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领导自然环境和领导社会环境出发制订领导目标和战略
(一)从领导自然环境出发制订领导目标和战略
领导自然环境,是指独立于领导者之外并能为领导者所认识的,对领导活动产生直接或潜在制约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总和及其发展的态势,即与领导活动相关的整个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趋势。领导自然环境有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地理环境如地形地貌、水陆分布;生物环境如动物种类、动物数量;生态环境如水源质量、空气质量;资源环境如矿藏储量、江河落差;绿化环境如森林面积、花草种类;气候环境如雨雪数量、平均气温,等等。
领导自然环境尤其显著的特点是,总体上在较长时期内无大的变化,但他始终遵循自己的发展规律。领导活动对其可以施加影响,但在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呈现大的变化。一是领导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非生物部分,在总体上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会有本质的较大程度上的改变。二是领导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生物部分,虽然可能直接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这一影响的后果要在较长时期以后才能呈现出来。自然环境无法直接地“反抗”领导的活动。自然环境的“语言”不能直接与领导者对话。自然环境虽说也是一个“行为主体”,并且有雷雨、风暴、阴晴等行为现象,但无法向领导者直接说明自己所遵循的规律。当自然环境对领导活动不满时,自然环境“无力”进行“正当”的反抗。反之,当领导活动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时,也不能直接向领导者进行“奖励”。自然环境对领导的不当行为,也只能通过惩罚性的“言语”告知人们,表现为盲目和无意识的力量。自然环境虽然经过长期的演化,产生了人类及其领导行为,但它没有像领导者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活动,更不会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领导者无法知道自然环境的喜怒哀乐,不能与自然环境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自然环境无所谓“高兴”、“愉快”,也无所谓“痛苦”、“忧伤”,只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周而复始地运动。领导者决定开采矿藏,自然环境不会表现是否“痛苦”;领导者号召种植树木,自然环境也不会流露是否“高兴”。自然环境提供给领导者的各种资源是有限的,而领导活动面对的物质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但在特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能开发和利用的部分是一定的。不能再生的资源,如石油、煤炭、金矿,无论储量多大,总量都是不变的,只要开采就有可能用完。可以再生的资源,如原始森林、野生动物、野生果菜等,其再生有一个长短不一的周期,而且还需要具有良好的生长条件。
(二)从领导社会环境出发制订领导目标和战略
1.领导社会环境
领导社会环境是指独立于领导者之外并能为领导者所认识的,对领导活动产生直接或潜在制约的公众、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及其发展态势。
领导社会环境有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经济环境,如经济体制、经济政策;政治环境,如政治体制、政治氛围;文化环境,如企业文化、地方习俗;科技环境,如科学院所、科技氛围;教育环境,如高等院校、学习氛围;交通环境,如公路网络、铁路布局;通讯环境,如光缆设备、无线电话;公众环境,如人口素质、人口数量,等等。
2.社会环境的特点
(1)表现为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及其产物。领导社会环境不论是作为公众、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及其发展态势,还是作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构成的繁杂内容,无一不表现为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及其产物。这与完全是盲目和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的自然环境相比是根本不同的。
(2)以生产方式为物质基础而存在。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决定力量。领导社会环境是从领导活动角度而言的人类社会。所以说领导社会环境不同于自然环境的特点之一就是以生产方式为物质基础而存在。
(3)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生产力水平,在不同社会环境相差很大。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科学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生产力水平很高,创新能力强,基础设施齐全,GDP总量大而人均收入高;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生产力水平则极低,GDP总量小且人均收入很低。从中国国内来看,沿海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水平较高,经济相对发达且增长较快;而内陆特别是西部地区如青海、甘肃、宁夏、新疆,经济落后。(4)公众情况发展不平衡。公众的情况由于社会历史和生产力发展等原因,呈现千差万别的不平衡状况。公众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知识结构、职业结构、收入状况、消费状况、文化状况、信仰状况、习俗状况、身体状况、气质特征、能力特征、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偏好特征、行为特征、个体特征、群体特征、民族特征、地区特征、种族特征、分布密度、综合素质等等,不仅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差别,而且在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时期也有差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