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赏赐不避怨仇,诛罚不避亲戚
赏赐不避怨仇,则齐桓得管仲之力;诛罚不避亲戚,则周公有杀弟之名。
——《便宜十六策》
民心所向,善用者王也。
——《度心术》
诸葛亮曾经在脍炙人口的《出师表》里写道:“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诸葛亮是在即将出征的时候,以丞相和托孤之臣身份对后主刘禅说这些话的,自然不无教导之意,而他要教导刘禅的,就是怎样独立做一个好的管理者!此段话是《出师表》的第二段。第一段是最重要的部分,诸葛亮教导刘禅要重视人才。之后立即说,重视人才的重要原则就是公正地对待手下人,无论赏罚,都要做到按照一定原则办事,不管对方的身份如何,都要公平地对待。由此可见诸葛亮对公平原则的重视程度,更加可以看出,“公正”二字在管理中的重要性,赏罚公正,管理者才能得人心。让下属知道,只要做得好自然会得到奖励,做得不好就会受到惩罚,这个奖惩的原则不会由于奖惩对象身份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诸葛亮大概是第一个写下管理理论中公平原则的人,但是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用实际行动为这个理论作了最好的注解,他就是秦国的商鞅。
商鞅年轻时候曾在魏国求官,但是没有得到魏国国君的赏识。正当他心中压抑无法自己的时候,听说秦孝公下令求贤,于是就离开了魏国,到了秦国。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很明了秦国地处偏僻,经济和军事实力均无法与六国抗衡的现实,于是通告全国招揽人才,宣布只要能使秦国富强起来,就封他高官,赏赐土地。
一个求官,一个求才,照理说两人应该一见面便一拍即合,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秦孝公求的是才,商鞅要表现出自己的“才”才行,所谓“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那你也得有货能拿给帝王看!商鞅一开始并没能把自己的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且看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揣摩秦孝公的心思的。
商鞅以卫国国君后人的身份求见秦孝公,向他宣扬三皇五帝的仁义,要秦孝公以仁义为帝王之道,秦孝公听得直打瞌睡。过了一段时间,商鞅再次求见的时候又重复他那老一套,秦孝公很不耐烦地说:“你这样迂腐不知变通,怎么能够让秦国富强,我又怎么能够重用你?”
商鞅一听,立刻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了,怪不得不被起用呢,原来是立足点没找好。他立刻回到住所,认真思考了秦孝公招揽人才的目的所在。
商鞅第三次拜见秦孝公的时候,把游说的重点放在国家富强以求霸业之上。他说:“国家要强盛,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要强大起来,必须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要把国家治理好,要奖惩有度。古话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罚之下,百姓才有所畏惧。奖惩兼顾,国家就有了威信,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秦孝公一听大喜,心想:“这人果真有真才实学,还好今天我心情好,没因为他前两次的胡言乱语而把他拒之门外。”秦孝公站起身来,口称:“请先生有以教我!”于是,两个人谈了很久,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兴奋。秦孝公决定,起用商鞅,进行变法!这时,秦孝公和商鞅各取所需,一个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人才,一个找到了自己发挥能量的舞台,两人才真正成了携手前进的战友。
秦孝公要起用商鞅对秦国的制度进行改革的消息传开以后,很多人害怕改革会触犯他们的利益,因此纷纷反对变法。秦孝公于是召集大臣展开了一场辩论,商鞅用三寸不烂之舌说得秦国大臣哑口无言的场景,大概也只有后世的诸葛亮舌战群儒可与之相比。
先是有一个大臣用古代圣贤之道作为理由来反对,他说:“我听说古代的圣贤不用改变民众的习俗来推行教化,也不用改变原来的制度来治理国家。如果人人都随意变动国家的制度,那就会引起混乱了。”还有人附和说:“国家的制度是古代的圣贤遗留下来的。遵从古法不会错!就应该按照传统规矩办事!”
商鞅针锋相对地辩驳说:“你们这些人只会墨守成规!古代的圣贤所施行的制度也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应该效法哪个帝王?商汤和周武王都没有死守古代的制度,他们的部落不是兴盛起来了吗?夏桀和商纣王,都没有改变原有的国家制度,不照样灭亡了吗?秦国地处偏远,物资匮乏,不变法如何能强过六国!”
诸大臣都没有办法继续争辩下去,秦孝公封住了群臣的嘴,立刻任命商鞅为左庶长,掌管军政大权,开始进行改革。这次改革在秦国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史称“商鞅变法”。
商鞅很快针对秦国的现状,制定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是在公布这些措施之前,他做了一件为后人口耳相传的事。他命人在都城的南门立了一根长约三丈的木头杆子,然后贴出告示:“有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的,赏黄金十两!”
告示贴出来,百姓纷纷围观,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人说:“这么个杆子谁都拿得动,怎么可能就给十两黄金?逗咱们玩的吧。”还有的说:“当一件事情好得不像真的,那它就一定不是真的,不能信。”还有的人说:“不会是官府有什么阴谋吧,咱们千万别上当啊。”围观的群众众说纷纭,就是没有人上前扛这根杆子。
商鞅于是把赏金提高了四倍,又贴告示说:“如果有人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黄金五十两!”
这下,周围的百姓更是觉得赏金多得太不可思议,更加不敢尝试了。但是终究还是有胆大之人,一个小伙子走了出来。他打量了一下木杆,二话不说抬起就走。人们都跟在小伙子身后,向北门走去。
到了北门,商鞅对小伙子说:“你听从朝廷的命令,理当得到奖赏。”于是把五十两黄金赏给了小伙子。围观的人看到小伙子真的拿到了赏赐,都后悔没有听从告示上的话去扛木杆。这件不合常理的事儿立刻传开了,全国百姓都知道,新上任的左庶长是个说一不二说到做到的人。
商鞅接下来才将自己的改革举措公布出去,因为全国的百姓心里都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念头:左庶长的话说了算数!所以,改革很快便如火如荼地进行了。但是,改革就是要改变原有的政策,就会触犯既得利益者,商鞅发起的变法也不例外。秦国的很多大臣,虽然在朝堂上被商鞅压制得无法争辩,但是内心并没有服气,就连秦国的太子也认为商鞅的变法不好,他还故意触犯新法,以太子的身份挑战商鞅改革的决心。商鞅对秦孝公说:“改革就要从上到下全部遵从新的法令才行,现在变法主要的阻挠力量就是秦国的贵族阶层,只有杀一儆百,才能起到震慑的作用。没办法,我只能拿太子来开刀了。”秦孝公同意了。
商鞅准备惩罚太子,以儆效尤,但由于太子是秦国王位的继承人,出于对王室的尊崇,不可能对太子处以身体上的刑罚。商鞅说:“太子犯了错,是老师没有尽心尽力教导太子的缘故,应该惩罚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公孙贾两个人。”于是,根据律法,商鞅判处公子虔、公孙贾以黥和劓的刑罚,也就是割掉了他们二人的鼻子并且在他们脸上刺字。秦国的贵族可吓坏了,没想到商鞅是这样一个不畏权贵的人,连秦王的接班人都敢得罪,那其他人还在话下吗?公开反对的人没有了,敢于阻挠变法的人也都隐藏起来了,变法得以顺利实施,国家逐渐开始富强起来。几年时间,秦国的国力强盛,国势蒸蒸日上。到了公元前342年,秦国的国势已经强大到周天子都派人来祝贺,并承认秦国是天下霸主的程度。
秦国由弱变强,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可以说,秦国最后一统天下的命运,从商鞅变法之时便已经注定了。而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之大的成效,首先是其改革的措施确实顺应了秦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其次,也与商鞅所采取的赏罚分明、奖惩有度的政策是分不开的。正是由于商鞅在改革的初期,以奖励百姓的方式,让全国百姓也就是改革的主要受众了解了秦王和商鞅变法的迫切心情以及言出必行的改革力度;以惩治太子的老师来警告反对派,显示秦王和商鞅打击敌人的决心。这两者合而为一,保障了商鞅变法的顺利实行,推动秦国向逐渐强大的方向发展。
商鞅是卫国人,但功成名就于秦国,受封于秦国,秦国也因他走上富强的道路,是以现代人提起商鞅,均知他是在秦国实行变法,也算得秦国人,很少有人还会记得他原本是卫国人,其实公平原则也无非如此。简言之,对于管理者来说,赏罚都不是目的,只是为了达成目标的手段,只要你立功,有利于实现管理者的管理目标,你就是功臣,只要你做错事,阻碍管理者前进的道路,就要受到惩罚。因此,争取处理好管理理论中的公平原则,“赏赐不避怨雠,诛罚不避亲戚”,方能称得上是一个有所作为的管理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