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为何是“开关”
(一)“认同”赋予“决定”生命
人们常常认为自己作出决定,就可以付诸实施。实际上,他们往往漏掉了一个层次——在作出决定到付诸实践之间,还必须对“决定”认同。
所有付诸实施的决定,都是经过“认同”而“启动”的,相反,缺乏认同的“决定”,其实仅仅是一个想法。必须在理念上、情感上等对这一决定完全“认同”,决定才会拥有生命。
罗洛·梅是美国著名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在所撰写的名著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起不幸的渔船沉没事故中,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在波涛汹涌中与一个老年人紧紧抱着一块木头随波逐流了1个小时。他告诉老人说他自己还很年轻,还不该死。
最后,他说:我完了,再见,大伯。然后松开木头,沉入了水中。
为何这位年轻人开始时舍不得生命,最后却在比自己能力差的老人面前,早下决心放弃生命呢?
在第二章中,我们讲到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采取能逃走却不逃走的决定。这是一个千古罕见的艰难决定,为此,他丢弃了自己的生命。
关键在于“认同”。首先是理念的认同:“世界变法未有不流血者。”再是自己角色的认同:“中国以变法流血者,请自谭嗣同始!”
即认可自己是中国以流血牺牲唤醒民众的人,于是从容赴难。
这说明,只要认同,即使常人做不到的事也可以做得到,也唯有认同,才能让人作出他应该做的事。
为何认同能赋予决定以生命?
关键在于认同或不认同。实际上与心能自赋率密切相关——你认同,就是赋予对象能量,不认同,就是不赋予它能量。
奥修是印度哲人、“静心运动”的创始人与领导者,他对这点也有十分精辟的见解:
“你具有能量的泉源,任何发生在你生命当中的,都需要你的能量。如果你将那个能量的泉源切断,那就是我们说的不认同。如果你不跟任何东西认同,它就会变成死的,它本身没有能量。观照的另一面就是不认同。”
(二)认同的强度构成决定的强度
对事情的坚持与放弃的程度,与认同强度成正比。尤其在有两种以上认同发生矛盾的时候。认同强度高,坚持程度就高;认同强度低,坚持程度就低。
如罗洛·梅所记录的年轻人开始时舍不得生命,最后却比老人早下决心放弃生命。开始他认同的理念是“自己还很年轻,还不该死”。
但是当挣扎无望时,他却比老人更早放弃,这在于他此时已经更认可一个理念:“再努力也是无用的,无非多增加一点痛苦而已。”
对后一理念的认同,在程度上远远超过“自己还很年轻,不该死”的认同,导致他对此放弃。
相反,也许由于阅历,也许由于多年所锻炼出的忍耐精神,老人却比他更能坚持。因为老人认同的是另外一个理念:“不管怎么样,还得忍受下去!”
(三)认同的清晰度,与心灵的自由度密切相关
许多人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完全认同,而且多采取“不由自主”的态度。这种“认同”,多是经过许多次经历而得出的结论,似乎不可动摇。“不由自主”能够带来“自动化”,看来都是提高效率。
但是,任何没有被“清晰”地认知过的认同,都潜藏着被动的、没被真正客观检验过的危险,是最简单不过的习惯的产物。
因此,对任何认同都应该保持一种清醒的态度。应学会经常将模糊的、“不由自主”认同的东西,上升到清晰的层次,再重新思考、判断该项“认同”是否正确。
这样,你原有的“认同”,就多了一些科学的根据,你的心灵,也多了一份自由。
(四)心灵自然发生的阶段与心灵重整的阶段相反
这是从心灵发生的角度来看待的。要做一件事,其心灵发生的阶段分别是:(1)认知;(2)判断;(3)决定;(4)认同。
在这里,“认知”是最初的层次,“认同”是最后的层次。
而要进行心力重整,其次序完全可以颠倒过来:(1)认同;(2)决定;(3)判断;(4)认知。
也就是说,心灵重整正好可以从“认同”这一阶段开始,再回过去步步溯源,每一步都思考其对不对,是否有其他可能,是否能够进一步改进。
由于“认同”是你对一件事的态度,时间发生之最近处,所以也是最能够着力处。将此处控制得好,等于将“闸门”控制住,进退自如,也好进一步确认和改进。
懂得了这几点后,我们就该充分采取合适的方式,决定该如何进行心灵重整或开启心力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