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千万不可做异类

千万不可做异类

时间:2023-08-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千万不可做异类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且都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小陈到一家公司做营运工作,很快就以其聪明和异于同事的奇思妙论闻名公司上下。小陈已经被企业的主流舆论定位为“怪才”,说明他的这种才在老板和大众眼里只能搞笑,没有实际价值,甚至有时还有点违反企业文化要求,他已经是企业的异类了。

千万不可做异类

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而且都希望自己与众不同。

小陈到一家公司做营运工作,很快就以其聪明和异于同事的奇思妙论闻名公司上下。企业内刊在介绍新人时,还赠送“怪才”之名给他。起先他很高兴,新进同事只有他这么有名气,只有他每说一句话都被人追捧,他的才华如此出众又如此被大伙所重视,所以他越发竭力创造惊人之言,做惊人之事。没几年,一起进企业的同事,甚至不少后进的同事都升上去了,他还在原地打转。他不服气,自己什么都做得不错,哪方面都比晋升的同事强,凭什么提升他们呀?

道理很简单,他所在的企业,是一个风气比较保守,强调团队精神,做事讲究按部就班、有板有眼的公司。小陈已经被企业的主流舆论定位为“怪才”,说明他的这种才在老板和大众眼里只能搞笑,没有实际价值,甚至有时还有点违反企业文化要求,他已经是企业的异类了。公司不需要游侠异人,公司要的是信奉企业文化、遵循规章制度和潜规则的好员工。当老板考虑提拔员工时,这一类怪才是根本不被考虑的。在人力资源部考评时,小陈永远也不会得到“优秀”的评价,虽然“优秀”二字也可能只是个表面好看而已。如果小陈这类人都晋升了,那岂不代表着公司信奉的文化和游戏规则都变了吗?老板还如何管得住其他人?如果小陈这类人都算“优秀”,那岂不说明今后公司里是越怪越好?

更糟糕的是,小陈在企业中已经变成异类的代名词,许多不合公司文化的话反复流传之后到他这里,却众口一词说是他的最新创造,让他有口难辩。就像著名的某体育节目主持人那样,一旦群众认定你是什么类型的人,那么该类型的话和事就一定是你说的、你做的,而不管事实是否如此。

事到如今,小陈悔之晚矣。他最后总结,自己错就错在没有明确的自我定位,不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没有根据定位去塑造自己的形象,凭着天赋小聪明随心所欲,以至于被企业钉到十字架上成了另类典型,连才进公司三天没见过面的新员工都知道他的大名。不少人还故意经常逗他发表搞怪言论,试图从他嘴里听到大伙平时只敢想不敢说的经典语录,发泄一下隐藏在心里的不满、郁闷。

好在故事的结局不算太坏,小陈毕竟还有一些优点,他终于在企业中找到理解和欣赏他的“大树”,虽然不是很大,不能提拔他晋升,但却可以为他说好话,让他有机会去参与一些团队项目,在大伙面前树立新形象,创造机会让大老板们见到他,从而改变老板的成见。而小陈自己也很争气,有板有眼地按企业规则做事做人,慢慢地不少同事觉得他变了,有些人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批评他不像以前那样有灵气了,但小陈很高兴,因为几个大老板对他的评价大幅升高,他有更多机会去参与项目,甚至有时还做个小组长什么的,主流舆论正在向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更重要的,是小陈感觉到自己成熟了许多,为人处世得体了很多,其实他的价值观和人格并没有分裂,但他更懂得如何自我保护,如何用主流认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如何面对现实。

像小陈那样,有才华、有能力也有业绩,同时希望受重视重用、晋升、加薪的人非常多。很多人都希望用“出位”、用“创新”来快速地达到目的。他们认为,一个人要显山露水出人头地,与众不同是非常重要的,而创新是与众不同的最好途径。

职场上,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应聘的时候都知道这点,尽量表现自己最好的那面。但一旦进了公司,并不是万事大吉了,应聘时留给东家的那点好印象,能不能继续发扬,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你要先搞清楚这个公司的传统习俗、企业文化、工作氛围,然后去融入团体,继而再用合适的方法表现自己。须知,第一印象没印象,也比第一印象不好要强许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