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认识领导环境,利用领导环境

认识领导环境,利用领导环境

时间:2023-08-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领导活动必须依赖于自然环境,并且是良好的自然环境。国内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对任何领导主体来说都是最基本的环境,是领导主体及其组织制定和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根据。领导主体及其组织的活动,要以内部环境为基础,以外部环境为条件。要获得符合领导主体需要的未来环境,必须改造或影响现在的环境。正确认识、主动适应、有效利用和适时改造现实环境,对领导主体及其组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三、认识领导环境,利用领导环境

(一)认识并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认识并利用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领导活动及其组织活动最基本的条件。领导活动必须依赖于自然环境,并且是良好的自然环境。没有温和的气候、丰富的资源、肥沃的土地等自然环境,领导不能统领组织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没有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动力设备就无法运转,领导就不能统领组织进行生产活动。

领导活动及其组织活动的规律,建立在自然环境规律的基础上。遵循领导活动及其组织活动的规律,必须首先遵循自然环境的规律。违背自然环境的规律进行领导活动及其组织活动,自然环境就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决策效果和生产效率就会降低,领导目标及其组织任务就不能完全实现或难以实现。

自然环境方面的灾害,如地震、台风、火山爆发、洪水、干旱,领导及其组织根本无法抗拒,并能给领导目标及其组织任务完成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副作用,甚至于影响到了人类本身的生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领导活动与其组织活动没有完全遵循自然规律所导致的恶果。

2.认识并利用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性质上有所不同。社会虽然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但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界发展规律有一定的区别;再者,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人类有自己明显的特点,心理因素起很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社会环境虽然在发展上也是“自然历史的过程”,但在一定的意义上说不如自然界“有序”。因而社会环境对主体及其组织的影响比自然环境更为复杂。一方面,社会环境是领导主体及其组织活动的基本条件。任何一个领导主体及其组织开展有关活动必须充分考虑所面对的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科技环境、教育环境、交通环境等,对领导主体及其组织活动的制约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本性的。如政治环境中的法律法规、经济环境中的生产力状况等,在领导主体及其组织当时在制订战略目标及组织完成战略目标时,都是无法逾越的。另一方面,领导主体及其组织的活动,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回避”或“抵抗”有些社会环境。如领导主体认识到了有些政策不符合当前或当地的实际,就可能会选择不“遵命”的方式来“抵抗”。

(二)认识并利用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1.认识并利用国际环境。国际环境对领导主体及其组织的影响,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有直接影响的,有间接影响的;有重大影响的,有微小影响的;有决定性影响的,有一般性影响的;有长期影响的,有短期影响的;等等。从纵向上看,领导主体离国家领导职务越近,国际环境一般对其影响越大;反之,则越小。从横向上看,领导主体与国际联系越密切,国际环境对其的影响总体来说就更大,反之亦然。

2.认识并利用国内环境。国内环境与领导主体息息相关,其对领导主体的影响一般比国际环境的影响更深刻、更广泛。国内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对任何领导主体来说都是最基本的环境,是领导主体及其组织制定和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根据。

在大多数情况下,国内环境既是领导主体及其组织活动的主要“领域”,也是领导主体及其组织发展的基本“舞台”。如领导主体形象的塑造,虽然可以借助国际环境,但根本上说要依赖国内环境。如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出口拉动,但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扩大内需来支撑。

(三)认识并利用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1.认识并利用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领导主体能够“把握”和“驾驭”的环境,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领导主体及其组织的命运。内部环境,时时刻刻、方方面面制约着领导主体。良好的内部环境,是领导主体及其组织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领导主体制定战略目标,必须充分考虑内部环境的客观条件,并与内部环境相匹配。这样的战略目标,才是现实的、科学的和可行的。组织实现战略目标,必须得到内部环境的全力“支持”。有效调和利用其内部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战略目标才有可能得到实现。

2.认识并利用外部环境

对外部环境,领导主体及其组织主要是适应和利用。外部环境不能决定但可以影响领导主体及其组织的命运。领导主体在进行战略决策和组织在实现战略目标时,只有顺应外部环境的潮流,充分借助外部环境的力量,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领导主体及其组织的活动,要以内部环境为基础,以外部环境为条件。要能够用内部环境联系和利用外部环境;用外部环境放大内部环境的作用。领导主体及其组织利用外部环境,有较大的选择性和一定的自由度。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巧妙地利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说服美国人放弃孤立主义政策,使美国成为反法西斯联盟的盟主,打败了法西斯,维护了世界和平。再如近年来我国利用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加快了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步伐和力度。

(四)认识并利用历史环境和现实环境

1.认识并利用历史环境

历史环境,虽然主要是影响领导主体的思想,但通过思想可以进而影响主体的行为。历史环境的发展过程能给领导主体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这有利于领导主体决策战略目标和组织实现战略目标,但容易抑制领导主体及其组织的创新能力。

历史环境是现实环境的“源头”,今天的现实环境,就是明天的历史环境。要获得符合领导主体需要的未来环境,必须改造或影响现在的环境。一般而言,近期的历史环境,对领导主体及其组织的影响更大。但有的历史社会环境,如历史文化环境,久远的可能对领导主体及其组织的影响更深刻。

2.认识并利用现实环境

现实环境,与领导主体及其组织紧密相关,从各个方面制约着领导主体及其组织的行为。现实环境的影响包括正反两个方面,一是为领导主体及其组织的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二是给领导主体及其组织的活动造成某些障碍。

现实环境,是领导主体决策战略目标及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直接因素。正确认识、主动适应、有效利用和适时改造现实环境,对领导主体及其组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现实环境,不仅对领导主体及其组织的当前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还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领导主体及组织的未来,规定着领导主体及其组织的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