒无关紧要,关键一点是:我即使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上几天,也不会想到这上面来。经验把我限制住了,思维僵化了,这小伙子倒不落窠臼。我设计的“轻灵信天翁”号飞机首次以人力驱动飞越英吉利海峡,并因此赢得了14000美元的亨利·克雷默大奖。但在投针一事之前,我并没有真正明白我的小组何以能在这场历时18年的竞赛中获胜。要知道,其他小组无论从财力上还是从技术力量上来说,实力远比我们雄厚。但到头来,他们的进展甚微,我们却独占鳌头。
投针的事情使我豁然醒悟:尽管每一个对手技术水平都很高,但他们的设计都是常规的。而我的秘密武器是:虽然缺乏机翼结构的设计经验,但我很熟悉悬挂式滑翔以及那些小巧玲珑的飞机模型。我的“轻灵信天翁”号只有70磅重,却有90英尺宽的巨大机翼,用优质绳做绳索。我们的对手们当然也知道悬挂式滑翔,但他们的失败正在于他们懂得的标准技术太多了。
挣脱这种传统思维的桎梏,站到另一个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可能在别人眼中再普通不过的地方,在大家看来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对于一个善于抽身于当局,时刻准备用自己的脑力去创造奇迹的人,或许就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
在我们成长的环境中,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链条系住了我们。因此,我们独特的创意常常被自己抹杀,认为自己无法成功。其实,这一切都是我们心中那条系住自我的铁链在作祟罢了。当我们发现自己被那一条条铁链锁住时,要当机立断,立即排除自设障碍,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