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会感恩,忠诚企业

学会感恩,忠诚企业

时间:2023-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感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这是许多企业领导和员工之间矛盾紧张的原因之一。感恩并不仅仅有利于企业和领导。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

——〔中〕李嘉诚

1.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员工

许多成功人士在谈到自己成功经历时,往往过分强调个人的努力因素。事实上,每个登峰造极的人,都获得过别人的许多帮助。一旦你设定出成功目标并付诸行动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获得过许多意料之外的收获。你应该时刻感谢这些帮助你的人,感谢上天的眷顾。

生而为人,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呢?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而且感恩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某本条件。

如今的年轻人,自从来到人世间,都是受父母的呵护,受师长的指导。他们对这个社会没有一丝贡献,却牢骚满怀,抱怨不已,看这不对,看那不好,视恩义如草芥,只知仰承大地的甘露之恩,只知道索取,却不知付出,可见其内心的贫乏。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动物尚且懂得感恩,何况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我们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我们教导子弟,从小就要知道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应知物力维艰”,目的就是要他懂得感恩。

感恩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道德。然而,人们可以为一个陌生人的点滴帮助而感激不尽,却无视朝夕相处的领导的种种恩惠,将一切视之为理所当然,并认为他们之间就是一种纯粹的商业交换关系。这是许多企业领导和员工之间矛盾紧张的原因之一。

的确,雇用和被雇用是一种契约关系,但是在这种契约关系背后,难道就没有一点同情和感恩的成分吗?领导和员工之间并非是对立的,从商业的角度,也许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从情感的角度,也许有一份亲情和友谊。

你是否曾经想过,写一张字条给你的上级,告诉他你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工作,多么感谢在工作中获得的机会。这种深具创意的感谢方式,一定会让他注意到你甚至可能提拔你。感恩是会传染的,领导也同样会以具体的方式来表达他的谢意,感谢你所提供的服务。

真正的感恩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迎合他人而表现出的虚情假意。与溜须拍马不同,感恩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报的。一些人从内心深处感激自己的领导,但是由于惧怕流言蜚语,而将感激之情隐藏在心中,甚至刻意地疏离领导,以表自己的清白。这种想法是何等幼稚啊!

感恩并不仅仅有利于企业和领导。对于个人来说,感恩是富裕的人生,它是一种深刻的感受,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能。

感恩和慈悲是近亲。时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你会变得更加谦和,更加高尚。每天都用几分钟时间,为自己能有幸成为企业的一员而感恩,为自己能遇到这样一位领导而感恩。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对的,不论你遭遇多么恶劣的情况。

当你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当你准备辞职调换一份工作时,同样,也要心怀感激之情。每一份工作、每一个领导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在辞职前仔细想一想,自己曾经从事过的每一份工作,多少都存在着许多宝贵的经验与资源,那些失败的沮丧、自我成长的喜悦、严厉的领导、温馨的工作伙伴,还有值得感谢的客户,这些都是我们人生中值得学习的经验。

如果你每天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那么,你工作的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积极的。你的责任心也会与日倶增。

2.以感恩之心忠诚对待企业

作为一个员工,如果你能忠诚于你的企业,对工作负责,那么,你肯定是一个容易成功的人。因为,由于你的忠诚和不断的努力工作,企业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领导,最先赏赐的自然就是你了。你为企业付出你的忠诚,企业也会用忠诚来回报于你,你将会得到领导的赏识,这样你自然就能脱颖而出了。

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干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来才行。怎样才能干出不寻常的事情来,靠的是什么?回答很简单,就是你的责任感和忠诚。

一个主管过磅称重的职工,也许会因为怀疑计量工具的准确性而提出质疑,并因此而进行修正,从而为企业挽回巨大的损失,尽管计量工具的准确性属于总机械师的职责范围。正是因为这种责任感,才会让别人对他刮目相看,或许这正是他脱颖而出的一个好机会。相反,如果他没有这种责任意识,也就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来自责任。

钢铁大王卡内基就认为,他一定会重用那些勇于也乐于承担责任,甚至为了维护整个企业的利益而敢于违背领导命令的人。因为他相信这样的人是忠诚的。卡内基如此,很多企业的领导者也是如此。

今天的领导者们日益清晰地认识到,员工的责任感和忠诚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企业制胜的法宝,是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岿然不动的坚实根基。责任感和忠诚代表一个团队成员的最基本的人心态度,是员工的最基本的一种工作精神,它能始终保证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个忠诚而富有责任感的人是容易获得成功的,因为别人愿意和他合作,他会让人放心,他值得别人信任。

3.以感恩之心勤奋工作

美国商界名人约翰•洛克菲勒曾对工作做过这样的注解:“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判断力,我们的适应力以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

其实,每个工作岗位都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能,都是从业人员在社会分工中所获得的扮演角色的舞台。每个人不仅可以通过工作获取生活的物质来源,还能够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任何人离开了这个平台,就如同演员离开了舞台,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

然而,职场上却有很多人仅仅把自己所在的企业当成一个完成工作的地方,工作也只是为了自己的那份薪水。他们总在盘算:我为上级做的工作应该和他支付给我的薪水一样多,只有这样才公平。这种短浅的目光不但使他们的工作充满了痛苦,而且会使他们丧失前进的动力。而优秀员工则不同,他们把工作看成一个自身生存和个人发展的平台,这样,原本单调的工作就成了事业发展的一个契机。

能力的锻炼远比薪水重要得多,企业为你能力的提升和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当你的能力得到领导的认可和赏识时,领导就会付给你更多的薪水。企业不但是员工之间互相交流和协作的平台,也是员工学习和展示才华的平台,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认识企业,你的职业生涯才有意义,你才能将工作视为事业发展的一个平台,这样,你就能更有激情地去工作。

在充斥着激烈的竞争和淘汰的社会中,是企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站立的支撑点。如果现在的你正受雇于某个企业,那么请珍惜眼前的大好机会吧!请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尽心尽力地工作,因为你的辛勤付出,必将会给你带来不可估量的收获和回报。

4.忠诚自己的企业的表现

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已经习惯于在工作上拖拖拉拉、社交上狡诈多疑,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拼命地排除他人,这些都是社会竞争的结果。许多人认为,忠诚会妨碍自己从社会中获得利益,是利益之路上必须清除的一只拦路虎。这种看法是极其错误的。

一个员工能把自己与企业紧密连接起来,就是忠诚。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是一致的。员工忠诚于企业,企业信任员工。在这个情感的纽带中,企业和员工将共同走向辉煌的成功。

可是今天,我们放眼望去,具备真正的忠诚意识的人实在太少了。若要改变现状,对员工个人而言,就是要正确对待自我,主动树立忠诚意识;对企业而言,要完善激励制度、培养员工的忠诚精神。

在爆发经济危机的时候,西方国家有一家制鞋厂的工人们组织起来,推荐了两位代表向领导要求增加15%的工资。其实,当时的工厂前途也不容乐观,只能勉强维持下去,根本没有能力增加工资。如果要加工资的话,工厂就会陷于破产的境地。但工人们怎么会理会这些呢?于是,两位代表理直气壮地来到了领导办公室的门口。领导平静地与两位代表分别进行了交谈。领导真实地说出了工厂目前的处境,并恳请工人们与工厂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但两个代表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第一位代表大致浏览了一下账目,发现工厂的确没有多少赢利。他是个明理的人,于是他对领导说:“我现在明白了。您也有您的难处,现在是工厂的困难期,我们员工应该和工厂站在一起。我不会再提加工资的要求了。”

而第二位代表的态度却很强硬。他强调说:“如果工厂不加工资,那我们就辞职。离开了这里,我们也不会饿死的。”

后来,当领导把工厂的实情坦率地告诉工人们后,大多数通情达理的工人都留了下来,默默地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只有少数工人离开,其中包括那个牢骚满腹的第二位代表。后来,风潮慢慢地平息了下来。再后来,经济危机也过去了,工厂的效益越来越好。

这次风潮把那些不稳定分子带走了,他们中有的人在别的企业立下了脚跟,有的仍然在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工作。而那位喜欢出风头的代表,却一直没有找到接纳他的企业。后来,他连交房租的钱都没有了,只好在大街上流浪。

在留下来的那些工人中,有少数人得到了提拔。其中那位明理忠诚的代表由于其表现一直很突出,最后被晋升为企业的一名经理。

这一切都发生得那么自然,而又那么真实。事件中的两位代表,他们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态度和立场的不同却使他们的结果大相径庭。那些忠于企业,能与企业风雨与共、同舟共济的人,总会笑到最后。

忠诚,应当是每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的外在体现,它应该是伴随一个人一生的一种品格,绝不能在不需要时就丢弃、遗忘,那不过是一种“伪”忠诚罢了。

忠诚,我们永远都不应该放弃!

5.讲究诚信是员工美好品质地体现

以诚相待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原则,大多数矛盾都能用诚信的办法解决。只要真诚待人就能赢得良好的声誉,获得他人信任,将潜在的矛盾化解在无形之中。

诚实是没有等级、不分程度的,诚实就是绝对的诚实。不论诚实与否,诚实都不是为交换报酬而来的,诚实本身就是奖励,它是人类行为最具有成效的一种。诚实的人从不担心谁撒了什么谎,无需忧虑会被揭穿,所以,他们可以集中心力,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人们都喜欢和诚实的人交往共事,也许你无法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你,但是至少可以让大多数人都信赖你。日久天长,诚实的人会逐渐形成宽容博大的胸怀,周围也会充满微笑和友爱。

伊莉莎白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资深人事主管,在谈到员工录用与晋升方面的尺度时,她说:“我不知道别的企业在录用及晋升方面的标准是什么,我只能说,我们企业注重应征者对金钱的态度。一旦你在金钱上有了不良的记录,我们企业就不会雇用你。很多企业也跟我们一样,很注重一个人的品行,并且,以此作为晋升任用的标准。如果品行有污点,即使应聘者工作经验丰富、条件优越,我们也不会聘用的。这样做的理由有四点:

“第一点是一个人除了对家庭要有责任感外,对雇主守信是最重要的。若一个人在金钱上缺乏诚信,就表示他在人格上有一定的缺陷。

“第二点是如果一个人在金钱上不守诺言,他对任何事都不会守信用。

“第三点是一个没有诚意信守诺言的人,他在工作岗位上必定也会玩忽职守。

“第四点是一个连本身的财务问题都无法解决的人,我们是不会任用的。在金钱方面有不良记录的人,犯罪率是普通人的十倍。当我们支出金钱时,要诚实守信,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我们为人处事。”

伊莉莎白的用人标准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诚实是衡量人品行的一把尺子。这把尺子,任何时候都适用于所有人。诚实守信不仅是一个人品行的证明,同时,它还使人树立起对家庭、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

6.在情感上认同你所属的企业

为了使自己能对工作尽职尽责,你必须在情感上认同你供职的企业,只有这种内心的认同,才能使你自觉地以全部的精力和热忱对待工作。如果你想成为企业骨干,期望有美好的职场前程的话,你就必须获得认同。它会促使你更加全心全意地为企业利益而努力工作。

对企业有高度的认同感,无论对员工还是企业都有好处。因为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员工的利益才能得到可靠的保证。

然而,在如今职场中,大部分人不能专心致志地工作,他们把供职的企业当作人生的驿站和获得面包啤酒的场所,没有丝毫的认同感。其实,他们这么做伤害的不仅仅是企业与领导,更会伤害自己的前程。在职场中,如果没有对企业的高度认同感,是很难取得卓越的成绩的。

认同企业不只是一种想法、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行动,要想成为一个高度认同企业的敬业员工,应该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努力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对待企业应该像对待家庭一样,要爱护企业的每一样物品,要珍惜企业的集体荣誉。个人的命运与企业命运紧密相连,一旦企业倒闭,你将失去工作,而且很多企业都不愿意聘用那些倒闭企业的员工。因为一个企业的倒闭与这个企业的员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为企业多做一些事

身在职场的职工不仅要把本职工作做得很出色,而且时刻想着“我能为企业多做些什么”并且付诸行动。这样,企业才会为你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

7.要保守企业的机密

现代社会充满了诱惑,一个人随时可能在这些诱惑面前背叛自己信守的情感、道德和工作原则。在很多企业都有这样的员工,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领导和企业的利益,将企业的商业机密出卖给别人。

希尔是一家金属冶炼厂的技术骨干,由于工厂准备改变发展方向,希尔觉得工厂不再适合自己,他准备换一份工作。由于希尔原来工厂在行业上的影响力以及他自身的能力,他要找一份工作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很多企业很早以前就来挖过他,但是都没有成功,这次是希尔主动要走,很多企业都认为是获得他的绝好机会。

有的企业对希尔给出了很高的条件,但是希尔觉得这种高条件后面一定隐藏着另外一些东西。希尔知道不能为了某些优厚的报酬而背弃自己的某些原则。因此,希尔拒绝了这些企业的邀请。最后希尔决定去全美最大的金属冶炼企业应聘。

负责面试希尔的是该企业负责技术的副总经理,他对希尔的能力没有任何挑剔,但是却向他提出了一个让希尔很失望的问题:

“我们很高兴你能够加入我们企业,你的资历和能力都很出色。我听说你原来的厂家正在研究一个提炼金属的新技术,听说你也参与了这项技术的研发,我们企业也在研究这门新技术,你能够把你原来厂家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告诉我们吗?你知道这对我们企业意味着什么,这也是我们聘请你来我们企业的原因。”那位副总经理说。

“你的问题让我十分失望,看来市场竞争确实是需要一些非常手段,但是我不能答应你的要求。因为我有责任忠诚于我的企业,尽管我已经离开它了,但任何时候我都会这么做,因为信守忠诚比获得一份工作重要得多。”

希尔身边的人都为希尔的回答感到惋惜,因为这家企业的影响力和实力比他原来的工厂要大得多,在这里获得一份工作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但是希尔却放弃了这个绝好的机会。就在希尔准备寻找另一家企业的时候,那位副总经理给希尔来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这么说道:“年轻人,你被录取了,并且是做我的助手,不仅是因为你的能力,更因为你的忠诚。”

每个企业都需要希尔这样的职员,你只有成为这样的人才,能受到企业的重用。无论在哪个企业,你都应该保守企业和领导的机密,对企业的各种事情都守口如瓶。

作为一名员工,不要忘了自己的角色,你需要为企业争取利益,而不是为你自己争利益。只有企业“发达”了,你才会跟着“发达”,万万不可越位。有时,企业与你个人在利益上也会发生冲突,这时你千万不能把企业利益置之度外,这样做只会使你损失更大的利益。

企业的职员任何时候都要在心里有一条准则:可为与不可为,决不能因为一点私利而违背自己做人的准则。

8.要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

作为企业的一个员工,需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要时时为企业的利益着想,积极思考,灵活应变,努力为企业作出最大的贡献。

在我们这个社会,绝大多数的人都必须从最基层开始,步入自己的职业生涯。鉴于这种情况,你从加入企业的那一天起,就应抛开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将身心彻底融入企业当中,尽职尽责,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如此,你才能成为企业的支柱。

另外,你还应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将自己的所作所为置于企业的发展之中,把企业的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担负起自己的工作责任,一切行动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以“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精神风貌与企业共同成长。

9.维护企业的利益和荣誉

员工是企业的代言人,员工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形象。员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做有损企业形象的事情,这也是一个员工最基本的职业准则。

有荣誉感的员工,他们会顾全大局,以企业利益为重,绝不会为个人的私利而损害企业的整体利益,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事实上,有这样想法的员工才有可能被真正地委以重任。往往是那些有集体荣誉感的员工,才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没有集体荣誉感的员工是不会成为一名优秀员工的。

现代企业的经营风险要比传统企业更大,作为员工应该有义务对企业所做的决定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及灵活地执行企业的决定。一个人无论他的级别高低,当他能够为整个企业的利益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时,说明他是将企业的利益当成了自己的利益。

如果你对于企业即将执行的决议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认为这个决议有一定的缺憾,而这一点可能正是企业经理所忽视的,那么你有义务和责任提出你的真实想法。相反,如果你不提出来,这正是你的不负责任和对企业的不忠诚,因为,你没能把企业真正当成自己的企业。如果你是因为自己的职位太低或者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才没提出来,那么,可以告诉你,这根本就不是理由。因为一个真正忠诚于企业的员工,会时时为企业的兴衰担忧,甚至为此据理力争。没有人会嘲笑一个为企业利益着想的人,而且,领导也会为你的忠诚感到骄傲。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能维护企业利益的员工是相当可怕的,特别是那些身居要职而又居心不良的“精明能干者”。这种人要是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了解企业的商业秘密的话,他们的某些行为甚至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一个企业所器重、所相信的职员,往往都是那些可信赖的维护企业利益的人。

当你发现或认为领导者的指示有误,可以通过委婉的方式向领导者反映或提出建议,如果一时难以协调,则暂时保留意见,但不可以在行动上采取消极态度,或拒绝完成任务。在提意见时还要注意申明理由,提出改进措施,供领导者决策时参考。

10.要热爱自己的企业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公司的职员,并期望有所发展的话,你就必须时时刻刻热爱你的公司。

热爱公司不只是一种想法、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行动。要在任何时刻都要表现出你对公司的热爱,如果你讨厌你的公司,或者仅仅把公司当成你谋生的场所,那么,你就应该尽快辞职,因为这么做不仅是对领导的一种伤害,更是对你自己心灵的一种伤害。其实,除了家庭,我们每天在公司工作的时间是最多的,我们应该像热爱家庭一样热爱公司。

玛丽是纽约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因为学历不高,公司给她分配的任务就是每天接听电话,记录客户反映的情况,但是她却做得更多。每天,她总是提前半个小时就到办公室,当其他同事来上班的时候,她已经把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办公桌也被她收拾得整整齐齐,整个办公室因为有了她而变得更加清洁和美观。在工作上,她总是想方设法多为公司做一些事情,她常常这样说:“我爱我的公司,它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也许你比玛丽更有能力,也许你比她更有学识。但是,如果你没有玛丽这种热爱公司的精神,你是难以在公司里取得卓越的成绩的。那种自以为自己有很高的能力,却不屑于做普通工作的人,他们到哪里都是眼睛只盯着薪水,而且还只想做轻松的工作,这样的人永远是不会有任何成就的。

11.要视自己为公司的主人

在谈到应该给年轻人什么样的忠告时,钢铁大王卡内基认为:“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工作,都不应该把自己只看成是公司的一名员工,而应该把自己视为公司的主人。在事业生涯中除了你自己之外,全天下没有人可以掌控,这是你自己的事业。你天天都得和成千上万的人竞争,你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以及学习新知识和适应环境,并且从转换工作以及工作当中学得新的事物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更上一层楼以及学习到新的技巧;也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成为失业统计数据里的一分子。而且千万要记住:从星期一开始就要启动这样的程序。”

要塑造出这样的生活状态,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去。

每天上班报到,混过8个小时的重复性工作后,便准时下班,可以说,这样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是最难有生存空间的。一个人的工作士气需要自己去保持,不要指望公司或任何人会在你的后面为你呐喊加油。只有你自己,才能为你的能源宝库注入充沛的活力,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工作中去,为自己创造出一流的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冒险历程中享受工作乐趣。

其次,把自己看作公司的合伙人。

汤姆•杰克曾这样说:“凡是替我工作的人都应该具有合伙人的能力。假如他们没有这样的潜力,我是不会接纳的。”激励他人完成任务,培养合作的关系,以公司的成败为己任,为自己所属的部门规划远景,这对于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同时,对于员工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任何员工都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怎样做才能够降低成本、改善效率、减少浪费,提升对客户的服务品质,并且让公司的工作气氛变得更加和谐等等。

最后,要迎接变革的需求。

可以说,公司所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员工。所以,作为员工只有持续不断地完善自己,才有可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保持着领先。你只有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地学习,才不至于最终被时代的潮流抛到后面。

把自己当成公司的主人,能够让你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把握实践机会的同时,要为后果负起责任。通过自己的付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发光发亮,培养出企业家的精神,并且为你的公司,你的领导,创造出事业发展的一个新局面。

12.坚持与企业同步发展

当你所在的团体急速前进的时候,你一定要紧紧跟着团体的脚步,团体的力量可以使每个成员的速度都大大提高,因为在团体前进的过程中,所有的成员都在互相督促,互相追赶。当集体统一前进的时候,团体会产生了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这也正是许多运动员在赛跑时要比个人独自练习时速度更快的主要原因。

团体能够为每一个成员提供前进的力量,企业的发展同样也会给每一位员工创造发展的契机。当然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企业中的员工必须紧跟企业发展的脚步。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立足之地,为了不被竞争对手挤败压垮,为了成为行业中的一棵常青树,企业必须加快发展的脚步。如果企业有丝毫懈怠,或者因为某些原因放慢了发展的脚步,那么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员工必须具有相当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然后紧紧跟着企业迅速发展的脚步。

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实现和企业的同步发展,企业才能赋予你相应的使命,而你实现个人成长的机会自然蕴藏在这些使命之中。如果你不能和企业的发展保持同步,你就不能从相应的高度理解企业的营销战略、发展远景、企业文化等等,那么你就无法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创造一定的价值,接下来等着你的自然是企业发展与你个人成长的严重脱节。

如果企业发展了,而你仍旧停滞不前;或者企业发展的脚步增大了,而你仍然迈着小碎步一点一点向前挪动;甚至当企业飞速发展时,你不但不紧跟企业发展的脚步,反而还后退了(这种情况不是不存在),那你面临的情况只有两种,而且是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一直呆在企业最基层的职位上度过你的一生;一种是被企业淘汰,然后到规模更小、水平更低的公司寻求一份更简单的工作。

和企业保持同步发展是员工实现个人成长的关键。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你个人的成长目标也会逐渐实现;如果你跟不上企业发展的脚步,那么,你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就很难搭上企业的顺风船。

13.协调个人与企业的发展目标

《财富》杂志做了一份调查,这份调查是围绕企业目标与员工个人目标的平衡性展开的,调查对象分两组,其中一组是一些上一年度排名世界500强企业的优秀员工,而另一组是一些曾经多次被所在企业解聘的员工,调查结果如下:问题一:你是否认同所在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其中100%的世界500强的企业员工表示认同。而另外一组只有30%的人表示认同,另外70%的人或者认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不可能实现,或者认为它与自己的想法大相径庭。

问题二:你是否认同所在企业最近的发展目标?

第一组同样是100%认同,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企业的下一个发展目标很快就会实现,他们对此充满信心。而另外一组则有47%的人表示认同,另外的大多数人表示,如果企业目标再做一些调整的话可能会更好,还有一少部分人索性表示强烈反对。

问题三:你的长远发展目标能否在企业得到实现?第一组86%的人表示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实现;另外有9%的人表示可能会通过自主创业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长远发展目标;而另外5%的人则表示自己希望如此,但不知道是否存在一些突变因素导致自己中途离开所在企业。

第二组只有3%的人表示自己的长远发展目标会在企业中得到实现;另外有24%的人表示不太确定自己的长远发展目标是否能够实现;23%的人表示现在自己所在的企业太小不能为自己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所以他(她)的长远发展目标在企业根本不会得到实现;而剩下50%的人则表示过去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长远发展目标,或者曾经想过,但是一直不太确定。

《财富》杂志的调查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让我们听听这份调查的执行人之一托马斯先生的评论吧!“企业中每位员工的自我目标都不应该是孤立的,从员工加入企业的第一天起,就应该考虑使自己的目标和企业目标实现平衡。如果不能平衡企业目标与自我目标,那么,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总有一方要对自己的目标做出调整,而通常作出调整的都是员工一方。因为企业不是某一个或某一些人的代言人,企业目标的确立考虑更多的是整个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且企业目标的确立是一个相当科学和严谨的过程,除非出现重大的意外情况,否则,企业目标不会随意调整。也正因为如此,通常那些优秀企业的卓越员工总是能够很好地平衡企业目标与自我目标,当企业目标得到实现的时候,他们的自我目标也就得到了实现,而且他们实现自我目标的过程实际上也大大推动了企业目标的实现。”

任何一家企业和所有渴望事业有成的员工都希望这两种目标能够相互推动,但有时候,人们却不得不承认实现这两种目标的相互推动并非是件容易之事。有些员工会发现自己的自我目标与企业目标差距很大,甚至大到了不可协调的地步。

企业朝哪个方向发展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发展前途,如果不能平衡企业目标与自我目标,使这两种目标相互推动,那么对企业和个人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互动成长关系也会受到破坏;而当这两种目标得到平衡,并且在实现过程中相互推动之后,企业和个人将会迎来一个共同成长的双赢局面。

14.坚持与企业同甘共苦

如果你想进入一个企业的话,一定要谨慎地选择。因为当你选择一个企业并成为它的员工的时候,就意味着你踏上了一艘船,从此这艘船的命运就和你的命运牢牢地联系在一起。企业是船,你就是水手,让船乘风破浪,安全前行,是你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旦遇到了风雨、礁石、海浪等种种风险,你都不能选择逃避,而应该努力使这艘船安全靠岸。

对每个员工来说,与企业共命运永远都是你的神圣职责。因为,企业的命运将直接影响到你个人的前程。

一个企业就如同一艘驶往成功码头的大型蒸汽船,操作这艘船需要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为了保证这艘船能够正常的前进,船长(也就是你的领导)需要无数的人来充当他的助手(你就是其中一位。)

作为这艘船的一名船员,你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企业的命运就是你的命运

在很多人的眼里总是认为我为企业工作,企业发给我薪水,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至于企业如何发展,与我没有任何关系。哪一天,一旦企业走向衰落,我换个企业就可以了。持这种观念的人实在可悲。他们从来没有认识到企业与自己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不知道企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领导,更有利于自己。那些从破产的领导里出来的求职者总是很难受到别人的欢迎,而一位从一家优秀的领导退休的职员却会成为人人希望获得的人才。你是愿意做哪种人呢?

你时刻代表着企业的形象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总表现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一旦离开公司,他们立刻判若两人,他们会做出一些让人无法想象的举动。有一位父亲这样教导自己的孩子:“永远不要说发给你薪水的人的坏话。”作为职员,不仅要做到这一点,还要时刻维护自己企业的形象。越是优秀的企业,企业的员工也就越懂得维护企业的形象,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你都应该想到这一点。

做企业的主人

问一问你自己,你给企业带来了什么?不要总是想着自己吃了多少亏,而应该想想自己到底为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如果换成别人,我是否比别人做得更好。不要时刻想着自己是为领导打工,而应该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主人。

无论遇到什么,永不后退

一旦听到企业遇到什么危机就辞职不干的人,是难以获得成功的。一个能够时刻与企业共命运的人才能获得最多,你与企业同生死,共命运,企业就会给你最大的回报。即便企业不幸倒闭,你的品质也会为你赢得巨大的财富。

15.与企业并肩奋斗携手共进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企业的成长同样也会遇到许多坎坷,任何事物的成长都是从一个又一个的坎坷中走过的。谁都希望自己所工作的企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但是,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难免会遭遇困境。当企业遭遇困境时,我们应该如何做选择,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选择的权力在我们手中,我们既可以选择离开这里,另觅高枝,也可以选择留守职位,承担重任,和企业共渡难关。如果你选择了前者,企业不会因此而对你评头论足,更不会对你的选择横加阻挠;如果你选择了后者,困境中的企业也不会为你提供更为优厚的条件,但是企业却会因此而感激你、信任你,当企业脱离困境时自然也会按一定的比例回报你的付出。

只能与企业同享受、不愿与企业同吃苦的员工也许是聪明的,因为他们不必经历和企业一起创业的艰难,也不会和企业一起冒被竞争对手挤垮的风险,更不用为企业的前途寝食难安。可是,这种“聪明至极”的员工常常无法得到企业的青睐,因为他们会在患难时轻易地抛弃企业,所以,企业在享受甘甜时自然也不会想到他们,况且缺少了和企业共同患难经历的员工往往承担不起企业赋予的重担。因此,最终只有那些与企业同受苦难的员工,才能和企业共享甘甜;只有那些和企业共同抵挡危机的员工,才能和企业一起迈步向前。

就像海上从来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一样,在竞争形势极其严重的现代社会中也不会存在绝对保险的行业,任何一家企业都有可能遭遇困境。没有惊涛骇浪就不能形成大海,缺少了种种挑战和风险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市场竞争。

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一艘战舰,那么企业中的每位员工就是战舰上的战士,威武的战舰将载着战士们驶向遥远的目的地。当战舰在海上急速前进的时候,战士们将离目的地越来越近;当战舰在海上遭遇狂风巨浪以及敌人的猛烈进攻时,战舰上的战士们自然会受到波及。这种时候,如果战士们齐心协力,一起想办法抵御风浪,反击敌人,那么这艘战舰就能继续起航,载着大家继续朝着目的地乘风破浪地前进;如果战士们弃舰而逃,那么这艘战舰或者很快就会葬身海底,或者会被敌人俘获,离舰而去的战士们也很难逃到安全地带。

如果我们在生病或烦恼时,企业没有抛弃我们,那么当企业遭遇困境和危机时,我们就不能扔下企业自奔前程。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使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实现成长的机会,因此我们有义务在企业遇到危难时伸一伸援手,更何况帮助企业就是帮助自己,企业发展了,我们自然会得到发展。当企业面临种种艰难的考验时,身为其中的一员,我们也都在接受各种不同的考验。如果我们能够经受住最艰难的考验,能够在危急时刻与企业并肩奋斗,那么我们才能与企业携手共进,才能成为在企业中成长最快的员工,无论是在思想素质上,还是在业务能力上,我们都能尽快获得成长。

16.把公司作为人生的归宿

释迦牟尼是东方人信奉的佛祖,东方人尊敬他就像西方人尊敬上帝一样。有一次他问身边的弟子:

“给你一滴水,怎样才能让它不干?”

弟子们答不上来。

佛祖说:“融入大海。”

单独的一滴水既经不起阳光的曝晒,又受不起狂风的席卷,唯有融入大海它才能永久不干涸,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掀起滔天巨浪。在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像一滴小水珠,只有融入团队这个大海之中,个人才能生存成长,并为整个团队的发展壮大贡献一份力量。

公司就是一个把有着共同事业目标和合作基础的人们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结合到一起的团队组织。自从有了公司,人们的工作就有了固定的归宿,每个工作着的人就和他(她)所在的公司形成了一种长期的固定合作关系。

公司是每一个工作的人的精神归宿,就好像孤雁需要雁群一样,人人都离不开公司大团队的庇护和提携。

哈佛商学院的菲利浦教授根据多年来对雁群生活习性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雁行理论”。他指出,没有一只单飞的大雁能够飞得又高又远,只有加入到雁群当中,大雁才有可能越过千山万水,历尽艰难地飞到共同的目的地。大雁为什么要结伴而行呢?而且,即使是一只平时顽劣至极的大雁在沿途遇到新奇无比的景色时,也不会因为贪恋美景而脱离雁群。

我们无法理解大雁的思维方式,但根据动物学家的研究发现,当大雁一只接着一只往前飞时,前一只大雁鼓动翅膀所带动的气流,会让后一只大雁的浮力和飞行高度提升71%,这就说明,越是飞在后面的大雁越节省力气,如果离开雁群,那么每只大雁都要付出很多的力气,那样一来,它们很快就会筋疲力尽。

细心的人此时也许会问:“那谁来为领队的那只大雁带动气流呢?”答案是“没有”。但这并不代表领队的大雁不能从团队中汲取力量。领队的大雁位于整个飞行队伍的第一名,前面没有大雁帮助它鼓动翅膀、带动气流,所以它是非常辛苦的,因此飞在后面的大雁们就必须沿途为前行的头雁鼓气、加油,当雁群飞过时,人们听到的声声鸣叫,就是雁群鼓励头雁的加油声。

雁群是每一个大雁的归宿,公司则是每一个职场中人的归宿,它为人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以及获得物质和精神满足的途径。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归宿,那么无论你如何出众,都会像一只离群的孤雁一样难以到达温暖的春天。

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是明智的人就越加珍惜公司给予自己的一切,当然这其中并不仅仅是薪金和福利,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他们对公司的归属感比任何人都更加强烈。当然了,公司自然不会亏待这些忠于公司并能够促进公司进一步发展的优秀人才。

把公司当成自己事业的归宿不仅仅应该成为人们的一种理念,而且还体现了人们最基本的良知。生活本身就是一面镜子,你如何对待它,它就会给你以相同的回报。公司为在其内部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提供了相应的机会,它就像母亲包容孩子一样包容着自己的员工,如果有人背弃了自己的公司,就如同孩子背弃了母亲一样伤害母亲的心。我想任何人都不会轻易相信一个曾经背弃自己母亲的人,同样任何一家公司也不会轻易接受那些把更换公司当作家常便饭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