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
人际交往,是指两个以上的人为了交流有关认识性与情绪评价性的信息而相互作用的过程。简言之,人际交往就是在社会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意见沟通,信息交流并相互作用的过程。由于人们社会活动的复杂性与人际交往行为的多样性,使人际交往的类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局面,因标准不同,人际交往的类型有多种不同的划分。
一、按人际交往的联结纽带划分,人际交往可分为血缘型、地缘型、业缘型和趣缘型
(一)血缘型
血缘型即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交往。血缘关系是指因血缘联系和婚姻联系而形成的人际交往。这种交往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最直接、最普遍的交往。因为从一个生命呱呱落地开始,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父子(女)关系、母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祖孙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人际关系。“血浓于水”的伦理关系,一方面孕育出“父慈子孝、兄爱弟悌”般的浓浓亲情;另一方面也滋生了“亲情大于王法”等徇私枉法的事情。无论是在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发展中,还是在家庭的延续中,以及个人的一生中,甚至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血缘都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血缘关系的特点:第一,血缘关系是先赋的,与生俱来的,是任何人自身无法选择的;第二,血缘关系是人的一生中交往频率最高、持续时间最长久的一种关系。结婚前,大部分时间与父母交往,结婚后,即使不与父母同住,人们也多半与伴侣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第三,血缘关系的基础是血缘和感情。由于血缘关系是血肉加情感的关系,人们常用“舐犊之爱”“舐犊情深”来形容父母对子女的爱;第四,血缘关系对人的成长和发展影响巨大。发展心理学认为,在7岁前,儿童的智力发展已经与成年人相差无几,18—25岁,个性心理趋于稳定,世界观基本形成,在这段时间里,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往往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地缘型
地缘型即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交往。地缘关系是指以地理位置为联结纽带,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共同生活、活动、交往而产生的人际关系。这种交往是在生活于共同地域中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主要靠社会道德、公民道德和社区文化习俗来调节,如老乡、邻居等交往关系。一定的共同地域赋予人们共同的经验范围背景:语言、风俗、习惯、观念等。这些共同的经验范围背景自然会产生彼此间的相互认同,“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乡情情节会油然而生。地缘关系主要有邻里关系和老乡关系两种。例如在同一所学校里,一个学院,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寝室,总会有几个来自同一省、地区、市(县)的同学,由于这些同学生长在相同的地方,有着共同的语言习惯和生活习惯,因此在人生地疏的环境中,他们的心理距离小,容易形成密切的人际关系。这种地域性的人际交往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广泛。
地缘关系的特点:第一,地缘关系是因地理位置而结成的交往,居住处所搬迁越少的地方,地缘关系就越重要,反之,地缘关系则较淡漠;第二,地缘关系有些是天赋的,即一生下来就存在的交往,而有些是后天取得的,即因搬迁而结成的交往;第三,按范围分,地缘关系是有层次的,有村级、县级、省级以及国级,相应地,地缘关系的作用是递减的。
(三)业缘型
业缘型即以业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交往。业缘关系是指以职业、行业、专业或事业为纽带而结成的人际交往。这种交往是在因共同的职业、行业、专业、事业而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业缘关系又分为行业内部的领导和被领导关系,上下级关系和同事、同级关系;行业外部的彼此合作关系、伙伴关系、竞争关系等。业缘型人际交往的利益色彩更为突出,合作与竞争是永恒的主题,因而业缘型的人际交往在整个人际交往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对社会的影响也最大。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在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逐步降低的,业缘关系的地位和作用则是逐渐增强的。因为现代人的情感往往是在职业交往中产生的,并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相反古代人的情感更多是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之上的。
业缘关系的特点:第一,与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不同,业缘关系是在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基础之上由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交往,这种交往是后天获得的,是通过交往而发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人际关系;第二,业缘关系以职业关系为纽带;第三,业缘关系有阶段性和变动性,每个人都可以主动地与不同职业的人发生联系,从而在不同时期内产生不同的业缘关系;第四,业缘关系存在合作性和竞争性。
(四)趣缘型
趣缘型即以趣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交往。趣缘关系是以人们的专业技术特长或兴趣爱好为纽带而结成的人际交往。人们由于趣味相投而乐于交往,表现为知己、朋友、棋友、酒友等,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趣缘型交往一般以志同道合为基础,以情感上的依恋为主要特征。
趣缘型人际交往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遍,因为大学生精力旺盛,兴趣爱好广泛,出于对专业的共同兴趣、对艺术和体育等的共同爱好,使他们中的一些人交往密切,形成了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群体。大学校园中的诗社、剧团、球类等各种丰富的社团就是大学生趣缘型人际关系的体现,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图片来源:http://www.tiboo.cn/zhuantie/b436599/
二、按人际交往的内容不同,可把人际交往划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法律关系和宗教关系
(一)经济关系
经济关系中又包含多种关系,主要包括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联系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它是最基本的关系;分配关系是人类在市场经济与社会财富创造和分配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为利益分配的社会关系;交换关系是交往双方以各自所拥有的商品或货币与对方进行交换以满足各自需求的关系;消费关系是人们在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相互结成的一种关系。
(二)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对政治的界定:①政治是道德;②政治是决策活动;③政治是权力;④政治是管理活动;⑤政治是阶级活动的产物。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关系,一种是阶级性的关系,另一种是非阶级性的关系。
(三)道德关系
道德关系是反映人们在属于道德规范调整的范围内所发生和结成的关系,主要包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工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建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及良好的网络道德交往是人际交往学面临的新课题。
(四)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人们依法律规范而结成的关系。它与道德关系的区别:①规定方式不同;②产生的时间不同;③作用不同;④执行机构不同;⑤强制程度不同。
(五)宗教关系
宗教关系是指人们在参与宗教活动中形成的交往。我国党和政府同宗教界朋友之间的交往原则是: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三、按人际交往的心理倾向性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主从型、合作型和竞争型
(一)主从型
主从型主要是指一方支配另一方,另一方服从支配,它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一种,几乎所有人的人际交往中都有主从型的因素或痕迹,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尤其是亲密的人际交往中这种因素或痕迹更为明显。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支配别人,而另一些人则愿意顺从别人。如果他们互相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主从型的交往。
(二)合作型
合作型是指双方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达成的互相配合、互相忍让、协同合作、携手并进的交往,是人们推崇的理想的人际交往类型。但是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合作型只适宜于同事、朋友间的交往,而在夫妻关系中,则并非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三)竞争型
竞争型是指双方为了各自的目标而互相竞赛、互相排斥的交往。竞争型双方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常常会不遗余力。此种人际交往的优点是充满活力,缺点在于容易发生冲突,因此,这是一种既令人兴奋、又使人精疲力竭的不安宁的人际交往。
在现实生活中,主从、合作、竞争这几种类型的人际交往,并不是泾渭分明的,组织和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它们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任何组织与个人的竞争都不是为了消灭对方,而是为了共同的发展。只有通过组织与组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合作和主从,才能达到“双赢”或“多赢”,才是竞争的最高境界。只有这样,组织与组织、个人与个人才能够长期紧密合作,相互依存,才能够形成有序竞争。
四、按人际交往的目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情感型、功利型和混合型
(一)情感型
情感型是指为满足相互间的情感交流、形成良好的心理气氛而建立起来的交往,如友谊、爱情等。
(二)功利型
功利型是指基于某一功利目的而建立的交往,如客户交往、上下级交往等。
(三)混合型
混合型是指人们之间的交往不是单一的,而是混合的,是融合了几种情况为一体的人际交往。实际交往中纯粹意义上的情感型与功利型比较少见,大多表现为两者兼具的混合型。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没有一点功利的成分,因为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支撑、相互合作,在现实社会中,建立在互利基础上的交往是正当的;同样,在人际交往中也不可能没有情感色彩,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既有利益需求又有情感渗透的交往,是一种较为稳固持久的交往,当然要警惕过于功利的势利之交,把人与人间的交往建立于赤裸裸的相互利用基础之上,必然利尽则散,难以持久。
五、按其性质划分,人际交往可分为对抗关系和非对抗关系
(一)对抗关系
对抗关系主要指的是交往双方或多方处于对立地位,在人际交往上形成对抗关系,是一种不可调和的关系,如敌我关系。
(二)非对抗关系
非对抗关系主要指的交往双方或多方存在矛盾但不是相互对立的,是可以调和的关系,如人民内部的关系,包括平等型人际交往和不平等型人际交往。平等型人际交往指的是交往双方或多方地位是平等的,包括政治地位、法律地位的平等以及人格的平等;不平等型人际交往指的是交往双方或多方所处的地位不平等,或分出一定等级。人际交往中的不平等现象主要表现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平等、政治权利的不平等、经济生活的不平等、文化水平的不平等。
六、根据人际交往主体的不同,人际交往可分为个人与个人的交往、个人与群体的交往以及个人与组织结构的交往
(一)个人与个人的交往
个人与个人的交往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交往,即个人“领土”与“领空”以及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个人“领土”与“领空”。比如,在动物世界里,常常看到有些动物,如老虎、狮子、狼等,总是在大自然中跑上一圈,留下自己身上的气味以表明自己的领土,一旦有入侵者,就毫不犹豫地把它赶出去,这种有趣的现象是动物本能的一种体现。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的领域感也是一种天生的、天然的感觉和需要,这种感觉和需要可以依照关系的亲疏程度来扩大或者缩小自己的领域界限。比如,在公园里逛累了,想要休息,人们往往会找一个与陌生人保持一定距离的位置坐下,而很少紧挨着陌生人坐下。坐下后,如果有陌生人紧挨着坐下,人们便会下意识地挪动一下身体,以拉大与他(她)的空间距离,心里还产生一种“这个人怎么这么不懂礼貌”的不快想法。这是因为,陌生人侵入了人们自认为属于自己的空间领域,刺激其心理,使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不自在感。相反,如果是一个久未谋面的老朋友,人们不但不会拒绝,反而会十分高兴,因为老朋友的出现给其带来了兴奋的感觉,心理距离自然会拉近。
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人对社会的适应首先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而消极的适应也是积极适应的基础。人际交往影响个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它的优劣还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有文献报道,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鼓励人们相互促进,更好地参与竞争,从而加速自我发展与完善;紧张的人际交往可导致身心疾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偏头痛等疾病。
(二)个人与群体的交往
例如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在对个人与群体交往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人际交往影响着集体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凝聚力是集体工作效率得以发挥的前提,而良好的人际交往是集体凝聚力的基础,在一个集体中,人际交往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其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如果人们之间交往良好、感情融洽,这个集体的凝聚力就强,工作效率也高,即“团结就是力量”。
(三)个人与组织结构的交往
个人与组织结构之间的交往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二者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个人是组织机构的基本元素,个人要服从和依赖组织机构的领导才能实现个人和组织结构的共同壮大,才能实现马斯洛理论中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的最高级;另一方面,组织机构又是通过分工合作,协调好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而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总之,人际交往的优劣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在身边建立起宽松、融洽的人际交往,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
课堂练习
课堂训练1
请完成这幅画。
题目:请在图上补画一棵树,这棵树是为纪念新住宅而栽种的。
树的种类不限,你可以画柳树、松树、银杏树、白杨树,画什么树都可以。当然,也可以画其实并不存在的树。
结论:
画出你的心声
1.树的大小(外向型,内向型)?
利用最大空间画画的通常是外向的人,而且正处于自信心强、跃跃欲试的状态;相反,空间利用得很小的人往往则是不重视自我、没有自信心的人,常因一些小事而愁眉不展,非常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
2.有树叶吗(有无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强的人,往往将树画得枝繁叶茂;反之,不画树叶,或只画冬天枯树的人,通常缺乏社交能力,内向孤僻,常回避与他人的联系,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圈子里。
3.树叶与树干的比例(成熟、不成熟)?
越是在精神上成熟的人,其画的树叶的比例就越大;树叶画得少的人往往不善于交际;把树叶画得像松树针叶一样的人则通常是独特怪异的人。
4.有根吗(成熟度)?
画根的人相对于不画根的人来说,在精神上更为成熟。不画出地面,而把树干画得像木棒一样的人很单纯,往往会被表面上的东西所迷惑,而漏掉本质性的东西。
5.有无附属物(是否有想象力)?
在树上画出蝴蝶、虫等额外东西的人,想象力相当丰富。这种人点子多,最讨厌做平淡无奇的事,总是不时地四处张望“有什么新鲜的事要做”,是有个性的人。
课堂训练2
人际关系测试二则
1.社交退却性测试
指导语:
共计13个选项,涉及的都是生活中与人相处时的感受。请认真阅读每一个问题,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在选择中有5个选择等级:
(1)表示与自己毫不相干,绝对不同意;
(2)表示与自己不符合;
(3)表示中立,介于自己可接受与不可接受之间;
(4)表示有些符合自己的特点;
(5)表示非常符合自己的特点,完全同意。
测验题:
计分办法:
(1)3、6、9、12四道题按①—⑤选项得分为5—1计算;
(2)除上述四道外的题,按①—⑤选项得分为1—5计算;
(3)将13道题分数相加,得出总分。
得分说明:
(1)得分为35~65分者,被认为对社交的兴趣及社交能力都较低,与他人交往时会表现出明显的害羞与退却。
(2)得分为15~35分者,属于中间水平。
(3)得分为0~15分者,被认为是属于社交兴趣强烈、社交能力较强的人,其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强。
2.社交主动性测试
指导语:
下面一些成对的形容词,都是用来形容人格特质的。请在每一对中,选择你自己比较喜欢的、比较重视的人格特质,并做出记号。在题目的左或右都可以作出选择(同样的词只选一次)。
测试题:
附表1:
计分办法:每选择对一项得1分。总分相加。
附表2:
得分说明:
(1)0~6分,通常被认为社交主动性不够,对别人兴趣不大,很少表现出对别人的喜好或关心,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
(2)7~11分,为社交主动性的正常范围,能主动参与社交生活,并能表现出对别人的兴趣和关心。
(3)12~15分,被认为有较强的社交主动性,十分重视和关心社会生活,十分重视他人的感受,并乐于助人。
课堂训练3
人际关系自测表
(1)友好相处能力测试
1.你碰巧知道别人的隐私,你会:
A.努力不告诉别人 B.根本不想告诉别人 C.很快告诉别人
2.你遇到困难时:
A.通常尽力自己解决 B.马上求助他人 C.只求最好的朋友
3.当你有朋友有困难时:
A.他们都愿意找你 B.只有好友才找你 C.朋友们很少找你
4.你认为作为朋友,应当:
A.为人可靠、值得依赖 B.能与自己愉快相处 C.有钱有势
5.以下哪种情况最符合你:
A.常与朋友在一起 B.常能发现朋友们的错误 C.使朋友们很愉快
6.在与朋友们的交往中,你的观点:
A.对许多朋友感到不耐烦
B.大多数朋友与你相处融洽
C.必要时迁就一下朋友也是值得的
7.你的做法更符合以下哪一种:
A.喜欢发现朋友们的优点 B.常坚持自己的看法 C.从不评价朋友
8.对于朋友之间的交往,你的观点是:
A.应保持适当距离 B.应充分信任 C.应避免承担责任
得分说明:
分值越高,说明友好相处能力越强。
15分为及格分;
18分为良好分;
20分为优秀分。
(2)人际冲突平息能力测试
1.当你正忙时,朋友来找你诉苦,你的做法是( )。
A.放下手中的工作,耐心倾听 B.显得不耐烦
C.似听非听,想自己的事 D.向他解释,另约时间
2.你的朋友借你新买的音响,你的做法是( )。
A.借给他,但牢骚满腹 B.脸色难看,使他改变主意
C.骗他说已经借出去了 D.告诉他你要先用一时,然后再借给他
3.你在接听电话时,你的朋友要你看她(他)的新衣服( )。
A.马上挂掉电话去看
B.掉转身体继续接电话
C.眼睛看着她(他),继续听电话
D.眼睛看着她(他),并用手势赞赏,继续听电话
4.在公共汽车上你无意踩了别人,他对你大骂,你会( )。
A.顺其自然,充耳不闻 B.同他对骂
C.推说别人挤了你 D.请他原谅,同时提醒他骂人是不对的
5.休息日你忙了一整天打扫卫生,可你家人回来后却指责你没做饭,你会( )。
A.心里生气但仍勉强去做饭 B.骂家人自私,要他去做
C.气得当晚吃不下饭 D.向家人解释,然后一同做或外出吃
6.某天你有急事,但领导不了解情况,让你加班,你会( )。
A.同意加班,但心有怨言 B.拒绝加班,也不解释
C.借口身体不好,请假 D.同领导商量,选择重要的事情做
7.你辛苦了许久,自认为工作出色,但上司不满意,你会( )。
A.不耐烦听上司指示,有委屈也不说
B.拂袖而去,认为不公
C.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
D.虚心地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今后注意
8.别人做了一件对不起你的事,并试图掩盖,知道真相后,你会( )。
A.不客气地告诉对方你知道的
B.与对方撕破脸皮,威胁报复
C.将事情埋在心底,装作无事
D.诚恳地告诉对方此事给自己造成的麻烦,并表明双方今后还可真诚相处
得分说明:
分值越高,说明人际冲突平息能力越强。
19分为及格分;
24分为良好分;
27分为优秀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