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做人不能太实在,谎话也要说一点

做人不能太实在,谎话也要说一点

时间:2023-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杨朝是一家商业单位的部门主管。凭着跟公司老总关系还不错,杨朝借工作上的一些瑕疵找这个同事谈话,以他工作还不够积极,形象也不好为由,暗示他主动离开部门,并且说这是公司老总的意思。杨朝心想,以前部门里人员流动是不需要经过公司高层的,况且这个同事还没有转正,走了这么一个人也不会有人特别注意到。

做人不能太实在,谎话也要说一点

我们都是听着《金斧头银斧头》的故事长大的,唱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茁壮成长的,是将《狼来了》的故事烂熟于心的。可是,我们发现,到职场上想做一个诚实的人,还是有难度的。有人说我清者自清,好吧,清者自清的这位,当你的老板要求你推掉一份不重要的约会的时候,你却跟对方说:“嗨,我的老板说你是个白痴,跟你见面简直是浪费时间。”当你的同事找你帮忙请病假而实际上是赶赴私人约会的时候,你却跟老板说:“听着老板,我相信比起爱情什么工作都是微不足道的。”当你的客户要求你给打个八折的时候,你却直通通地说:“完全可以,事实上,这件商品打六折我们还是百分之百的盈利的。”当你实话实说的时候越来越多,我相信你的命运不会是被炒鱿鱼那样幸运。

“今天你穿得真有个性……”“好久不见,您还是那么年轻。”“我总是想来看看你,但始终没有时间。”这些话都是谎话,这些谎言就像被加湿器处理过一样,飘荡在格子间的每一个角落。这些谎话还比较低端,在职场上我们需要高级的谎言。高级的谎言都是这样的——他们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欺骗所有的人,所以他们要找一些颠扑不破很难证伪的“哲理性文字”做包装——就像魔术开始前,魔术师要给你看他的魔术道具——没有任何破绽吧?你找不到漏洞吧?说时迟那时快,魔术师手上开出一朵花来!职场上的撒谎,并不意味着世风日下,更不意味着我们都是一些大骗子。事实上,在职场上必须说谎的理由有很多,职场上等级分明,办公室中充满着竞争,我们必须设法让自己看上去比实际更优秀。所以,职场中说适当的谎话并没有错,甚至它是十分必要的,但它还需要看上去特别可信。要想在职场成功,必须遵循这套游走于事实与谎言之间的规则体系行事。当然,这是一个危险的平衡。

杨朝是一家商业单位的部门主管。年初,公司对他部门里的人事进行了调整,部门里有个位置空缺,新人员又一直没进来,很多基层的工作经常找不到人来做。这时候,有个主管领导想介绍个亲戚进来,找杨朝,杨朝就一口答应了。谁知,那阵子单位马上就招聘了一个新员工,做事情很勤快。而且这个同事处事成熟稳重,在行业内已经有5年的工作经验,很快就熟悉了工作流程。试用期过后,那个同事将转正申请表交到公司。杨朝尽管对这个同事的表现还比较满意,但考虑到主管领导要介绍进来的亲戚,只能拿这个同事开刀。凭着跟公司老总关系还不错,杨朝借工作上的一些瑕疵找这个同事谈话,以他工作还不够积极,形象也不好为由,暗示他主动离开部门,并且说这是公司老总的意思。杨朝心想,以前部门里人员流动是不需要经过公司高层的,况且这个同事还没有转正,走了这么一个人也不会有人特别注意到。谁知,这个新来的同事不甘示弱,直接找到公司老总,询问自己不能转正的理由。杨朝事前并没有跟老总打过招呼,老总跟那个同事说,这件事自己完全不知情!杨朝的谎言不攻自破,而且还有“假传圣旨”的嫌疑。夹在老总与同事之间的杨朝,觉得自己遭遇了从未有过的信任危机。最后,他主动找到老总,说明了内在原委,并且如实反映了该同事的工作表现。幸好老总对杨朝的印象向来不错,还是比较维护他的。一番商量之后,将该同事调到另一个部门,这场谎言风波才平息下来。

看来说谎也是技术活,如何让你的谎言不被人戳穿呢?或者,即便是戳穿对方也不忍心责备你呢?

所说的谎话别上谎话的黑名单

业界已经总结了职场人擅长用的十大谎言,包括迟到一定是堵车,包括业务完不成肯定是客户量的流失。可以说,这种“白色谎言”已经成为职场打假的首要目标。在职场中,要尽量选取一些新鲜的别人没有用过的借口。

虚虚实实的谎言让人真假难辨

在人际交流中,谈话更像一场场面宏大的“说服”:赞美别人,就是说服别人让他认为自己的确是这样的;批评别人,就是说服别人让他认为自己的确需要改正。而谎言,往往是这种“说服”中的重要添加剂。但是,不立足客观实际的理由,只是给人怀疑你谎言真假提供论证而已。真正的好借口,都是在虚虚实实之间。

具体的谎言让人信以为真

合格的谎言,必须是显得情有可原,显得事出有因。即便是我们犯了小错误,也能落个从轻发落。即便是我们拒绝了别人,也能让人觉得合理合情。合格的谎言必须满足一个前提,那就是别人相信这个借口的真实性。事实证明,具体细微的借口总是显得可信一些。

小课堂

如果你觉得不说肺腑之言就跟缺了钙铁锌一样难受,那你就说吧,但应注意:说肺腑之言要看场合,轻松快乐的场合更容易表露;说肺腑之言要看距离,对于真的不是太过亲近的人,一上来就跟人真情流露,怕是要吓坏了别人;说肺腑之言要看频率,欲速则不达,急于向对方剖明心迹,往往事与愿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