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当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学会另辟蹊径。另辟蹊径,你就会撇开别人的优势,如入无人之境般浮出水面,并跃上成功的平台。
人生一世,每个人都想在某方面占领一方天地,撑开一片天。但不管是与你同龄的人,还是不同龄的人,都在与你一起争风较劲儿,谁行谁不行,并不取决于你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取决于你占有多大的优势,包括才艺上的优势,资金上的优势,人缘上的优势……等等。谋求成功的人都在明里暗里争夺这些优势和创造这些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你对自己的优势如数家珍似的进行总结和比较之后,你就会发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奋斗了几年,依然还不是行业里的尖兵,那么,你该怎么办呢?
很多成功者总结经验说:另辟蹊径,走与别人不一样的路,你就会撇开别人的优势,让别人的优势变成挥向你的空拳,你将如入无人之境般浮出水面,并跃上成功的平台。
1982年,在美国枟幸福枠杂志上所列的全美500强大企业名单里,赫然跃上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电子工业公司——苹果计算机公司。一年之后,奇迹再次发生。年轻的苹果计算机公司青云直上,一举跃到了第291位,营业额达9.8亿美元,它的迅速发展引起了美国企业界的极大关注。是谁采用了什么策略取得了如此大的成绩?
领导这家公司的主要是两位年轻人——史蒂夫·乔布斯和斯蒂芬·沃兹奈克。当时,在美国,许多计算机生产厂家都把研制和生产的重点放在大型计算机上,史蒂夫·乔布斯和斯蒂芬·沃兹奈克却决定另辟新路,将注意力集中到个人计算机上。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他们终于在1976年研制成功了一台家用电脑,命名为“苹果1号”。当他们把这台电脑拿到俱乐部展示时,立刻吸引了不少电脑迷,他们纷纷要掏钱购买,一下子就订购了50台。从此,他们的订单源源不断。这样,1977年,“苹果计算机公司”正式宣告成立。
到1981年,苹果计算机公司生产的个人计算机占据了美国市场上个人电脑总销售量的41.2%。难怪纽约基础书籍出版公司在1984年出版的畅销书枟硅谷热枠中,对苹果计算机公司发迹和崛起的速度极为赞叹,认为:“一家公司只用了5年时间就有资格进入美国最大的500家企业之列,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当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学会另辟蹊径。实际上,促成人类社会进步的一切科技发明,起因都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另辟蹊径”。比如为了解决“怎么才能更快地收割小麦”的问题,如果我们仅限于传统的方法——把镰刀磨得更快,而不是想着去发明另外一种方法,那永远也发明不了联合收割机。上一次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次不一定适用。我们可能还有其他的办法,也许还有比传统的办法好上百倍千倍的办法。
创造力和勇气,是创业者成功的必备条件,而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人,只能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可以说,创造性活动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活动。模仿只能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终究不会有什么发展。要想使自己有所成就,就必须学会突破自我,不断想出新点子。
法国人贝纳德古·塔兹做邮购唱片生意一干就是10年,可尽管他很努力,仍旧两手空空。塔兹心想,总跟在别人后面跑,不是办法啊!为什么不另起炉灶,走一条自己的路呢?于是他下决心向其他同行不曾或不愿意涉足的领域进军。
市内的艺术馆保留有许多欧洲中世纪管风琴音乐作品,其中很大一部分与宗教艺术有关,很少有人问津。塔兹尝试着制作了这一类作品,投放市场后,备受顾客青睐,他因此大受鼓舞。于是,塔兹就地取材,把开发“稀有曲目”作为自己的经营方向。在经营过程中,塔兹本着不搞噱头,曲目和录音都以追求品质为首要任务的方针展开生意,结果不但扩大了业务,还挖掘了许多“冷僻乐曲”,挽救了不少面临失传的“音乐宗教资产”。到如今,塔兹在欧美六个国家设有分公司,本人也获得了“唱片大王”的美称。
如果把人类的思想世界比作一个万紫千红的花园,那么每个人的思想都不过是其中的一支花朵。但如果你将自己的思想之花置于一个独到的地方就会撩人眼目,招人青睐。这个独到的地方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因其想不到,才不会被别人挤占;因其想不到,才会更卓尔不群地展示自己。
出类拔萃的精要,从某种程度上讲,或者说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敢于另辟蹊径,采取不寻常的举措。只有敢于打破常规的人,才能开辟出一条别人不曾走过的路,只有在别人没到过的地方,才可以得到别人得不到的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