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注解】
(1)必:一定。
(2)四方:天下。
【翻译】
大丈夫一定要志在天下,以国为家。
【链接】
李白的诗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李白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屈原之后,李白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称赞李白:“千载独步,惟公一人。”杜甫对李白评价甚高,称赞他的诗“惊风雨”、“泣鬼神”,而且无敌于世、卓然不群。韩愈对李白极为推崇,在《调张籍》中有言:“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在《石鼓歌》中叹道:“少陵无人谪仙死。”白居易曾作《李白墓》诗,凭吊李白“可怜荒陇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李白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歌题材多种多样。由于生于盛唐时期,诗歌以浪漫为主,豪放大气。其代表作包括: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长干行》、《子夜吴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调动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在李白的诗中,充满了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受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
在李白的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形成神奇、瑰丽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