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个哲学家

一个哲学家

时间:2023-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关键观点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它的头发,当你没有抓住后悔时,却只能摸到它的秃头了。但是,最好的时机没等到,反而将最好的时机给错过了。当他准备就寝时,突然发现皮包不翼而飞,他立刻下楼告诉旅馆的经理。因而,在生活中,一个人在面对一些自己认定的事情的时候,就应该当机立断,不应让一些不必要的因素干扰自己的行动。

本节关键观点

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它的头发,当你没有抓住后悔时,却只能摸到它的秃头了。或者说它先给你一个可以抓的瓶颈,你不及时抓住,再得到的却是抓不住的瓶身了。因而,人就应该少考虑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而要立即行动。

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学家,天生一股特殊的文人气质,不知迷死了多少女人。

某天,一个女子来敲他的门,她说:“让我做你的妻子吧!错过我,你将再也找不到比我更爱你的女人了!”哲学家虽然也很中意她,但仍回答说:“让我考虑考虑!”

事后,哲学家用他一贯研究学问的精神,将结婚和不结婚的好、坏所在,分别罗列下来,最后发现,好坏均等,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抉择。于是,他陷入长期的苦恼之中,无论他又找出了什么新的理由,都只是徒增了选择的困难。

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人若在面临无法取舍的抉择的时候,应该选择自己尚未经历过的那一个。他心想:不结婚的处境我是清楚的,但结婚会是个怎样的情况,我还不知道?对!我该答应那个女子的央求。

哲学家来到女人的家中,问女人的父亲说:“你的女儿呢?请你告诉他,我考虑清楚了,我决定娶她为妻!”

女人的父亲冷漠地回答:“你来晚了十年,我女儿现在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了。”

哲学家听了,整个人几乎崩溃,他万万没有想到,向来自以为傲的哲学头脑,最后换来的竟然是一场悔恨。而后两年,哲学家抑郁成疾,临死前,将自己所有的著作丢入火堆,只留下一段对人生的批注:“如果将人生一分为二:前半段人生哲学是‘不犹豫’,后半段人生哲学是‘不后悔’。”

孔子说过,人应该三思而后行。一个人在做某个决定的时候,喜欢权衡一下事物的利弊,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太瞻前顾后,则只会让机遇白白流失掉。正如上述的哲学家,本来双方都很中意,可以结合成为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因为哲学家过于犹豫,结果换来一场悔恨。

培根说得好:“机会老人先给你送上它的头发,当你没有抓住后悔时,却只能摸到它的秃头了。或者说它先给你一个可以抓的瓶颈,你不及时抓住,再得到的却是抓不住的瓶身了。” 因而有时候,人就应该少考虑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而要立即行动。

毕尔先生每个月的收入是1000美元,但是每个月的开销也要1000美元,收支刚好相抵。夫妇俩都很想储蓄,但是往往会找些理由使他们无法开始。他们说了好几年:“加薪以后马上开始存钱”、“分期付款还清以后就要”、“渡过这次难关以后就要”、“下个月就要”、“明年就要开始存钱。”

最后还是他太太珍妮不想再拖,她对毕尔说:“你好好想想看到底要不要存钱?”他说:“当然要啊!但是现在省不下来呀!”

珍妮这一次下定决心了。她接着说:“我们想要存钱已经想了好几年,由于一直认为省不下,才一直没有储蓄,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认为我们可以储蓄。如果你真想储蓄,就把薪水的10%存起来,不可移作他用。虽然我们说不定要靠饼干和牛奶过到月底,但只要我们真的那么做,一定可以办到。”

为了避免以前的错误,他们于是决定将薪水的10%存起来。虽然,他们为此吃尽了苦头,但是也留出了他们自己所计划储蓄的钱,终于告别了“没钱可储蓄”的日子。他们的日子逐渐越过越好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一个人面对目标的态度是迅速反应、果断做出决断,还是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地犹豫彷徨,其结果是不同的。如果顾虑太多,往往会一无所成。所以,很多事情不能这么想“我将在某一天开始去做某事”,而应该“我现在就去做,马上开始”。

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目标和梦想,都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然而,很多人却不知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一方面是担心失败,另一方面是想等待一个最好的时机出现。但是,最好的时机没等到,反而将最好的时机给错过了。时间是不会等人的,对于一些事而言,及时做出决定并为之付出行动才能使机遇不与自己失之交臂。

乔根·裘大是哥本哈根大学的一名学生,有一次他到美国旅游,先到华盛顿,下榻在威勒饭店,住宿费已经预付。他上衣的口袋放着到芝加哥的机票,裤袋里的皮包放着护照和现金。当他准备就寝时,突然发现皮包不翼而飞,他立刻下楼告诉旅馆的经理。

“我们会尽力寻找。”经理说。

第二天早上,钱包仍然不见踪影。他只身在异乡,手足无措。打电话向芝加哥的朋友求援?到丹麦使馆补办遗失护照?苦坐在警察局等待消息?他脑子里闪过一个又一个念头。

突然,他告诉自己:“我要看看华盛顿,我可能没有机会再来,今天非常宝贵。毕竟,我还有今天晚上到芝加哥的机票,还有很多时间处理钱和护照的问题。如果我现在不畅游华盛顿,将来就没有机会了。我可以散步,现在是愉快的时刻,我还是我,和昨天丢掉钱包之前没有什么两样,来到美国我应快乐,享受大都市的一天,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丢掉钱包的不愉快上。”

于是他开始徒步旅游,爬上华盛顿纪念碑,参观白宫和博物馆。虽然许多想看的地方他没有看到,但所到之处,他都尽情畅游一番。

回到丹麦之后,美国之行最令他难忘的就是徒步畅游华盛顿,因为那令他知道把握现在最重要。5天之后,华盛顿警局找到了他的皮包和护照,寄还给他。

想法如果没有行动的支撑,只能是一个想法,而不能带来任何有意义的东西;而一个人如果不能及时行动,那么同样不会带来好的结果。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不能把握现在意味着错过现在,对一些事情犹豫不决意味着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事情。因而,在生活中,一个人在面对一些自己认定的事情的时候,就应该当机立断,不应让一些不必要的因素干扰自己的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