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中国地震台网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是中国地震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于1986年合作建设,现有145个台站,如图1-4所示。在初期阶段是通过邮寄磁带收集全国11个台站的地震数据,数据在时间上滞后一周至一个月。从1995年起,双方就CDSN数据通信的方案和技术实施问题进行新一轮的合作。
图1-4 中国地震台站网分布图
1995年海拉尔和白家疃两条实时地震数据专线相继开通。这两条专线分别将两台站的地震数据经电信部门的专用电话线,传送到位于北京市的地球所大楼内的CDSN数据管理中心(DMC),再通过当时已开通的,由CDSN/DMC至美国西海岸卫星地面站的国际卫星线路,将这两个台站的地震数据,实时地传送给美方,64Kbps带宽的国际卫星线路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地震局唯一连接互联网的通道,与美方传送实时地震数据,为大震后的快速反应创立了一种至关重要的数据通信手段;也使我国首次尝试了向IRIS全球台网数据管理中心提供我国CDSN台站的实时地震数据的可能性。1998年光缆数字传输DDN替换原有的电话线传输数据,完成了第一期技术改造。避免了原来电话线的许多弊端,大大提高了抗干扰性和安全可靠性,提高了数据传输质量。
2001年,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中美科技合作项目是由中方的中国地震局(CE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NSF)和美方的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体(IRIS)共同支持的。台网的技术负责单位分别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IGCEA)和美国地质调查局阿尔布开克地震实验室(USGS/ASL)。1992—2001年,中美双方执行了CDSN二期技术改造计划。CDSN二期技术改造计划的目标是将CDSN改造成符合IRIS全球地震台网(GSN)技术规范的“新一代”CDSN(Chen et al,1994;周公威等,1995)。
CDSN二期技术改造的技术内容包括:进一步提高CDSN对全国地震的监测能力,增设拉萨台和西安台,用新一代智能化的IRIS/GSN台站设备更新原有设备,采用国际通用的地震数据交换标准格式(SEED)的超宽频带、大动态(140dB)记录数据,使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成为GSN的组成部分;将STS-1地震计的宽频带数据信道(5~0.04Hz)改变成甚宽频带数据信道(8.5~0.003Hz),并由触发记录改为连续记录;在CDSN台站,安装STS-2或GS-13甚短周期地震计,其检测地震波的高频分量可达30Hz以上,安装FBA-23加速度地震计,其检测加速度的上限达20m/s2;改造CDSN数据管理中心(DMC)和台网维修中心(NMC),用新软件系统提高台网数据处理、编辑、数据服务能力,并兼顾核查数据处理与分析;实现CDSN台站至CDSN/DMC,以及由CDSN/DMC至USGS/ASL的国际地震数据快速传输;使DMC具有通过国际互联网访问国外地震数据库的能力。CDSN从1986年起便是国际数字(宽频带)地震台网联合会(FDSN)的第一批入会成员(陈运泰等,2000)。
1.台站信息
“新一代”CDSN台站信息如表1-1所示。
表1-1 CDSN台站信息
续表
2.“新一代”CDSN台站数据记录系统
地震计配置的类型:
Streckeisen Model STS-1/VBB三分向系统(配置于BJT,ENH,KMI,WMQ,HIA,LSA,XAN);
Streckeisen Model STS-2/BB三分向系统(配置于ENH,KMI,SSE,WMQ,MDJ,LSA,XAN,QIZ);
Teledyne2Geotech Model GS213/VSP三分向系统(配置于BJT和HIA);
Kinemet rics Model FBA223/LG三分向系统(除LZH外其余台站均配置);
模数转换器类型:ADC为Quanterra Model Q2680(除LZH外其余台站均配置);
数据格式:所有分向系统均为SEED,格式的24位整数数据;动态范围:140dB。
3.CDSN运行状况
1992—2001年,根据IRIS/GSN的技术标准,对CDSN台站陆续进行了技术改造,“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数据可用性诸年度达到或略高于97%,仅以2002年为例,CDSN/DMC全年接收并处理了775盘台站磁带(数据量约105GB),并且生成了220片CDSN数据光盘存档;2002年,CDSN/DMC为USGS/ASL提供了775盘“新一代”CDSN台站原始记录磁带(数据量约105GB);CDSN/DMC接收到来自USGS/ASL的1088片GSN的SEED卷数据光盘,546片CDSN/SEED卷数据光盘。2002年开始,CDSN/DMC为中国地震学家的数字地震学研究提供了海量的地震事件波形数据。CDSN数据管理中心也在不断研发实时数据处理软件,为大震震源参数的测定和速报提供数据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